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河南中考记叙文怎么考的?对日常教学备考启示

    2022河南中考真题文学性文本阅读有什么变化,对日常教学备考的启示?

    2022年河南省语文中考文学性文本阅读仍旧还是考察了四道题,分值仍旧是16分,和以往不同的是第8题作用类题换成了用意4分变为3分,第9题主旨把握仍是去年的5分体现分层赋分理念。

    具体考点:6.在“禁足”过程中,可可曾有过两次动摇,是哪些事影响了她,让她坚持下来并最终完成了目标?请梳理相关内容,简要概括。(4分)

    这道题坏住题干中两次动摇,很客易找到课文中第五天时,十天后两个时间段,四件事,本题难度不大。

    7.阅读下面句子,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4分)

(1)“木木”已经把它的绳套叼到了门口,可可已经戴上了口罩,已经拿起了钥匙,已经站在门前了。(四个“已经”连用有什么表达效果?)

  词不离句,难度不大,突出我做好准备,急于出去的急切,同时和下文放弃出门做对此。

(2)可可愣了片刻,突然哭了起来……(“禁足”目标完成了,可可为什么要哭?)

    这个哭和杜小康的笑含意差不多,即有禁足的委屈不易,又有成功坚持的高兴,喜极而泣。结合文意两方面入手。

  这两道题没什么大的变化,都是河南常考题型和题点,无需过多点评。

    8.作者在小说中设计“木木”和“老八”这两个形象有什么用意?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3分)

      第8题中有一个关键性的词语“用意”一词,不能理解为此要人物的作用。回归统编教材我们可以发现:

    一、 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相,老百姓也都跟着说了真话,而皇帝和他的大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皇帝的新装》)

    设计意图:深入理解故事的主旨,体会作者对现实的辛辣讽刺。

      参考答案:“小孩子”寄托着作者对于改变现实、戳穿虚伪的理想。老百姓们在小孩子的带动下有了说真话的勇气,而统治者们却仍然装模作样,两相对比,显得后者更加可笑、腐朽。作者的立场也就十分明显了。

      二小说多次写到人们的“笑”,找出具体语句,看看人们每次都是为什么而笑。作者用“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孔乙己》)

    设计意图:本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这篇小说“以笑写悲”的手法,加深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参考答案:小说有四处写到众人的哄笑:一处是第4段,一处是第6段,一处是第8段,一处是倒数第3段。四次哄笑,描写的实际上是众人四次戏弄、嘲笑孔乙己的情景,而孔乙己尴尬狼狈、穷于招架的样子让他们很快活。众人的冷酷、麻木、对弱者的践踏由此可见。

    烘托和加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这种哄笑是麻木的笑,这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的意味。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另一面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以乐境写哀,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作品反封建的意义就更加深刻了。

    可见,要回答好这道题还是从文学性文本的四要素(人物情节主旨环境)入手考虑的。

    9.读完这篇小说,你也许会想到这些词语:成长、爱、参与、教育……请任选一个词语,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并谈谈你获得的启示。(5分)

    这题和七下《老王》思考探究相似

    读完这篇课文,也许你会联想到下面这些词语:穷苦、命运、平等、尊重、同情、人道关怀……你能结合课文内容,围绕其中的一两个词语谈谈感受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阅读感受,探究作者与老王交往中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答案:人道关怀的体现是以人为本,尊重和保护个体生命、个体人格、个体价值,尊重和保障法律赋予的个体权利、个体尊严。(表达观点)作者一家关心老王的生计,尽可能地照顾老王的生意,尊重老王,让他有尊严地挣钱;而老王知恩图报,在作者一家最狼狈的时候,不避风险,倾力相助。善良之心互相传递、互相支撑,正是基于平等意识的“人道关怀”。(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这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让“人道关怀”照耀社会的每个角落,保障每个个体的合法权益,让忠厚善良、吃苦耐劳的“老王”们,能够凭借诚实劳动,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感受、思考)

    本次小说阅读4道题就是按照概括、赏析、分析的顺序层层推进,尤其8、9题对学生的思维提出了较高要求,学生想得满分不容易。这对我们2023年的备考有什么启发呢?

      1.讲课时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教学问题的设置,应注意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的推进,努力发展分析、综合、评价、鉴赏、创造等高阶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比如,在学习《植树的牧羊人》一课时,概括牧羊人的形象特点,是培养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分析牧羊人的形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说说为什么要塑造牧羊人这一形象,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而分析作者是怎样塑造牧羊人的形象的,则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这样逐步深入,实现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发展迈进。

    2.复习时重视教材。

    立足教材,深挖教材,要精讲而不多讲,要围绕教材进行知识的拓展延伸和迁移。减少套路答题教学,让学生真正掌握分析文章的能力。

    3.教学要突出文体特点。

      拓展小说类问题阅读,从单篇阅读到整本书阅读,以典型的文章强化小说三要素的认识、理解、分析能力,训练学生简洁规范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训练学生围绕主要人物,通过关联词句、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当然明年中考靠散文的概率跟大一点,我们就要明白散文和小说考点的主要区别在选材手法,及材料安排上。

    4.日常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本次小说阅读,文本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但很多学生反映不会答题,就是因为对文本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度分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圈点勾画等阅读方法,从七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河南中考记叙文怎么考的?对日常教学备考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