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心灵鸡汤

已经忘却心灵鸡汤是什么时候火起来的,于我而言在最初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概念,只是觉得一些暖心的话读起来分外舒服,比如汪国真的“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一度让自己幼小的心灵充满昂扬的斗志,即使遇到过众多挫折与磨难。

记得刚上大学时,由于身处新的生活学习环境,加之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整个人感觉到一种无所适从,不知道路将去向何方。因此极度喜欢心灵鸡汤类的东西,从短短的故事或话语中可以汲取积极向上的态度,并能够从中获得内心的安静,而这一度成为我坚持下的动力来源之一。也因此才有了熬夜抄写罗兰小语的举动。

工作之初,对心灵鸡汤的喜爱一如既往,摘抄相关语句的爱好也从未停止。甚至于因为再次接触到了新的环境,面临诸多未知以及现实与理想的巨大落差,对于心灵鸡汤有了更为迫切的需求。当然,由于思维的缜密以及理性的提升,加之长期阅读,对于一些简单的鸡汤故事已经产生了免疫,这时候喜欢的更多是富含哲学思维的文章与故事。

古人常说“物极必反”,心灵鸡汤亦如是。某段时间“反心灵鸡汤”逐渐成为舆论的热点,某种程度上,心灵鸡汤因过多过滥而名誉扫地,甚至出现了“彼之鸡汤”变成“吾之砒霜”的论调。对于我来说,可能是喝了太多鸡汤的缘故,亦可能是受到上述思潮的影响,心灵鸡汤渐渐丧失以往所有的魅力。

我更多的开始关注新闻、时事评论等,认为喝鸡汤其实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最初的一段时间,这样的做法并没有带来什么不适,但新闻与评论所带来的若干负面思绪常常难以及时化解,加之严肃性阅读的减少,使得自己思维日益固化,知识边界愈发狭窄,对新事物的了解趋于减少,大脑越来越空洞,呆板。这时,我才发现矫枉过正的作法是不合适的,在客观报道的新闻与缜密的分析之外,我们需要一颗柔软的内心。因此心灵鸡汤又再次被纳入我的阅读范畴。

现在看来,对于心灵鸡汤应当理智的看待,不能一概反对,也不能一概叫好。固然,鸡汤类文章的大行其道并非一个正常现象,至少说明那些受众缺乏相应的理性思维。不过,换一种角度,一个能够接受心灵鸡汤鼓励的社会、一个更多人相信正能量的社会其实正是一个朝气蓬勃的社会,这表明人们至少还能相信人类那些美好的价值,努力就能成功,爱情,理想等。反之,一个什么也不相信的社会,一个面对温暖依旧无动于衷的社会,势必死气沉沉,人们带着的更多是暮气。而正如基督山伯爵所说:“人类全部智慧就包含在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因为向往美好,所以我们才能等待;因为期望更好,所以我们永葆希望。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眼中的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