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原文(持续更新学习ing)

第一章 自然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

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陈鼓应【今译】

可以用言语表达的道,就不是常道;

可以用文字表述的名,就不是常名。

无,是形成天地的本始;

有,是创生万物的根源。

所以,

常从无中,去观照道的奥妙;

常从有中,去观照道的端倪。

袁颈松【道家思维】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经》开篇的两句话是全文的总纲,它提醒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要注意到 名实不符 的现象,不要望文生义通过概念去理解事物的本质,因为事物的本质是复杂且多层面的,无法通过简单的文字概念完全表达出来。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虚无 为源, 实有 为本,是道家思维的一个重要思想。它解释了谁是世界的源头,谁又是万物的根本这个问题,从哲学的高度给出了肯定但又模糊的答案。说它肯定,是因为 无 和 有 是每个人都熟悉的概念;说它模糊,是因为没有人能够给 无 和 有 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这两个概念如同两个神奇的黑洞,无限幽远,包罗万象,它们可以包涵一切,但又什么都不解释,你可以清楚地看见它们地存在,但是当你深入了解它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迷失其中,在层层叠叠大大小小的宇宙空间中找不到具体的位置。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有些东西只可远观,不可近触,若能够理解道家这种模糊的思维方式,我们才算刚刚迈进玄奥的道家思维世界。

故,

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从 虚无 的思维视角观察、认识事物是老子的一项伟大创举,他首先开启了 形而上 的认知思维方法,而在此之前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偏重于视觉思维,不论是观察还是分析都建立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不会超越有形的思维空间。

在现代社会,抽象思维已经取代形象思维成为现代人的主流思维方式,但在古代人们的抽象思辨能力尚处于萌芽状态时,老子提出 常无,欲以观其妙 的认知思想不仅是新奇的,而且对于当时占据主流思维方式地位的形象思维是一种革命性颠覆,这也是道家的 虚无 思想为什么千百年来不易为普通人所了解,但绵延至今仍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主要原因。

从虚无中你能看到什么?

这个问题即使是现代人也不容易回答。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家思维的本源是玄学思维,注重直观感悟,追求以虚御实的思维境界。虽然这种思维方式不像科学思维方式那样严谨精确,有着坚不可摧的原理体系,但也自有其独到之处,不容现代人忽视。它的拙朴、它的博大、它的玄奥,处处都体现出一股原始思维的粗旷之美,它的原创概念和玄奥思想是历代学者哲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富矿。

即使在现代科教高度发达的今天,老子的道家思想的影响力仍然遍及科学、经济、教育、文化、艺术、军事、政治、管理等诸多领域。在国外,《道德经》是中国所有翻译书籍中流传最广的一本经典著作,备受人们的推崇。在美国还发生过这样一件事,1987年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特别引用了《道德经》六十章中 治大国若烹小鲜 的名言。这句箴言,当即成为美国人津津乐道的哲理之言,也使《道德经》顿时身价百倍,成为高级行政首脑们的案头必读经典。




第二章  无为之道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不持,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逆反之道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本原之道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客观之道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无限之道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长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长久之道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不争之道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原文(持续更新学习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