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组-第3周第3次作业-番茄

片段来自《这样读书就够了》P086-087
主题:如何回应提问

R原文

《这样读书就够了》P86
《这样读书就够了》P87

I复述

【what】
赵周老师在这个片段中讲述了当别人向我们提问时如何应对的原则。
【why】
我们生活当中,很多人不会学习、不懂学习,因为养成面对问题先去找“正确答案”的习惯。人生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正确答案”没有被找到的问题,我们还会遇到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这个时候,往往会不知所措或者如无头苍蝇一般不断试错,妄图用“穷举法”试得“正确答案”,而这明显是不高效、而且成功可能性不太高的方法。
  而养成这种习惯的根源,就在这个片段当中。面对问题,我们的教育系统习惯于将答案直接给出,忽略了对于过程的探寻和介绍。我现在还记得,小时候问老师某一个原理为什么是这样的,老师只是冰冷的回答了我一句:“你记住就够了!不要问为什么!”。当然,这里就涉及到教育系统这一个庞大的话题了,不做展开。但是,在意知识点、在意知识本身,而不是知识产生的前因后果,是我们教育中的一个很大的弊端。作为一个成人学习者,如果不改变自己的这个习惯,会对自己的能力提升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会影响到受我们影响的孩子和下属。
【who】
问题的提问者有很多,可能是同事、可能是孩子,更可能会是自己,我们可以概括为:他人和自己。虽然他人向我们直接提问看似更多,但是其实对我们最重要的、提问最多的是来自我们自身。
  想想吧,你每天脑海中是不是有无数的问题等待你去解答。“中午吃什么?”“这个工作好难啊,能不能先休息会”“同事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每天有无数的问题在我们脑海中闪过,因而,这个片段貌似是应对他人提问的,更是教我们如何处理与自己的关系的原则。
【when】
虽然面对问题是一个促进思考的良好机会,但是时机很重要,我们不需要时时刻刻都要求自己对于问题进行思考、提问。
  当面对简单的生活问题时,我们只需要遵循自己的兴趣,快速做出决定即可。但是当我们面对能够启发自己和他人思维的问题时(如哲学三问:我是谁?我从哪来?我到哪去?),当面对对自己和他人的工作生活会产生巨大影响的问题时,切不可马虎,需要不断的追问、思考以得到结论。
【how】
面对他人和自己提出的可以提升其思考能力的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提高其学习能力。
1.聆听及分析。认知聆听他人和自己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本质。如片段当中岩岩问妈妈:“水为什么会流啊?”家长应该发现孩子是对于这个事物好奇,答案本身对孩子来说不是关注的重点。
2.提醒不要在意答案。
3.促进对提问的思考。通过对提问的思考,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行动,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不是“正确答案”。如果对于提出的问题的理解都过于片面,哪怕得到“正确答案”,也无法知道其真正含义。

A1过去经验

  上一周,有洋葱阅读课的小伙伴加我微信。她得知我在上中科院心理所的心理学研究生课程,想要了解一些情况。问了我一个中科院心理所怎么样的问题。
  首先,我脑海中意识到“怎么样”这种问题,是一种感受,结论因人而异,而我的感受对她未必能起到很大帮助。与其说很多我的感受,不如让她挖掘自己的需求。同时,她会问这个问题,说明她对心理学敢兴趣,可能处在前期找学校的状态,或者只是想要提前了解下的状态。
  然后,我跟她说到,学校其实不重要(“正确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要做什么,我拿我为什么选中科院的例子跟她进行了说明,北京心理专业在职研只有中科院和人大,人大相对不对口。
  最后,我跟她说最重要的是自己的目标,自己的目标确定好了,选哪个学校、考不考研这些问题就都有了答案。

A1+反思提高

  在整个对话中,虽然我该有的步骤都有了,但是我感觉每个第三步说的太空,说服力有太够,有点没点透的感觉。如果以后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推荐相应的做出如何做出选择的书、如何寻找自己的目标的书,把自己的一路的心路历程分享出来,增强说服力。

A2规划应用

  每天上课,都会遇到小朋友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原来面对具体的问题时,会采用和今天片段类似的方式,引导小朋友对问题本身进行提问。但是面对类似“水为什么会流?”这样的问题时,我一直没有好的应对方法,以后会运用今天的原则,回答小朋友的问题。
【目的】回答课堂上遇到的类似“水为什么会流啊?”这类非课程问题。
【行动步骤】
1.聆听及分析。认真聆听孩子的问题,并从兴趣、问题本身两个方面分析。分析孩子是对探索这个问题的过程感兴趣,还是对这个话题(比如车)都感兴趣;再分析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以“水为什么会流?”为例。孩子对会动的东西天生就很好奇,充满兴趣。而水会流是由其物理特性决定的,例如石头就没法做到像水一样流。
2.提醒不要在意答案。既然知道了孩子的兴趣可能是在对于流动物体的好奇上。可以先和孩子确认兴趣点,然后再引导进行自我探索,而不是从大人这里知道答案。
  例如说道:“你是不是对水和其它东西不太一样很好奇?”“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有什么想法”“你想不想做一些研究自己去发现为什么?”
3.促进对提问的思考。提问中往往就蕴含了答案,通过深度的对提问的思考,我们能够找到答案或者得出答案的路径。
  例如提问:“你问老师水为什么会流,水都有什么特点你清楚吗?”“除了水还有什么能流你清楚吗?”“这些东西流动的时候是一样的吗”“他们有什么不同”“对于谁能流动你还有什么问题吗?”……通过引导,将孩子引导到自我探索、自我提问的道路上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予答案,只能让他知道某一个点,而养成了对提问的追问能力,能让他在面对所有问题时,都有独立求得答案的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羊组-第3周第3次作业-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