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很多人推荐,但我还是觉得这是一本可读性不强的书,比较专业,有点烧脑花了四个月还是比较痛苦的粗略的读完。主要感悟为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爱 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关于爱其实我觉得这是我比较欣赏的定义,特别适用与亲子关系。通过自己陪伴女儿的成长过程,可以切切实实体悟到爱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开始的爱可能是无知的、盲目的,随着心智的不断成熟,我在帮助悠然进步和成长的同时,也拓展自己的心灵,使我更加成熟。
很多父母口头上说爱孩子,为孩子好,不切实际地一味逼迫孩子考高分上名校,其实只是为了让孩子满足自己的虚荣,并没有正真的考虑孩子的发展。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爱只停留在嘴上,他们不愿意为孩子的成长,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没有良好的示范,当然不能达到自我完善。孩子是我们反观自我的一面镜子,悠然身上的很多不足,都是她幼年时我的无知留下的烙印。
第二个关键词:恩典 有一种力量,发源于人类的意识之外,能够滋养人们的心灵,使之获得成长 。
很多人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它应该是唯物的,其实既然是心理必然是源于内的是唯心。所有当作者总结有一种力量:它具有滋养生命、促进心智成熟的作用;它们的具体体质要么人就未被人们完全了解,要么完全不为人知,总之无法用科学理论和已知的自然法则来解释;它们是人类世界中的普遍现象,在不同的人身上均会反复发生;尽管它们可能或多或少受到意识的影响,但是它们的根源位于意识和主管思维之外。
这个和我一直认为的冥冥之中定有超出人类能力的高等生物存在,并可以控制改变人类命运的观点有点相似。有些人自身的场弱可能就容易被控制,有些人自身的场强可能就不容易被改变。不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灵感忽现、潜能爆发、因果轮回,为什么会有天道酬勤,人在做天在看的各种应验。
第三个关键词:懒惰 阻碍心智成熟的最大障碍就是懒惰,只要克服懒惰;其他阻力都能迎刃而解;如果无法克服懒惰,不论其他条件如何完善,我们都无法取得成功。
人们总是觉得新的信息是有威胁的,因为如果新信息属实,他们就需要做大量的辛苦工作,打破现有的舒适区。他们会本能地避免这种情形的发生,宁可同新的信息较量,也不想吸收他们。他们抗拒现实的动机,固然源于恐惧,但恐惧的基础确是懒惰。一个人心智越成熟,就越能察觉到自身的懒惰;越是自我反省,就越能找到懒惰的痕迹。
就如今天,教研组长让我们交上学期的成果,我居然什么都没有。这一个学期学带上课结束后我都在做什么,没有上公开课、没有参加竞赛、没有发表一篇论文,课题研究也陷入困境。好在我还能反思,也不想一直这么下去。一会就去修改上学期被退稿的文章,排球队训练也从今天开始了。
就如作者所讲:我们的心中都有一个病态的自己和一个健康的自己。即便 内心充满恐惧,性情无比固执,我们的身体里仍有一部分神奇的力量—也许这力量并不强大,但它是积极的,它推动着我们心智的成熟。它喜欢改变和进步,向往新的、未知的领域。它愿意做好属于自己的工作,甘愿冒心智成熟带来的一切风险。 与此同时,不管我们表面看上去多么健康,心灵进化到了怎样的程度,我们的身体里也始终有另一部分力量—它可能同样 不算强大,它不想让我们付出任何辛苦。它坚守熟悉的、陈旧的过去,害怕任何改变和努力。它只想不惜代价地享受舒适, 逃避痛苦,宗愿为此付出“无效”、“停滞”乃至“退化”的代 价。
那么,现在起做一个克服懒惰、充满爱心、获得恩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