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水墨画》评课

导入环节设计得巧妙、生动,紧扣单元主题“多彩的童年”,用《童年》的歌曲入课,而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童年乐趣,按照核心素养的要求,作为情境创设要尽量真实,这样的情境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进入到问题解决型学习任务的真实情境的转变。

纵观这节课,老师能关注本单元的语文核心素养点,使用“教--扶--放”的方法,力求落实“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整个教学过程是从感受美好童年,到从对诗歌《溪边》整体内容的掌握再到抓住这首诗歌中难以懂的诗句进行理解,最后到小组合作探究《江上》这首诗,这是将习得方法加以运用和拓展。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关注学生的质疑释疑能力的培养,在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这首诗有哪些难以理解的诗句?接着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抓住“人影给溪水染绿了”“人影碎了”这样的诗句,进行多种形式地朗读,并运用观察插图,描述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乐趣,感受诗歌意境。

但这节课也给我留下了许多思考:这是一组诗中有画的儿童诗。如果优美的诗歌变成解词析句,就不美了。老师想到用一些方法落实“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这一语文要素,但在教学过程中,一开始就呈现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的理解句子方法,这只是从概念的教学角度出发,变成了纯粹的方法、技术教学,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我们可以在学生提出“人影为什么给溪水染绿了”这个问题时,引导学生读诗,在诗中找到描写“山溪”“垂柳”的诗句,以读促悟。有个孩子在解疑“为什么染绿了”的时候说到了借助插图,这也是一种理解诗句意思的方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儿得到了展现,可很遗憾,老师对孩子的这种理解方法没有认同,而是一味地想牵引到“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在这个交流过程中,尊重孩子的认知,利用好这个契机,指导学生去读出“绿”的特点,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联系上下文、借助书上插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意思都有可能成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关注诗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关注“染”字的妙用,去感受奇特的想象,体会到童年生活的乐趣,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中的画面。这是对诗歌内容的内化,把语文知识概念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能力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童年的水墨画》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