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弘诲为许子伟写的序言

《<广易通>二卷》见于《经义考》和《广东通志》。作者许子伟。

王弘诲在序言中提到:《周易》在孔子删述之前,已经流传了数千年,期间经历了秦朝的“焚书坑儒”和汉朝的“黄老之学”,到晋宋隋唐时期,圣人的遗经传承已经如同细线一般微弱。幸得二程氏(程颢和程颐)出现,他们独得圣人真传,上承周敦颐的学说,而周敦颐则是二程氏的老师。当时,周敦颐所著的《通书》,被认为是得到了不传之秘,十分精妙。而许子伟的《广易通》也是如此,对《通书》有所补益。

王弘诲认为,《周易》阐述了圣人之道,包含了微妙精深的旨意;而其运用则无所不包,无往不利。君子学习《周易》,贵在善于运用。如果要修身养性,那么《颐》卦不可不知;如果要齐家,那么《家人》卦不可不知;如果要用兵,那么《师》卦不可不知;如果要断案,那么《噬嗑》卦不可不知。如果每件事都能从《周易》中汲取智慧,那么就无处不顺利。

《周易》这本书虽然距离我们年代久远,但其中的道理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周易》中的变化之道,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作为固定的准则。善于运用《周易》的人,需要灵活变通,深刻领悟,融会贯通。古代的圣贤借助《周易》来阐述道理,并不局限于解读《周易》本身。比如《乾》卦中的九二爻,本来没有“学问宽仁”之名;《咸》卦中的九四爻,本来也没有“岁时代谢”之义。程颢因为君子豹变,而发表了自暴自弃之论;程颐因为君子得舆,而发表了匪风下泉之论。紫阳氏(朱熹)所说的不看文字,自成一书,也是这个意思。许子伟的《广易通》也是如此。因此,这本书成书之后,有梁山纪梦的感应,这或许是文明启示,借助梦境来唤醒世人,让世人摆脱愚昧的蒙蔽。于是,王弘诲在序中表达了作者的创作意图,以供卷首。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弘诲为许子伟写的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