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不断地深化认知

去年《罗辑思维》有一期节目,专门讲王阳明。罗振宇在节目开始就坦言,王阳明这个题目太大,很多的学者穷其一生研究王阳明和他的心学,关于王阳明的书籍和文章也是汗牛充栋,数不胜数,其复杂度和难度可想而知。王阳明心学经典《传习录》,是他的弟子们根据其言论整理而成的,除《王阳明全集》外,真正流传下来的第一手材料并不多。王阳明的弟子在他死后,也分成好几派,各自标榜正统,王阳明心学也陷入长期的混乱。

在那期节目中,罗振宇讲的王阳明心学的内容并不多,一方面可能是功课做得不充分,另一方面可能是对于这么大的题目不知如何切入和抓重点,有些迷失,或者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卖书,一切都只是铺垫,这发生在自诩为生意人的罗胖身上,也就不足为奇,生意人不好吗?真没什么不好,总比一些人既不能保持纯真,却又鄙视商人的精明算计,更真实,更实在。

罗振宇这次推销的是“思想隐士”熊逸所写的新书《王阳明,一切心法》。对于这本书,我还没来得及读,可能也不会去读,这类的书实在太多,即使要读,我也更倾向于去读第一手资料,也就是原作者所写的文字。后来者所谓的解读,都是以自己的认知,去揣摩作者的思想,这和作者想表达的,会产生损耗,自然会有出入。

认知,成了解读者和原作者水平高低的分水岭。


经常有人说,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说这话的时候,配合无奈、忧郁的表情,沧桑感不禁油然而生。其实这话很值得去思考,你懂得的道理,只是你以为你懂得了,而且这些道理还不一定适合你,另外,懂得还仅仅停留在知的层面,还没有有效地行,出问题也是理所当然。

知行合一,就是要用高度的认知,去驱动正确的行。认知是发力点,是源头,如果认知出现大的偏差,会影响后续的行动。我们常说,做正确的事,优于把事情做正确,如果源头没对,做的再好,也会有问题,做得越多,错得越远。


傅盛在《认知升级三部曲》中提到,人的认知有四种状态: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这是自以为是的认知状态,95%的人都处于这一状态;知道自己不知道,有敬畏之心,开始有空杯心态,准备丰富自己的认知,4%的人处在这个状态;知道自己知道,抓住了事情的规律,提升了自己的认知,0.9%的人处于这一状态;不知道自己知道,永远保持空杯心态,认知的最高境界,在这一状态的人只有0.1%。姑且不论这些数字的准确性,但能保持一颗空杯心态,不固守自己的认知,能够客观地看到自己的不足,这一类人也不会超过20%。

我有时也很困惑,人和人之间的体征差异并不大,用李云龙的话来说,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但人生的道路和成就却有云泥之别,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于认知。

马云说:任何一次商机的到来,都将经历四个阶段: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任何一次财富的聚集必将经历一个过程:先知先觉经营者,后知后觉跟随者,不知不觉消费者。30年前说下海能赚钱的人,被认为是骗子,20年前说炒股能赚钱的人,被认为是骗子, 15年前说保险能帮到大家的,被认为是骗子,10年前马云说互联网能改变人们的生活,也被认为是骗子。现在那些说别人是骗子的人,生活一成不変,生活质量一天比一天差,而那些当年所谓的“骗子”却成了时代的标志。

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聊完了国际大势,自然就会聊到了房子,经常听人这样说,当初我如果多买几套房,现在就不用上班了。限购政策出台,房子也买不了,钱还在贬值。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不可能拉得回来,顶多事后诸葛亮。有些事情,即使让这些人再来一次,还是会做同样的最不优选择,因为认知决定了他们只能看到脚底下,向前半步都不行,这就是他们的极限。


认知差别是本质的,低层次的认知,即使再努力,也难产生理想的结果。学了那么多年的英语,却还是无法跟老外流利地交流;投那么多钱去上培训班,却还是无法get到一项技能;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去复习,却还是无法通过一类考试。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猫头鹰还晚,却还是无法升职加薪,只有感叹世道的不公,凭什么我那么努力,做了那么多,还是得不到。其实,这都可以从认知上找原因,你是想看起来很勤奋,还是想把事情搞定?前者只是整天碌碌无为,表现得很勤奋,忽略了真正的目标,后者却是直奔目标而去的,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行不通就去找方法,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地去深化认知。


丹尼尔-科伊尔在《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中提到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任何一门技能达到精通的程度,至少要经过一万小时训练,这在音乐与体育等领域特别明显。可也并非练习一万个小时,就一定能做到行业顶尖。练习需要持续性,需要在学习区,需要刻意和立即反馈,缺少了其中任一环,练习再多也没有用,还有可能把人练废。

中国篮球在90年代曾风靡一时,国家队还可以和美国队缠斗,“小快灵”战术就是中国队发明的。可现在的中国队在美国队面前,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差了几个档次。以前在亚洲睥睨群雄,现在打韩国、菲律宾都都不敢掉以轻心。

这固然与中国篮球体制有关,但更与当权者和球员对篮球的认知强相关。

CBA联赛提倡以赛代练,忽视基本功的训练,可连科比这样的巨星都深知洛杉矶的凌晨四点是什么样子;我们的篮球太看重身高,不注重力量和体力的锻炼,很多CBA球员只有一身排骨或肥内,NBA球星几乎个个都是一身腱子肉;我们的篮球从体校里面培养苗子,从小就忽视文化课的学习,而NBA球星几乎都来自大学。很多还从大学毕业拿到了学位。

竞技体育就是这样,不进则退,并且一旦落下了,就再难赶上来。

认知的差异使强者更强,而弱者则会越甩越远。


几天前,马里兰大学那个在毕业演讲中,批评中国空气质量的中国留学生,和因讲座门事件的丁璇女士,瞬间成了网红,刷爆微信朋友圈,这两个事件在网上持续发酵,引起广大网友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多家媒体也先后发文参与热议。

前者是跨国文化交流相关问题。任何的演讲都有其特定的主题、环境和受众,会受演讲者认知的限制,也自有其局限性,如果犯错,可以谴责,但动不动就给别人扣上“不爱国”的帽子,只能说明评论者的神经是多么敏感和脆弱,而其民族自尊心又是多么狭隘。还有人说小姑娘是被人利用,更是陷入了阴谋论的怪圈。

后者是传统文化相关问题。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一直以来的观点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普遍的做法是批判地继承,可问题是我们绝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对传统文化基本上是一知半解,能否辨别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可能有人会说,我用冰箱,还要知道冰箱怎么制冷吗?我开汽车,是不是还要知道发动机的原理?文化和工具完全没有可比性,前者藏纳底蕴培训根性,后者却是拿来即用。


既然认真如此重要,那又如何去升级自己的认知,从而不断地成长和进步呢?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立即行动。行动,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不行动,却是最糟糕的选择。不行动你怎么知道自己不行?你怎么会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又怎能去改进?知行合一,知和行本就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行动才能极大程度地提升认知。

交良师益友。强如世界冠军,也需要教练,单从水平来说,教练肯定不如自己,但是他可以给自己反馈,指出自己的不足。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自己的弱点和问题自己很难发现,而良师益友更能指出问题的关键所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名师指路。

活在当下,着眼未来。人都容易惋惜过去的错失,很喜欢说如果……那么……,可有些事情已经成了既定事实,再努力也无法挽回。未来,充满了恐惧和未知,富兰克林-罗斯福说,我们唯一的恐惧就是恐惧本身,事情并没有那么差,未知也正是我们的希望所在。而当下,才是最能把握得住的,今天也是明天的基础。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行合一,不断地深化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