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斋典故溯源】远山眉妩丶黛螺眉妩


清•宋琬《贺新郎·为杨汉人纳姬》词:“八月广陵秋色好,吹上远山眉妩。”

清•方成培《探春·简友人探梅》词:“袍色初分熏,裙腰半合,也似远山眉妩。”

清•范贞仪《百字令·怀母氏故居》词:“一带浓阴遮翠幕,绿映黛螺眉妩。”

以上词中出现的“远山眉妩”“黛螺眉妩”两个词目,都是指美女双眉很美的意思。这儿作者都不直白“眉美”,而都是通过用古时有关美女之美眉的三个典故即“远山眉”“眉妩”“黛螺”来间接地突出这个意思。

第一个“远山眉妩”词目,此四个字文句乍断可分成“远山眉”“妩”二句式,这个断句法看上去就只有用一个“远山眉”的典故,但细细一深究如果断成“远山”“眉妩”这两个句式,那么四字中所包藏着的两个典故就非常明显地显现出来了。


关于称女子美眉为“远山”,古籍中有两处记载,第一是汉•伶玄《赵飞燕外传》,其中有语云:“合德为薄眉,号远山黛。”

薄眉,指细长的眉毛。合德,指赵合德,是赵飞燕的妹妹,两姊妹均容颜绝美,善歌舞,都是西汉汉成帝的宠妃。这儿的黛,本指青黑色的颜料,古时女子用来画眉,因而古人多用来引以为女子眉毛的美称。

另一处记载是晋•葛洪《西京杂记》中记卓文君的事。卓文君,是西汉初大文人司马相如的爱妻。司马相如是西汉初时著名的文人,善作辞赋,深得汉武帝赏识,为汉武帝时朝中重臣。

相传文君非常美丽,脸如芙蓉,肤若凝脂,而她的双眉更是好看,青黑的如远处的山色一样妩媚动人。这个记载在《西京杂记》。《西京杂记》是晋代葛洪撰写的,其卷二有记云:“文君娇好,眉色如望远山,脸肌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十七而寡。为人放诞风流,故悦长卿之才而越礼焉”。

以上两个典籍的记载,虽然伶玄的《赵飞燕外传》早于葛洪的《西京杂记》,但由于文君系汉初大文人司马相如的爱妻,其名声比合德二姊妹要好得多,加之她生活的时代又早于赵合德,再者葛洪之记较有故事性,故后世凡用“远山眉”这一典故,多以卓文君事为本。


明•张岱《夜航船》卷一三《容貌部/妇女》:“远山眉,……《玉京记》:‘卓文君眉色不加黛,如远山,人效之,号远山眉’。”清•虫天子《中国香艳全书》第一集卷一《十眉谣小引》:“古之美人以眉著称者得四人焉:曰庄姜、曰卓文君、曰张敞妇、曰吴绛仙。庄姜螓首蛾眉,文君眉如远山,张敞为妇画眉,绛仙特赐螺黛。”唐•罗隐《题袁溪张逸人所居》诗:“芳树文君机上锦,远山孙寿镜中眉。”唐•温庭筠《醉歌》诗:“临邛美人(卓文君家乡在四川临邛,故称)远山眉,低抱琵琶含怨思。”宋•刘克庄《求凤曲》诗:“可怜茂陵渴,犹画远山眉。”茂陵,指司马相如,因相如晚年退居茂陵,故称。清•蒲松龄《唐子向以近作见示》诗:“司马莫愁家四壁,远山坐对亦疗饥。”可马,即司马相如之省称。宋•释智圆《远山》诗:“文君眉易似,摩诘画难成。”清•素政堂主人《定情人•序》:“文君眉画远山,相如之情宜乎定矣。”以上诸用典,就是用的相如丶文君事。


不过,“远山”这一名词无论是伶玄用来形容合德的“薄眉”、还是葛洪借以描写文君之眉色的,但它作为比喻美女之美眉的典故就这样流传开来了,试举数例:

五代•韦庄《花叶杯》词:“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谁。”

五代•徐铉《梦游》诗:“南国佳人字玉儿,芙蓉双脸远山眉。”

宋•贺铸《梦相亲•木兰花》词:“远山眉样认心期,流水车音牵目送”。

元•佚名《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曲:“雁来稀,音信迟,休教淡了远山眉。”

明•蒋平阶《更漏子》词:“挑锦字,掩流黄,远山眉更长。”

清•高宗元《女冠子·女冠》词:“泪含秋水眼,愁锁远山眉。”

有些地方直接用“远山眉”借指男子心爱的美女或爱妻,如唐•杜牧《少年行》诗:“豪持出塞节,笑别远山眉。”

“远山眉”又省称“远山”者,宋•欧阳修《诉衷情/眉意》词:“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元•贯云石《南吕•一枝花•〈离闷〉》曲:“体如玉润宫腰细,细眉淡扫远山横。”清•范希哲《鱼篮记》第六出:“远山蹙破翠芙蓉,秋水凭添万点红。”

而“远山”又称“遥山”者,“遥”“远”二字义通。明•易震吉《长相思》词:“长相思,看双眉,蹙损遥山只为伊,新来觅镜迟。”清•朱彝尊《瑞鹤仙·钱编修席上观司马相如私印》词:“知否遥山描罢,卓女风流,定拈纤手。”清•陆培《洞仙歌·花烛词》词:“携将螺子笔,额晕遥山,韵事先看扫眉妩。”清•方成培《洞仙歌》词:“几曾忘了,画遥山螺黛,全得相思实无奈。”

直称“眉山”或“山眉”,唐•韩偓《生查子》词:“绣被拥轻寒,眉山正愁绝。”宋•周密《瑞鹤仙》词:“问玉奁西子,山眉波盼,多少浓施浅晕。”元•李致远《越调•天净沙•〈离愁〉》曲:“一声长叹,临鸾不画眉山。”明•屈均《桂枝香•题潘氏茝园》词:“山眉不断,与一带暮烟,乍近不远。”清•袁枚《游笼山怀古》诗:“湖镜几离红粉情,山眉犹学国娥娇。”清•纳兰常安《玉蝴蝶 •春思》词:“眉山淡淡,乍分手、玉筋溶溶。”清•朱祖谋《红森擒近•枇杷》词:“相如赋懒,渴杯愁绝眉山。”

某些地方“远山”又变作“远峰”者,山、峰同义。唐•唐彦谦《垂柳》诗:“怨脸明秋水,愁眉淡远峰。”

以上种种都是“远山眉”这一典故在不同的作者笔下、不同的诗文中引用之不同变式而已。

“眉妩”一典,是用汉代张敞替妻画眉的典故,其常用表现形式为“张敞画眉”“京兆画眉”,此典出自《汉书•张敞传》。

张敞,字子高,西汉汉宣帝时大臣,初为掌管京城的京兆尹。相传张敞是个很有才干的人,为人风流多情,而两口子非常恩爱,张敞还经常替妻子画眉,当时京城传有“京兆眉妩”的口谚。

这个典故出自《汉书•张敞传》。其中有这一段文字记载,云:“又为妇画眉,长安(当时西汉都城,即今之陕西省西安市)中传:张京兆眉怃。有司以奏,上(皇上,此指汉宣帝)问(责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

这儿的“怃”字通“妩”,就是“妩媚”、“美丽”的意思。

这两个典故是自古流传很有名的有关“美眉”的典故,后人在咏写美女之双眉之美的诗文中最常见用,而引用的时候往往连而并用,直言“文君眉妩”,如柳亚子《吃虚一首》诗:“岂仅文君眉妩好,豆浆风味太天真。”或又作“眉妩远山”,如清•方正澍《浣溪沙》词:“一带横窗射晓暾,镜籨觑暗评论,箇侬眉妩远山横。”清•蒋仕铨《贺新凉·贺友人纳姬》词:“更有甚于眉妩事,不但远山新画。”由于山色之美莫过于春天之山色,春天树木百草吐绿使山更青更美,这样“眉妩远山”又有作“眉妩春山”者,清•费承勳《一斛珠•吴门书所见》词:“小乔初嫁,破瓜眉妩春山写。”或引作“春山眉妩”,清•史承谦《凤凰台上忆吹箫》词:“难忘是、春山眉妩,香茗才华。”


正因为春山是山色中之最美者,故有些地方“远山眉”直接称“春山眉”,金•元好问《乔牌儿》曲:“春山两叶眉纵,断肠诗和泪封。”明•天然痴叟《石点头》卷一:“春山眉青青非蹙恨,秋水眼淡淡别生春。”省作“春山”者,唐•李商隐《代董秀才却扇》诗:“莫将画扇出帏来,遮掩春山滞上才。”宋•秦观《水龙吟》词:“闲把菱花自照,笑春山为谁涂抹。”元•吴昌龄《正宫/端正好〈美妓〉》曲:“秋波两点真,春山八字分”。

“黛螺眉妩”这一用典,又是另一个古代美女即吴绛仙之美眉的典故。

绛仙,姓吴,是隋朝隋炀帝的宠妃。相传她善于画长长的细眉,而她画眉所用的是波斯国当时贡给隋朝的一种非常珍贵的名叫螺子黛材料,因而把她的美眉号称“螺子黛”或“螺黛”“黛螺”“螺眉”。

唐•颜师古《隋遗录》卷上:“(吴)绛仙善画长蛾眉,……由是殿脚女争效为长蛾眉,司官吏日给螺子黛五斛,号为蛾绿螺子黛,出波斯国,每颗值十金。”说的就是隋朝大业年间,隋炀帝的妃子吴绛仙本是吴越民间女子,隋炀帝游江南时,强征十五六岁的“殿脚女”为他拉彩色缆绳,吴绛仙是其中之一。隋炀帝被她长长的蛾眉吸引,立刻将吴绛仙纳入宫中,封为崆峒夫人,极为宠爱,并为之日日供应从波斯带来的“螺子黛”画眉。经济困难期间,隋炀帝给其他嫔妃改用“铜黛”,唯独给吴绛仙的依旧是每颗价值十金的“螺子黛”。

由于“吴绛仙”是隋炀帝时有名的美女,隋炀帝天天供以“螺子黛”让她画眉,加之炀帝曾说“绛仙秀色可餐,可以用来解除饥饿”,使其美名甚为流传。这样本是流行于隋唐时期妇女女子中的一种“螺子黛”就这样属于了她的专利,与其人不可剥离地流传开来了。正因为如此,诗文中引用直接称“绛仙眉妩”,清•吴蔚光《台城路/新市舟中纪遇》词:“一抹遥峰,半钩早月,依约绛仙眉妩。”


以上作者笔下的“眉”不直言“眉”,用“远山”“绛仙”或“黛螺”来代称之,而言眉之美又不直言美,却又用“眉妩”之典来表示,这是古人在咏事即事的诗文中最常用的一种修辞表现手法。也就是说在诗文中要表示一实物名称作者往往不直白,而是用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相关联的典故来间接地表示出来,这样不仅体现了作者文学知识的修养底蕴之深,同时留给了读者一个美妙的遐思空间,还加强了诗文的修辞美感,使诗文的文字辞藻更为华丽,这就是典故在诗文中引用的精华,也是其引用的美妙与微妙之处的具体表现。

王国维《人间词话》卷十:“沈伯时《乐府指迷》云:‘说桃不可直说桃,须用红雨丶刘郎等字;说柳不可直说破柳,须用章台丶灞岸等字……’。”前面所说的“红雨”“刘郎”都是有关“桃花”的两个有名典故,后面的“章台”“灞岸”又是有关柳树的两个有名典故。这种在诗文中引用典故来间接地表示所指之实物名称的修辞手法,在这儿说的更为透彻明朗。

你可能感兴趣的:(【康乐斋典故溯源】远山眉妩丶黛螺眉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