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是一项需要学习的技能

闲谈,不是和已经认识的人聊天,不是两个朋友之间规划周末,或两个同事之间讨论方案。而是带着社交的心态,和陌生人聊上几分钟,说些没有清晰目的,没有明确意义,但很有意思的话,让他想与你结交。

我们东方人相对是缺失这种“闲谈”技能的,因为东方文化是“椰子文化”。想象一下椰子的构造,椰子壳里面的空间又大又软,但外壳硬。也就是说,中国人更擅长熟人社会的社交规则和技巧,却不擅长于陌生人打交道,缺乏对陌生人表达友善和爱的能力。

西方文化则是反过来的,西方是桃子,桃子外皮薄,内核小而硬。桃子人研究更多的是怎样和陌生人打交道,怎样用第一句话、第一印象立刻博得他人的喜欢。

西方教育,尤其是精英教育,会更早地让孩子成为社会人。与陌生人闲谈,是西方人从小就训练的技能。

中国现代这个时代,我们正处在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快速转型中。我们需要在短时间里与大量陌生人建立浅度联系,为以后产生更多交集留下空间。


一、如何让自己适应闲谈这种交往方式

1、心理暗示法一:“我是主人”

你可以提前一点到场,假设这场活动是你组织的,你喜迎天下来宾。就像踢足球,你踢主场。一旦这样的心理状态就位,你的气场马上强大数倍,从被动变为主动。

2、心理暗示法二:“我们是还没有人是的朋友”。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好玩的party,在这个party上,没有陌生人,只有还没有认识的朋友。


二、闲谈需要使用的三个基本技能

1、问出一个让对方能自由发挥的问题

注意一,不要问那种一个词就可以回答的问题。

为什么?他一个词回答后,这个对话就死掉了。而且,他也会意识到自己是个谈话终结者。

例如:有人问我:“你读过《红与黑》吗?”我说:“没有”。他又问:“那你读过大仲马吗?”我说:“也没有。”这时候,立刻,我会觉得自己像个傻子。我想:我是不是该说点别的呢?那他会怎样看我?唉!

所以,更好的问题应该是:“你度假的时候,一般会带上什么类型的书?”

注意二,不要问太泛或太深的问题

比如,有人问你:“你对一带一路怎么看?”这样的问题会让你立刻有压力了,因为他把思考的重任啪地抛给了你。

如果换成这样的问法:“一带一路对你们那个行业有什么影响?”这就是让人感觉自如的问题,这种问题遇弱则弱,遇强则强,怎样答都可以。

2、一问二答

这是和“一问一答”相对应的。平时,我们对别人抛来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回复,这是“一问一答”

如果我们能在回答对方的问题本身之外,稍作延展,说一些跟答案相关的其他的其他信息,这就是“一问二答”。

例如当对方问你:“你喜欢下雨天吗?”

你回答:“我喜欢”,其实还可以加上“我和男朋友就是在一个雨天认识的。细雨绵绵如果配上江南水乡,很有意境。”


3、认真倾听,扩展再扩展

仔细聆听,然后扩展、扩展、再扩展,而你扩展的素材,完全来自他说的话。

例如在健身房里,你看到一位香汗淋漓的女士,想搭讪几句:“我天天来这儿,今天好像是第一次见到你哦。”

她回答:“上个月我刚从深圳搬到上海,这儿的经济环境很好。”

其实她短短的一句话—“上个月我刚从深圳搬到上海,这儿的经济环境很好。”你可以聆听出很多信息。----她是一个重生活品质的人;深圳的经济环境已经让她不太满意了;她精心比较和选择后,来到上海;她不会固守一个城市住到老。

根据这些信息就可以将谈话扩展下去:----搬到新地方,你还习惯吗?你还在哪里居住过?在哪个城市住得最久?有没有去过上海的外滩?我在上海住了8年了,你有什么特别想了解的?我能帮忙。

由此可见,扩展的本领,基于真正的聆听。你是否能把对方的话放在你的话里面。如果能,对方马上觉得被关注了。


闲谈,就是在聆听的基础上聊开。闲谈,是延展关键词的技术。所谓延展关键词,指的是:对方讲完一段话后,你不是去做总结浓缩。总结浓缩是封闭的。你需要做的,是用自己发散的、跳跃的思维,抓住原信息中的关键词,扩展出一堆新信息。

你可能感兴趣的:(闲谈是一项需要学习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