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

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以前,我也喜欢阅读,但读的大都是散文、小说之类的文学作品,教育专业书籍的阅读却是一年也难读个一本两本,即使读了,也是课例类的书籍,至于教育论著却极少涉及。如此粗枝大叶、浮光掠影地专业阅读,收获自然非常有限。

2018年,我在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新教育》书中读到这样两段话“要成为优秀的教师(校长),必须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思想不会凭空产生,最重要的源头之一,就是对古今中外的教育名著、教育大师理念的领会、学习与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专模式’: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一语点醒梦中人。原来,自己阅读的专业书籍太少了,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反思太少了。“苏霍姆林斯基”“杜威”这些教育大咖只是听过名字而已,他们的教育思想到底是怎样的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何谈自己的教育思想?

行动,永远都不迟。于是,我开始见缝插针地进行专业阅读,一刻也不懈怠。早上六点,弄完大宝的早餐,我捧起了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午餐后二宝在旁边玩耍,我捧起了《教育目的》;晚上,孩子们睡着后,我又捧起了《人是如何学习的》。最幸福的是假期,可以整天长时间地泡在《我的教育理想》《智慧行动创造教育幸福》《完美教室》中……为了提高阅读的效率,我阅读时把关键的词句画起来,把自己的思考、想法批注上去,把新颖的观点摘抄下来……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读,一本一本地读。不知不觉,朱永新,李镇西、怀特海、苏霍姆林斯基、于永正、窦桂梅、王崧舟等教育大咖的专著也啃完了不少。

每一本书中的思想、做法都撞击着我的心,掀起我波涛汹涌般的思想碰撞。

当我读到俞玉萍老师《完美教室》中的“开学前就为每位同学制作了精美的、写上了充满力量的问候语、祝福语的名片,每周写一封信给学生,每天用笔记录下,与孩子们的悲欢离合……”我震撼了。

当我读到李镇西老师的的《爱心与教育》“他几乎整天都与学生‘泡’在一起,一起读书,一起唱歌、跳舞,给每个学生送生日礼物,叫学生到自己家做饭吃,周末、寒暑假带学生到原始森林去探险、在黄果树瀑布下让水浇透全身……”我顿时泪如雨——这才是教育的幸福,这才是教师价值的体现。

当读到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才知道,三四年级的学生,就必须学会“自动化读写的能力”,对学困生一味地给他开小灶,补练习是没有多少作用的,而应该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怀特海的《教育目的》中说“人的智力发展是有节奏的,可以用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和综合运用阶段来描述这一过程。”《教师阅读地图》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必然会经历一种“浪漫-精确—综合”的有机过程。读到这里,我开始扣问自己“我此刻的生命由哪些书籍与经历写就?”“我未来的教育生命如何编织与书写?”“我的根本书籍是什么?如何啃读与穿越我的教育生活?”

就这样,我读起来了,我在一本一本的教育专著里徜徉,我在书中读到了新思想,新方法,读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

我不但自己读,还带着身边的老师、学生一起读。我在我们学校成立了“尚美读书社”,与年轻的教师们一起共读,一起交流。我们举行全县的读书沙龙。我给学生上“导读课”“推进课”“读书交流课”,我与学生一起演《夏洛的网》……我们一起在阅读中共成长。

伴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有了写的冲动。

朱永新教授在《致教师》这本书中说到,“写作是提升自己的一条最有效的路径,一个最关键的措施。”于是,我开始尝试专业写作。

朱教授还说“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更是解剖自己教育生活的过程。只有通过写作,才能真正开始自己的思考,才能发现自己每一天的生活:得,得在什么地方,失,失在什么地方;今天的课孩子喜欢,是为什么?今天的课孩子好像没搞懂,原因又是什么?这样不断地反思,就能不断地超越自我。”我开始把自己的课以实录的形式记录下来,写上这节课的得失与思考,我把后进生、调皮生每一天的表现,及自己采取的办法、效果记录下来,我还把与学生的谈话、家访过程记录下来,再写上自己的感受与思考……

就这样,我的教育日记由刚开始的三五句,到后来的几百字、几千字,由每周一篇,到每周三、四篇,到现在的每天一篇。不知不觉,我的公众号“曈曈日”已更新30多篇文章,我的已更新100多篇文章,我给学生、家长、老师写信共计40多封,我的教育写作总计已达到20多万字了。全国新网师公众号发表了两篇文章,新网师周报发表了两篇文章,定南新教育公众号发表了4篇文章,《定南新教育》《穿越生命的芬芳》这些书籍都有了我的名字……

我品尝到了专业阅读、教育写作带来的不一样:我更会关注自己的每一个教育行为了,更会思考如何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了,更有教育的敏锐性了。阅读、写作、实践、思考形成了良性循环。不断地形成一股力量推动着我前进,让我拔节成长,感受到教育的幸福,生活工作的美好。

这一切都更加坚定了我的教育信仰——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我将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每日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我要成为真正的领读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