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寥寥数字诉说着人们三年来的不易与辛酸,无论第几次看到这句话,总能触动心灵。
新冠病毒隐蔽且狡猾,覆盖范围广,毒株不断变异,社会面动态清零难度大,抗疫成了一场旷日持久战。
疫情反复不定,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严重影响,各行各业损失惨重,创业者更是举步维艰!
很多人不由得心生感慨,前几年还是高光时刻,可如今却跌落谷底......
看天吃饭的苦日子,何时才能熬到头呢?疫情哪一天结束?谁也没法确定。
我想越是身处困境,越要调整好心态,只有熬过去才能看见胜利的曙光。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bilibili「简称B站」,给青年朋友写了一封信——《不被大风吹倒》。
“如果人生中遇到艰难时刻,该怎么办?”视频一开始就抛出一个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难题,莫言没有直接告诉大家问题的答案,而是语重心长的给大家讲了两个自己人生经历中的真实故事。
今年的B站宣传片,少了几分以往的激昂,但更真实,更有分量,更接地气。故事从头到尾看似平铺直叙,没有太多跌宕起伏,但却隐含哲思,或许你看完视频,心中会有自己的答案。
镜头下钢笔沙沙作响,他一边在白纸上书写,一边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年逾花甲之年的莫言,用朴实无华的话语述说着两个故事:一本书和一个人。
一本书是《新华字典》。
童年辍学是莫言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个艰难时刻。当同龄人在学校里学习玩耍时,莫言却在独自一人放牛、割草,无比孤独。
而这本工具书,就是他唯一的学习资料。
那些后来创造了无数经典文学的方块字,都是莫言从这本《新华字典》中学到的。
这本书陪伴莫言度过了艰难时刻,也为他后来拿起笔来写小说奠定了基础。
一个人是莫言的爷爷。
小时候,莫言跟着爷爷去割草,归程时天象诡异,大风突袭。
在沉闷如雷鸣的呼隆声中,草被刮扬到天上,莫言被刮倒在地。但爷爷却拼尽全力与大风对抗着。
“我看到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在颤抖,小褂子被风撕破,只剩下两个袖子挂在肩上。爷爷与大风对抗着,车子未能前进,但也没有后退半步。”这一幕永远印刻在了莫言的脑海里。
和各种“开挂”的主角光环不同,爷孙俩“抗击”疾风的战果并不显赫:“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刮得只剩下一棵,我们的车还在,我们就像钉在这个大坝上一样,没有前进,但是也没有倒退”。“稳稳地钉在大坝上”,不正是无数人遇到艰难时刻时最渴望的能力和定力吗?无论风从哪个方向来,握紧把手、站稳脚跟,人生这趟列车就不会倒退。
在疫情时代,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迷茫和困惑,甚至身处人生中的艰难时刻。
如何在艰难时刻与狂风对峙?许多年轻人想要寻求一个答案。
莫言借这两个平实的故事,说出了他的答案:当我们遇到艰难时刻,不要灰心,不要沮丧,只要努力总是会有收获。
创业者都是孤独的,没有人真正理解你,这世上根本就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在风云突变的当下,理应“慎思明辨,笃行致远。”
人人自危的时候,不要想着谁会来帮你,至暗时刻,唯有自救!
“越是在困难时刻,文学作品越是能够发挥它直达人心灵的作用。”
文字不但力量,也能穿越时空,和抵抗周期。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刚刚考上进士的张继,还没来得及高兴,不得不架上一叶扁舟前往南方逃难。当他逃到苏州城,趁着夜色远眺寒山寺之时,便顿时愁绪万千,他提起笔写下了《枫桥夜泊》这首千古绝唱。
《枫桥夜泊》
【作者】张继 【朝代】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当你读到这首诗时,仿佛穿越时空,来到唐朝,置身在梦幻般场景当中。
你会感受到张继当时的那种孤寂与惆怅,在那个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夜晚,他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张继用诗文描述当时的环境与心情,几千年过去了,这首经典之作仍然出现教科书中。
文字的力量,大到无法想象,一首好诗可以穿越时空和周期,传承千年,影响后人。
人生是一个不断与苦难作斗争的过程,经历不可抗力的疫情打击,你的内心将会更加坚强。
不能说以后没有比现在更难的时刻,但至少不会轻易有。大风吹来,你可以被打败,但不能被打倒,坚定脚步,稳住不动,你才有机会继续前进。
难走的路才是上坡路,每天推着石头,扛起压力,一往无前,终有一天你会登上山顶。
“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
做自己热爱的事,你会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那是你的期待,也会不可思议。
熬过这段灰暗的时光,但愿自己能苦尽甘来。
无人做你的光芒,那就自己照亮远方。
愿你熬过万丈孤独,藏下星辰大海。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内心,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