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齐帆齐微课

今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走了,引起国人的万分不舍。袁先生把毕生的精力致力于杂交水稻的培育与发展,把福音洒遍了全球。

当初,杂交稻的培育过程,可谓是历尽千辛万苦,在那个特殊年代,还有特殊的风险。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他的辛苦,造福人类,值得铭记。

我识杂交稻

我出生在乡村,祖辈都是以种水稻为主业。

春寒料峭的时候,大地刚刚苏醒,农民们开始了第一季水稻的栽种。

夏日炎炎的时候,汗滴禾下土,赶着收割早稻,栽种晚稻。

虽然那时候种两季水稻,还有一些红薯等杂粮,还是不够吃,常常在早饭,晚饭吃很稀的糊糊。

我们那里接触杂交水稻已经是八十年代了,妈妈去乔庄做临时工剥稻苞,赶花粉,就是帮忙杂交,做杂交稻种子。

等我们村引进了杂交稻种子后,彻底摆脱了饥饿的感觉,切身的体会:袁先生是我们的福音。

对比一下自己家的数据:

以前常规稻,每亩田种子20斤,亩产高的500-600斤,一般400多左右。

杂交稻每亩种子1.5斤,现在为了节省人力,不移栽,进行洒播,每亩种子3斤。亩产都超过1000斤。我们家最高产量1500斤(单晚稻)。

这就是袁先生的杂交稻的优势,高产,又节约了种子。

这不仅是中国农民的福音。

早期的困惑

袁先生从西南农大毕业后,开始了十几年教学生涯。

五十年代,袁先生按照国内盛行的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理论进行教学和实验。

他把月光花与红薯进行嫁接,并且得到了预期的结果,上面结籽,下面长出了红薯王。

他的实验成功得到了关注和表扬。

然而袁先生却发现此路不通,这样的后代不能重复出现奇迹。

他思考,翻阅文献,放眼世界科技成果。他把眼光投在了孟德尔,摩尔根的遗传学。

他那时候,由于特殊原因,只能偷偷摸摸教授学生这些知识。

60年代初,因为天灾人祸,出现了粮食饥荒,袁先生目睹了许多惨剧,深深体会到“民以食为天”的道理,没有粮食,将会出现什么样的人间惨剧!

62年,袁先生带学生在黔江学习劳动时,遇见干部老向,老向的一句话,给了他深刻的启示:粮食这么紧张,要度过灾荒,多打粮食,要靠年成,还要靠好种子呀。

强烈的责任感让袁先生坚定了信念:改良种子,用科技战胜饥荒。

寻找不育系

在60年,袁先生发现了一棵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稻穗大稻粒多,袁先生如获至宝,精心照管。

然而第二代却让袁先生大失所望,没有一棵性状表现超出了前代。

但是这棵水稻的发现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袁先生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得出结论:纯种的水稻在第二代是应该和母本表现一样,性状分离,说明它是杂种,它是一棵天然杂交稻。

水稻杂种优势的应用难题是:种子的制备,有大量的种子才能推广。

水稻一个花只有一粒种子,人工去雄杂交不现实,人工授粉也不现实。

袁先生设计了具体的方案:通过三系配套,代替人工去雄杂交,以取得大量第一代种子。

于是开始了艰苦了寻找历程:寻找雄性不育系。

烈日下走过多少路,看过多少水稻花,撒过多少汗水,已经无从计算。

那两年时间,袁先生和妻子一共找到了六棵雄性不育系植株,发表了相关论文,引起了关注。

但是要把不育率提高到百分百才能达到要求。

1970年,袁先生和弟子们去海南,李必湖发现了一株“野败”即雄花败育天然野生稻,自此取得了重大突破。

踏遍了千山万水,发现它是幸运吗?不是,他们已经看尽了稻花,才练就了慧眼。

此后的事情更是家喻户晓了。

缅怀袁先生

我有幸也从事了科研工作,目睹了科研工作者的忘我的痴,在难题面前没有日夜。

现在的条件很好,许多实验可以在室内进行,人工控制条件。

但是袁先生做的是水稻,当初这个课题是世界难题。

袁先生多年一直自己奔走在田间地头,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为杂交水稻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他在风雨里,泥田里,烈日下,寻找希望。

他在祖国的天南海北培育,播种奇迹。

父亲生病去世,他在外地,母亲生病,他面临出国,回来母亲已经走了。

如今他也走了。

稻花飘香的时候,稻穗点头的时候,他还在,你会想起他。

他戴着草帽依旧行走在田间,微风拂过,他看着稻花笑了,那是无限的希望。

每一朵稻花都迎接过他的目光,每一粒稻子都凝结着他的汗水。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早报截图

齐帆齐第四期写作营(8).打卡文

字数1640.。累计字数:14580.

你可能感兴趣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