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科院博士黄国平的论文《致谢》引发的热议有感

韩国总统李明博曾说过:“如果能遇上志同道合的上司,那你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员工。但这种概率比找到适合自已性格的工作更难。”希望遇上一个总是肯定自己、引导自己的上司,这种想法简直是不切实际,甚至是愚蠢的。

我的成长时期,我的性格比任何人都内向、害羞,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来到了我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由于中考失利,本身准备去上职高的我,在姑父的劝导下选择了复读,因为他觉得像我这样普通家庭出生的女孩,只有通过知识才可以强大自己,只有考大学才是我唯一的出路。就这样,我选择了读高中,然后读大学。

前两天,微博上热搜的关于中科院博士黄国平的论文《致谢》引发热议。他和命运抗争的故事,让无数网友热泪盈眶。让人动容的,是坚持与奋斗的力量。知识改变命运,努力会有回报。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工作中我遇到了带我一路前进的领路人—分公司经理,他的话时常在我耳旁激励着我,感化着我,让我原本那颗不甘于平庸的心再次地躁动起来。

2019年我转岗来到了综合办公室,结束了长达13年的技术工作。对于新的岗位,我充满了各种好奇。第一份接触到让我棘手的工作就是写宣传报道,在技术部的那段漫长日子里,一直默默从事技术工作的我,对于写作,也只停留在高中水平。怎么办?要怎么做?我怎样才可以把这份工作做好,才能不亏对于栽培我的领导,不亏对于我的企业?这一连串的问号在我的心中升起。

于是我又遇到了工作中的第二位引路人,他是公司宣传部的部长。 记得很清楚,这是我来到综合办公室的第二天,晚上10点多,我在工作中碰到了急需解决的难题,但又不想把工作拖到第二天,于是我冒昧地在微信里找到了他,令我意外的是他第一时间就回复了我,使我的问题迎刃而解。我感谢完他,本想着谈话可以结束了。可是,陈部长并没有让这次谈话早早结束,他询问了我工作中存在的困难,我告诉他自己刚到办公室工作,经验十分欠缺,我原本是技术工作者出身。可他听后,并没有觉得这是我的缺点。相反,他觉得这恰恰是我不同于别人的优点。因为他说自己的短板就是不懂技术,他写的一些关于生产技术的稿件,会先向技术人员请教完再去写,等写完还要再向技术人员求证语言的准确性,有时候可能要来回求证好几次,这样工作效率就显然低了很多。当我听到他这样说的时候,我心中的那盏明灯突然变亮了,自信心也增加了不少。我问他秘诀是什么,他告诉我,写稿件没有捷径,就是多写多投。然后我对他那天晚上说过的话一直坚信不疑。后面的日子,我利用工作的闲暇去写作投稿。记得我到办公室工作的第一个月,我写了三篇稿件,在公司网站上稿稿件1篇,当然,我当时很高兴,因为我人生的第一篇稿件发表了。其余两篇稿件是关于小改小革的技术稿,陈部长为了这两篇稿件还给我打了好几次电话,在他认为这两篇稿件还是很有含金量的,只不过我的叙述太多晦涩难懂,很多词语、句式在他一个外行人是看不懂的,更别说要发表给广大的职工读者看。他告诉我,通讯就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深刻的道理。但是,他所说的通俗易懂的语言,我修改了不下三次还是达不到他的要求。后来的日子里,随着我投稿数量的增多,基本上我每次投稿,经陈部长的修改后都可以发表。可那两篇技术稿件在我和陈部长的心中始终是个结,他再一次帮我整理思路,我修改,反反复复了好多次,我又请不懂技术的同事帮忙看,问他们能不能看懂,终于我的稿子修改好了。并且稿件发出后,产生了连锁效应,从公司到集团公司再到股份公司,在每一层级的网站上都分别发表了,最终在股份公司中国中铁报上刊登了。这篇文章也是我来到办公室工作的第一篇让我有成长感的一段经历。

我说我真的很幸运,幸运于大多数的人,这种几率就像是买彩票中了奖。所以我感恩的活着,珍惜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她们如花香一样包围着我。

如人民日报说:“愿你心向璀璨,勇敢闯过荆棘!”,又如华为总裁任正非说:“礁石暗流,永远埋在通往荣耀的路上。困难永远比想象中的多,但好在解决的方案也永远比想象中的要多。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就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天道酬勤!”

你可能感兴趣的:(由中科院博士黄国平的论文《致谢》引发的热议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