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瑀的三十六堂表演课》读书笔记1

之所以读这本书,第一是对优人神鼓的耳闻,第二对若瑀老师的身体训练比较感兴趣,她多年的经验凝聚在这本书里,若瑀老师本质上是修行人,但又是艺术家,把修行和艺术二者结合,让她的艺术和生活散发同样高度的品格,尊严,纪律与智慧,是我要学习的楷模。

不论做什么,艺术也好,禅修也罢,不脱离生活.......

今日读到:

(若瑀老师写爱人阿禅的一段经历)

这一次去印度,他有了很大的转变,其实在这五年间,他几乎每天都紧守着打坐,那时的他确实很无趣,有时我们会争吵,在我工作很累的时侯,因为全心全意的禅坐对身旁的事物毫无感觉,当然也不会主动地协助。

大约过了三年,他感觉到自己坐了这么久好像有一点原地踏步,他问一个老师,现在他该往哪里走,如何才是往前去的路?那位老师是一位了解他的禅者,他说:“出出入入”。

老师的话对他有影响,也就在这一次的印度之行,他企图要改变自己紧守的方式,例如,开始吃肉(从第一次印度回来他就吃素)、关注其他的事,让自己在这一趟旅程中,放松一下。

正因为如此,那天早晨在恒河边上,他遇见了那位对着恒河唱赞诵歌的老人,他听着老人唱歌,歌声里对恒河的爱,完全赤裸,突然间他哭了。他说那天他竟坐在恒河边号啕大哭,好像醒过来一样,像从一个坚硬的躯壳里,钻出来一样。

他发现,好多年了,自己心中竟然完全没有爱,他严谨地过着每一分每一秒,看着自己,活在当下,只要念起,就让它落下,守着自己,不要起情绪,不要贪嗔,也不要爱恨。这时他发现老人唱出的歌里竟然是满满的爱,老人没有自己,只有爱只有爱存在。

那不就是“空爱不二”吗?他突然明白,因为空,所以爱才能满满地进来。三个月后他回来的时候,带了许多诗给每个人、团员和行政人员,还有厚厚的一本家书,他从来没有写过封信回家,那次他写了整整一本,一本诗集,那年之后,他变得有趣多了。

我的感受:

记得看samaa老师跳的一段空舞,曾被深深的震撼,看完很想哭,那份对大地母亲的敬畏,对生命的虔诚......是灵魂深处的语言

在已修行多年的人心中,已没有太多小我的私欲,他们心中满满的都是感恩和敬畏,无论是舞蹈还是歌唱,动人的,是内心深处那份宽阔的空间,有力量,有和平,有喜悦。

那是活生生的,有机的,是可以让所有人产生共鸣的,对生命美好的赞扬……

空爱不二,是无我,放下心中小我对恐惧的执着,对得不到爱的控诉,对拥有多少的计较,对现状不满足的贪婪.......

云游歌者的心中没有,他只有爱,也许他什么也没有,无家无子,无衣无食,但他依然去歌唱,去热爱,去向大自然表达爱

若是常能感受到身边的一切都是造物主的恩赐,那有什么是不快乐的?

孩子的一颦一笑,爱人不言语的支持,父母电话里的唠叨,公公婆婆准备的晚餐,菜市场里热情的小贩,路边的花草,晨间的鸟鸣,还有足不出户就可以去游览的丰富的书本世界......

尽可能去修行修心吧,让心中有着像阳光般的爱,只是去发散

你可能感兴趣的:(《刘若瑀的三十六堂表演课》读书笔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