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倒逼出最高效的输入

本文写作于2017年初,今天回看,感想满满

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央视的一期《对话》栏目里,面对着余承东,董明珠和李宁三位商界大佬,说:“生产者的创新是消费者的成熟倒逼出来的。”

我觉得这话说得相当到位。生产者的创新是“因”,引领了市场的多样化;具有购买力的消费者,因为其拥有多种选择,会去思考和探究,所以促成了消费者的成熟这一“果”。而吴先生所描述的是一种果对因的作用。这种作用在程序的循环结构里,在系统学的反馈机制等很多方面都有体现。

反馈机制“倒逼”的示意

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经历。

最近一个多月以来,我一直在公司做内容运营。手头捏着一个6w+粉丝微信公众号,3000+粉丝的头条号和一个日流量在10w左右的主页,对我一个刚从校门踏出来的新兵来讲,确实是有些为难。不过从学生时代以来,我自认为读读写写的能力在同龄人中算是比较出众的,又经过大学四年未沾纸墨的荒废,倒是有了几分韩寒在《三重门》里戏谑的那样“文思如尿崩,谁与我争锋”的感受。

我说出来可能大家觉得我在吹牛。我实习的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刷机,最巅峰的一周,我上午能利用爬虫工具抓十来篇跟刷机,玩机相关的资讯。紧接着根据这些我读下来的资讯快速完成3篇左右的头条稿件,下午午休起来之后,我会在微信公众号上将头条稿件当中的两篇扩写成比较长的微信推文,然后再原创一篇推文,制作一个刷机攻略,用四推的格式把公众号的内容发送出去。完成这些任务的时候多数在五点半,剩下半个小时和公众号上的朋友们互动一下,一天的工作就圆满结束了。

在内容上,也发生了特明显的渐变过程。

起初我的文章的画风,喜欢我的粉丝们称之为“数码鸡汤”。

第一阶段的画风

这是些充满了个人情怀的长文。我会在写“魅族”的时候聊聊“电子依赖”,在写索尼的时候聊聊“小众”,在写小米的时候聊聊“偏执”……读者很买账,点击量,分享量和评论数都颇高,公司里的同事也有定期阅读我作品的。

写了一段时间之后,我的画风就转变成了这样:

第二阶段的画风

这个阶段,因为得到了boss的要求,需要加大推文的数量,力度和相关性。每日一更变成了每日四更,仍由我一人完成。一是时间上过于紧张,再就是手机市场不比娱乐体育和社会百态,每天就那么几茬事儿。不过我还是尽可能保证写一些个人情怀的东西出来,我坚信我的读者一定不喜欢去读资讯网站上遍地都是的“垃圾碎片”。即使我的深度并不够,起码可以向他们展示我为此做过努力,就好像这篇推文的标题里一加手机的slogan一样:不将就。

我最终的妥协是今天完成的,这是我今天的推送:

今天的画风

我在这个平台上可以说些诚实的话:第一篇我只是写了很简短的一个视频介绍,第二篇是我一个月前发表在头条号上的原创删删改改而来,第三篇只是一个刷机教程的转载而已。

令人胆寒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一个志在把数码写得有情怀,有风格的实习运营者,最终还是妥协给了“效率至上”的运营规律。而且我必须承认,我第一次有了“灯尽油枯的无力感”。这种感觉相当可怕,矫情的说,叫做“我终于变成了自己讨厌的人”。

迷惘促进人的反思,在我的继任者到来之前,我需要寻求办法解决我工作中所遇到的困境。经过慎重地考量,我有下面两个想法:

1.利用起自己英文的优势,去外网找第一手的资讯和视频,然后翻译过来,我受够了国内资讯网站的浮夸和跟风(我之前的推送几乎每一篇都被10次左右的抄袭),用这种“第一手”来补充“原创”。

2.我必须要充电。两个方面,一是读书的进度一定要跟上,没有读书的思考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就算有什么想法,也都是不痛不痒的无病呻吟;二是我的写作除开在手机这个领域里,还需要向其他的领域扩展,写写影评,球评,或者就是写写代码的文档也可以,始终局限在这半亩三分地上,迟早会玩坏了自己的头脑。

回到最初吴晓波先生的话,加之我自己的个人经历,印证了一个简单不过的道理。优秀的写作一定基于大量的读书,学习和积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式的矫揉造作之文字并不会被判定为“优秀”。而相反的,写作也是一种收效良好的“倒逼”,一种反馈机制。通过写作倒逼你去阅读,去输入知识,去观察和思考。这个过程虽然充满了内心的挣扎,但看上去却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写手,或者说,成为一个更有才华的人的必经之路。

夜已深,权且搁笔。近日记录的所思所感,引以为行动规范,必能对将来的人生有所裨益。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作倒逼出最高效的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