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幽默与猪与姝——读王小波有感

什么是黑色?一个无辜的美女(姝)被杀死在街头,无人问津,大家痛心疾首。这是黑色,或许也是余华或者莫言某本书的内容。

什么是幽默?一头猪从猪圈到大街上到处捣乱,弄得鸡飞狗跳,大家围观哈哈一笑。这是幽默,在赵本山的小品里不难发现。

什么是黑色幽默呢?不妨把上面两点结合一下:一头猪从猪圈跑到大街上拱死了一位美女,大家围观哈哈一笑。这就是黑色幽默,但朋友,这还不是王小波的黑色幽默。

如果让王小波来写,我相信,他一定会写成这样:一头特立独行的猪在拱翻一位粗鄙美女后被击毙,大家围观、纷纷默哀并感到可惜。你以为的那种价值判断是不存在的,王小波式的黑色幽默,很大程度就是构建了一个新的价值判断体系。我将其归结为:“姝与猪”。

“姝”是《红拂夜奔》中的红拂,“猪”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的猪。王小波的幽默在于——漂亮的红拂满口糙话,行为粗鲁,既不知书达理,也不温婉大方。丑陋的猪聪慧、健壮,执着追求生的希望。这种外表与内在的完全割裂乃至对立使人产生一种错谬的荒诞感,而某种基于传统文学的印象与新接受内容的巨大冲突则带来了认知系统上的新奇。这是一种匠心的安排,好比使林黛玉骂街或令鲁智深绣花,用荒诞的事实来营造幽默,或者解释为以幽默的笔法来诠释种种荒诞。

细致去分析这种幽默,从价值判断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是大有意味的。无论是红拂还是猪,他们的这种外貌与内在的对立,隐然预示着一种叛逆的价值思维:将内在的思想价值从皮囊中完全抽离出来,并作为唯一的判断依据而存在。红拂不是红拂,猪不是猪,他们是两个单纯的灵魂。在这种灵魂状态中,因为肉体而产生的物种差别消失了,仅存的是最纯粹的价值本源:“粗鲁”、“独立”、“向生”、“乐观”······我们比较的是这种单纯的灵魂的因素,而一切外在世界附加的容貌、身份、地位都不在考虑范围之中。这只特立独行的猪拥有高尚的灵魂,朋友,它就不应当被视为卑贱的肉食来源,它的灵魂高于我们人类中的许多人,那么这些人类就应当向它低头。

我说这幽默是黑色的,不在于幽默本身,而在于这份幽默产生的环境。为什么要使一个美女形象行止粗鄙,却使一头猪拥有独立的性格?我想,这是一种暗讽。之于红拂的形象,现在社会上仅注重形象而不注重内在的人不多吗?只不过大多数人还只是关注她们的外在罢了。王小波写红拂,无疑就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在一个颇为喜剧的过程中将这种内在本质放大化,标签化,使之成为一个焦点,放在世人的眼前烤。之于猪,那更加明显——请想想故事发生的年代,你就会明白王小波的用心。说猪特立独行是因为它“不听话”、“不从众”,不甘接受他人安排的“肉食”身份而不是好猪。那人呢?人如果不听话,不合群,不接受他人赋予的任务,人是不是也要扣上这一顶名为“特立独行”的大帽子呢?我想,王小波就是这一群人里特立独行的一个:他能以一种同类的慕羡眼光去看待这头猪,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视为麻烦。从这一点来看,王小波无疑还是独立的,在一种思想趋同的时代背景下,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归于一种模样。可反过来讲,这种环境却是实在令人恐惧,因为对大多数人而言,他们没有独立的思想,只是一种集体思维的分支。而更为使人感到某种黑色讽刺的是:即便王小波有这样独立的思想,他也不敢发声,只能把话埋在心中,在一种喜剧的轻松笔调下,这种对“特立独行”特质的轻而易举的否定才使我真真正正笑不出来。

就算不是在王小波的笔下,这个世界上也永远不会缺乏黑色幽默。我见过不少粗鄙的姝丽,也和一些拥有可贵灵魂的别人眼中的猪打过交道。另外称得上幽默的是,大多数人还是选择拥抱了前者。“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三百多斤”,这句话好笑吗,朋友?可我从未把它当作过笑话。谁没看过美女作狼突?谁又没见过打领带的睿智的猪?然而大多数人却好像真没见过一样,美女还是美女,猪还是猪。皮囊就够了,谁还看你的灵魂?

朋友,或许,这才是最大的黑色幽默。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黑色幽默与猪与姝——读王小波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