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不是无私的,让孩子看到分享收益,更有益于学会分享

❈场景一❈

前段时间给彤宝买了个小自行车,小家伙虽然还不会蹬整圈,半圈半圈地蹬竟也能骑很远。

那天骑到小区门前的广场上,她就跑去看花了,一个小朋友特别想玩她的自行车,想着反正她现在也不骑,我就让这个小朋友先玩会着。

这下可不得了了,一回头看到别的小朋友在骑她的自行车,嘴撅得老高,还一个劲儿嘟囔:“那是我的,是我的!”作势要上前去抢。

❈场景二❈

我的一个表嫂经常把她女儿的毛绒玩具送给来玩的小朋友,有一次带彤宝去她家做客,她看到彤宝喜欢一只毛绒小狗,就准备让我们带走。

小外甥女明显舍不得,和她妈妈商量能不能送个别的给妹妹,我表嫂说:“不行,妹妹就喜欢这只小狗啊,不要那么小气。”

我连忙阻止表嫂道:“孩子的东西要听孩子的。”

表嫂继续对她说:“要学会分享,是不是?”看到妈妈这样说,孩子只好委屈地点点头。

✍为什么要教孩子分享?分享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的孩子玩别人的玩具觉得是理所应当,自己的玩具却不愿意拿出来和大家一起玩。

父母和长辈的疼爱使得孩子在家里更是把好吃的、好玩的、凡是自己喜欢的统统都纳为己有,分享对于他们来说比登天还难。

一、从长远来看,分享是孩子必备的一项技能:

▪现实社会里,任何人不可能靠单打独斗成功,不懂得分享的人无法与别人和谐相处,只顾自己索取利益的人终归会被淘汰出局。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成功的保障,自私的人注定不会有好人缘,那么也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远。

▪分享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分享也并不只是物质的分享,还有心情、思维的分享。

悲伤可以自行料理;而欢乐的滋味如果要充分体会,你就必须有人分享才行。

——马克·吐温

真正的分享会让别人开心,同时也会使自己更快乐。

而思维的分享,则可以使1+1>3,让双方得到更多维度的创造性。

▪高阶的分享更是一种平等与博爱的宝贵思想,是一种高尚的美德。

二、从眼前来看,孩子的“反分享”行为会让他被其他小朋友孤立:

▪首先要明白,分享的最终目标是使自己更快乐。

当你的孩子被排斥在朋友圈外时,其实他的内心是惶恐的,一个人的游戏快乐度远没有大家一起玩高。

不喜欢分享会使你的孩子变得不合群,虽然抱着玩具,但形单影只,会快乐吗?

▪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人,孩子3岁上幼儿园就算是正式迈出“社会化”的第一步了。

这是孩子第一个接触的集体生活,再不是被唯一瞩目的焦点,需要学会融入集体中。

而不喜欢分享的孩子,很可能被别的孩子说成是“小气鬼”,遭到排斥,这对一个性格、情商等各方面正在成型的孩子,无疑是很负面的影响;对他的“社会化”进程也将是一个阻碍。

✍造成孩子“反分享”的根源在哪里?

一、我不想这样说,但很多时候真的就是这样,造成孩子不愿意分享的根源之一就是家长无私的爱。

现在的孩子即使不是独生子女,家长也都是有求必应,属于自己的东西是自己的,没有的,父母也都尽量会买回来满足孩子。

家里,孩子喜欢吃的大人一概不碰,即使孩子想把好吃的分享给家长,也都被“善意”地回绝。

长此以往,孩子会形成惯性思维,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需求。

大人的对孩子的爱是无可置疑的,但很多时候这些无私的爱让孩子觉得是理所应当。

二、家长错误的引导分享方式造成孩子反感分享。

▪分享是自发的,而不是强迫的;分享并不是失去;分享是让别人开心的同时,自己也快乐。

比如文章开头描述的场景二,我的小外甥女并不想把小狗的毛绒玩具送给彤宝,是妈妈强迫的,这个过程中她并没有感受到分享的愉悦,反而是委屈、伤心、不甘。

▪孩子不愿意分享,就会被贴上“自私”“小气”的标签。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面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

标签效应有一个定律就是不论好坏,当孩子的行为被贴上标签后,就会产生一种导向作用,使得孩子下次还会这样做。

▪家长不喜欢分享。

大人的行为孩子是看在眼里的,有研究表明,孩子不愿意分享,很大部分是没有看到家长的分享行为。

孩子不好的习惯大部分在于错误的家庭教育,不愿意分享也是一样的。

✍在孩子学会分享的过程中,一些“雷区”家长一定要避过。

Q1:如果一个陌生人要求你把手机给他用用,你会怎么做?

Q2:如果你的妈妈不经你的同意把你最喜欢一本书送给了别人,你会生气吗?

Q3:邻居借用擦玻璃器后,一直不送还,你心里会怎么想?

想好答案了吗?现在我们来看看在教孩子分享的过程中,家长的哪些方法是不当的。

一、不尊重孩子的意愿。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当他不愿意分享时,不要勉强,所谓“强扭的瓜不甜”。

有一次在小区,一个奶奶拿着妈妈做的糕点,要求孩子分给在场所有的小朋友吃,孩子不愿意,奶奶就说:“要学会分享,吃完了妈妈还会给你再做的。”

对应Q1,你愿意把手机借给陌生人吗?

二、代替孩子做决定。

对应Q2,分享书籍本应是快乐的事情,但必定是自发的才可以让分享者感受到快乐。

将心比心,如果你为了面子把孩子的玩具送给了其他人,孩子哭闹为什么不能被理解呢?

三、要让孩子明白分享不等于失去。

小孩子不想分享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觉得分享代表着永远失去。

对应Q3,当你好心助人为乐,结果却失去了自己的东西,心里会不会不舒服?

四、不给孩子搞特殊。

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讲座中说到,他们家吃饭的习惯就是会给不在家的人留出菜来,他的儿子见多了就会主动这样做。

也就是说,家里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公平待遇的环境,不让孩子养成“吃独食”的习惯。

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时间久了孩子自然会学到的。

五、家长放平心态,孩子学会分享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不要急于一时。

▪1岁前的孩子吃、喝、拉、撒全靠父母,更没有真实的自我意识,所以分享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天方夜谭。

▪1岁到2岁的孩子,当别人拿走他的东西时,会难过但很快会过去,或者换个玩具就又很开心地玩去了。

▪等到2岁左右,萌发自我意识后,孩子会变得极为“自私”,所谓“我的,我的,都是我的”,这个阶段我们可以给他灌输理念,慢慢培养,但是很难让他真正学会分享。

看我在文章一开始说的场景一,对于2岁多的彤宝,大部分时候我是无法说服她把玩具分享给别人的。

▪待孩子差不多该上幼儿园时,心理发展会更一步,因为他们想要交朋友了,这时候分享就该真正派上用场了,但距离孩子完全理解分享的意义,完全自发地分享还需要家长长期地引导教育。

✍怎么样让孩子真正学会分享?

一、分享的前提很重要。

我比较赞同学龄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启萌”创始人,在一篇知乎有关“孩子分享”问题的回答中说到的观点:

她认为孩子学会分享是有前提的,分别为:物权意识、社交需求,以及让孩子看到分享收益。

▪物权意识是说孩子明白哪些东西是自己的,哪些东西是别人的,大概出现在2岁左右。

▪社交需求是说孩子不再满足只是家人的陪伴,渴望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了,在这之前都是各玩各的。

▪分享收益是说分享并不是完全无私的,也是需要得到回馈的,成人能分享是因为心里明白此刻的分享会带来眼前或者远期的回馈,这种回馈可能是物质的也可能是无形的。

二、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学会分享。

1、前文中我们也提到了,孩子不喜欢分享的主要根源在于家长的教育方式,所以要学会正确引导孩子的方法。

▪当孩子主动分享东西给家长时,家长应愉快的接受,并表示感谢。

▪当孩子不愿意分享时,要鼓励孩子用礼貌的语言拒绝别人:

比如说:“这是我的,我还想玩”;

“等一会儿给你玩,好吗?”

“我要回家了,下次我们再一起玩吧。”

当然最初还是需要家长帮忙做示范的。

▪带孩子到小孩子多的地方玩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在此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分享带来的快乐。

比如当别的孩子把玩具给自己的孩子玩时,这时就要利用同理心来和他说:“小朋友借给你玩具玩,开心吧?下次你也要把玩具给他玩,他也会很开心的。”

▪孩子理解问题的方式和大人是不一样,大人的口头解释他们是听不懂的,需要家长的示范作用。

在家里,父母之间要互相关心,并孝敬老人,使孩子感受到温馨的家庭氛围;在外也要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2、找对合适的时机让孩子分享。

▪允许孩子在自己玩完了再分享给别人。

▪尊重孩子,可以不分享自己心爱的玩具。

如果家里有小客人来,孩子可以把自己心爱的玩具收起来,而和小朋友一起玩其它的玩具。

▪允许孩子有亲疏远近,可以只分享给熟悉的小朋友,而不分享给陌生人。

▪可以先从食物开始分享,而不是玩具,对于孩子来说这样更容易接受。

3、让孩子看到分享是会有回报的,也就是分享收益。

▪得到赞扬和奖励。

当孩子分享他的食物给你时,要谢谢他,并夸张地表示很好吃,你很开心。

当孩子主动分享自己的玩具给别人时,你也要及时表扬。

在孩子学习分享的初始,表扬和奖励可以起到强化的作用。

奖励不一定是物质的,可以答应孩子去公园玩,看一小会儿电视;还可以试试积分制的方法,当积分达到多少时,就满足孩子的一个愿望。


❤彤宝妈心语小结❤

很多人奇怪为什么孩子是“小气鬼”,不愿意分享,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孩子以为分享代表着永远失去,不懂分享会使人愉悦,更不懂分享是一种社交行为。

分享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而不是家长逼出来的,只有自发的分享,孩子才会真正感觉到快乐。

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慢慢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千万不要给孩子乱扣“自私”“小气”的帽子。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分享不是无私的,让孩子看到分享收益,更有益于学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