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道不离人日用

天之道曰阴阳

地之道曰柔刚

人之道曰仁义

常道不离平常日用,是真实、永恒、自然之道。

平常心是道

现象界的一切存在,我们皆可命名之,

然,文字言语是人的主观意识,有其局限性,它并不能直指物体的自身和本性。

当我们定义高起来的地形叫山,我们创造了山这个名称,与此同时,存在本身便失去了更多丰富的实质意义。一个山字怎能写出它们的不同和特色呢?山中的树木,生物,气象,是一个多么奇妙丰富的世界,又怎能用一个山字所概括呢?

联系生活,如果我们用标签或者想法去定义一个人,那我们怎么能够去看见一个人的全部呢?

观:是一种更高维度的旁观者,透过精神去体验和觉知的观,透过现象看本质。

什么是玄?“无”和“有”在根本上的不可分处便是玄。玄,是动态的,生生不息的,孕育万物的混沌,万物运行之道,是无法用文字来形容的,它是动态的,宇宙运行运化的道。

玄之又玄中第二个玄字,扫去了前面这个玄字的着相和执着,超越了第一个玄,又否定了第一个玄,在第一个玄中看了风景,然后关上这扇门,在第二个玄中又打开了窗,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老子通过常道来表达可道之道的变动性,可道之道有局限性,但也有好的一面,常道和变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变化动荡中,能够回归平常心,在现实人生中,能够认清变化的道理,不执着于变化,能够在变化之中求变通,回归于常理,这就是一种智慧。我们真正的功夫就是在现实人生中面对一切现象,无论是好的坏的都能够在当下,当时,当处,当面,立刻转化为常道,把所有的烦恼变成一种菩提,我们就能够修得一份融合常与变的功夫了。

附诗一首:

知变知常不稀奇,

反变归常乃智慧

有变有常为真道

转变为常是功夫

作者:吴怡

管婷分享:我觉得把吴怡教授刚刚对第一章的解读全部都读完之后,我有一种钻进去了然后又跳出来了的感觉。他在最后的新说部分有提到说:道可道,非常道。我们所提的可道意义是什么?在这里做了解读,他说,可道之道虽非常道,但是他并非否认了可道的价值。例如我们去做研究,去分析,去归类,去给各种事物命名,尽管在这个过程当中,它可能会失去很多更丰富的内涵,它却依然是有意义的。反过来说,我们在学习或者是实践生活的过程当中,要去理解我们的可道也是有意义的,但是我们要始终保持一份批判性的思维,或者是保持一份觉察,保持一份清楚的知道我们是有限的,要有这份警觉。


当我们在生活当中非常执着的时候,如果我们去想道可道,我们这个执着的东西,它究竟是真是假,是实是虚?所以我觉得我自己有一个体悟,如果我们把这个道换成一个词,比如说:生活中的目标是否可追?我觉得目标可追,它并非常恒的目标,成功也可道,但它并非恒常的成功,所以我觉得这样去理解的话,我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到了佛家说的不执着。但是佛家又说精进,我对做到精进而不执着,今天有了一个新的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子道德经》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