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言论]除夕及年味杂感

何为“除夕”?询问了度娘,摘自百度有关除夕的相关解读。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除夕,辞旧岁,迎新年。”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丟失,岁除,也就是大年三十这天,无论是除旧布新,还是祭祀祖先,都是以阖家团圆为主题体现出来。主题鲜明,然形式弱化,最有形的表现就在吃了,最有神的表现就在心了。这就是传统年味逐渐丢失的原因了。

大年三十这天,朋友圈中,我的一位二十年前的学生带着父母,周游于西双版纳;我的一位同事因女儿工作忙,老夫妻两人赴京陪伴,以跑步的方式打卡各景点……。绝大多数如我一样,专职于那桌年夜饭的准备和制作了。从早上开始,朋友圈中的送祝福不断,妻开玩笑说,这都是家中闲者,或者是没有核心技术之人。腊月二十九,接来老娘,三十下午,儿休假回家。

年夜饭的烹制就是一种歌唱,主题鲜明,曲风各异。在物质匮乏时代 ,它凝聚着旧年的积聚与新年的期盼,发于内心,现于口上。对肉和荤菜的渴望,是这个国度的传统美德。因此,厨房中的烹、炸、蒸、煨都是对肉的淬炼和神取,都是对家中大厨的厨艺和内心素养的考核。其一,它是一种爱的呈现和情的咏叹。为了生我的人和我生的人,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他们才是支撑我们每个人一路前行的依靠和动力。其二,对“荤”的摄取,是人类基因庚续的需要。这里既有自然生理成长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生存沟通方面的需要。有网友说,能理解“荤口”的含义了。疫情中砖家们不断要求民众加强营养,多吃些荤菜,这个属于前者;年前几个地区爆出上下级男女之间“开荤”的视频和对话,这个属于后者。其三,从朋友圈中,各家晒出的年夜饭来看,呈现着三个特点:第一是数量多份量足,主要是凸显“连年有余”的中华传统;年夜饭的餐桌上,无论是菜还是饭都要要剩一些,既使是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时代,也是必须遵从的定律。其一是饥饿时代留给人们的警示与期盼;其二是给子孙后代留饭的寓意和豪情。后来发展了才听说了什么剩菜剩饭不能吃的话,那也许是富裕后的矫情。第二是肉食当家,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两条腿的,四条腿的,还有没有腿的,都是盘中食。年夜饭是最能唤醒人类的食肉属性,从而证明人是另类的肉食动物。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大年初一,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见面,“吃了几块肉?”,成为那时新年的问候语。有人说年味总是伴随着年物的丰富而散失,是有一定道理的。第三是在古皖和古徽大地的餐桌上,总是呈现着“轻度好色和中度腐败”的地域文化特色。中等口味,是徽人的“中庸”底色密码的写照。

年味哪里去了?这是网上和人们口头上,在过年时谈论最多的一个问题。有网友调查过,发出如此疑问的大多是中老年者,他们总是戴着“自己经历的眼镜”看待和评论时下的一切。应该说,不同时代,不同之人都有着对年的不同感受。因而,年味有着时代性,年味有着共性的东西,也有着个性的感受。年味有时是有形的活动,有时是无形的体会。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的富裕,城镇化进程,家庭微型化,人际关系的互联网式孤独化……。这些可能遏制了传统年味的传承,但也可能会激发更新的年味。同时,有些年事活动,与现代文明的冲突,让有些年味被强制叫停,停留在那些曾经经历者的记忆中,让他们念念不忘。宛若钓鱼者经常津津有味的唠叨的一样,“跑掉的都是大的”!

其实,从物理角度来看,年就是一种记时方法,除夕就是一年的记时起点和终点,这是大家约定成俗的共识,在这个循环往复的周期性地球转动中,人们为了记事方便而设置的一种计时坐标而已。因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的不易,人们总是缅怀着过去的美好,展望着未来的美好,这就赋予过年有了人为的内涵和意义。

个人觉得,所谓年味,就是吃在嘴里的美食,看在眼中的丽景,听在耳中的佳音,思在脑里的哲理,美在内心中的安宁……。

年味的变化折射着时代社会的变迁,其实年味从未走远,只是人们未能追上它的脚步而已……。

杂感于正月初十(2023,1,31)

你可能感兴趣的:([顺言论]除夕及年味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