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极端的爱美心理背后
爱美、变美,似乎是女性永恒的话题。
为了变瘦、变白,有的人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为了变美,她们能做到什么地步呢?
为了避免身体发胖,长时间不吃主食、不沾油;
近几年流行控糖、抗糖化,很多女孩开始戒甜食,放下自己多年来钟爱的奶茶;
不是怕患糖尿病,而是为了抗衰老,因为网上流传糖分会加速皮肤的氧化和衰老,当然,这尚且无可厚非。
有的女孩甚至剑走偏锋,轻信黑广告里的减肥药以及各种减肥产品。
央视《今日说法》栏目曾出过一期名为《一个女孩的非正常死亡》的节目。
一个26岁的年轻女子小君猝死家中,小君的父母认为女儿的si亡很不正常,可能是被人故意害了,便报了警。
警方的调查证实了小君父母的想法。
小君生前在酒吧工作,同事们都反映小君身体一向很好,除了出事前曾在酒吧晕倒过几次,但是大家都没有将此事与si亡联系在一起。
对小君遗体进行解剖后,发现她的体内有很高含量的氟西汀,而此药物的来源是减肥产品。
减肥产品中的氟西汀成分是利用于抑郁症精神一类的药物,服用多了,会在体内产生病毒,最后会心滤卒死!
最后警方破获了这个案子,生产商是一个化学老师,最后记者问犯罪人为什么添加这些成分。
生产商说,没有添加这些成分的减肥药一般没效果,没效果就没人买。
但实际上一颗胶囊的成本才一毛钱,却要以成百上千的价格卖出,但仍然有人抱着尝试的心态去购买。
据知情者透露,这些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成分指标等等根本没有人监管,黑作坊屡见不鲜。
这就是变态追求美丽背后隐藏着的真相。
2.今年大火的塑身衣
今年“塑身衣”的风在某红书以及各大短视频平台都刮得很大。
大腹便便的人在穿上塑形衣以后立马就拥有了苗条细腰。
一个号称“全网最热”的视频中,有位女性穿了件腰部塑身衣。
扣子被一颗颗系好后,她腹部的赘肉完全不见了,腰身变得比之前纤细了许多。
塑身衣有多火?
200多万粉丝为塑身衣打广告:
数据统计:
QYResearch预测,2025年全球塑身衣行业总收入将达到62.9亿美元。
中国的塑身衣市场更是风生水起,2018年中国塑身衣销量占全球销量的17.97%。
塑身衣本来是正经八百的医疗用品,却成了不少女孩信奉的“神器”。
上一次关于塑身衣的印象,还停留在小时候电视上的塑身衣广告里。
那时候还没有智能机,网络也不像现在一样发达,很多电视广告都是以小时为单位播放的。
依稀记得后来出过塑身衣对身体健康不利的新闻,但这几年不知道怎么又火起来了。
国产的、进口的各种,价格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
大概这就是网红经济的力量吧。
3.穿塑身衣变苗条的真相
“从平凡到性感只是一套塑身衣的距离”、“收腰燃脂”、“提臀美背”...
塑身衣真的像网红们描述的那样神乎其神吗?
我们确实能看到穿上塑身衣以后立马就变苗条,但真相是:视觉上的苗条是塑身衣对局部脂肪挤压堆砌后的效果。
穿上塑身衣后,原来的赘肉不见了,身材变挺拔了。
然而,身上多余的肉究竟去哪儿了呢?
塑身衣是通过有弹性的面料,中间加上一些支撑以符合人体曲线美学的原理。
但是皮下脂肪是一个固体的成分,它并不具有流动性,塑身衣只是对局部的脂肪挤压堆砌,使之达到一个局部改型的效果,一旦不穿了就会还原。
其实塑身衣只能起到束缚脂肪的作用,并不能减少脂肪,不要指望穿上塑身方法就能减肥。
当然,在女性的特殊时期,也就是产后,塑身衣能够起到加压塑性的效果,所以实际上塑身衣只是医疗用品,并不是对所有人都起作用。
4.长期穿塑身衣对健康不利
首先,会影响到胃肠道的消化功能。
因为胃肠道主要集中在下腹部,这也是使用塑身衣频率最高的地方。
如果下腹部长期受到约束收紧,势必会影响到胃肠道血液循环的供给;
同时还有可能造成整个胃肠道蠕动功能减弱,引发便秘等问题。
甚至会让骨骼和器官移位畸形。
其次,可能会影响到呼吸系统。
大多数女性穿塑身衣的目的就是想把胸腹部多余的肉藏起来。
塑身衣的强力捆绑作用会直接影响到身体许多部位的血液循环,从而影响正常的呼吸,造成呼吸困难。
第三,影响青春期女性腺体发育,所以,青春期的少女不宜穿塑身衣。
塑身衣的设计需要紧贴身体肌肤,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让身体受到束缚;
影响血液循环系统,压迫乳房,使乳房下部血液淤滞引起肿胀、疼痛。
由于塑身内衣紧贴在身上,皮肤不能自由呼吸,容易引发微循环障碍,影响皮肤正常的营养代谢;
尤其是在出汗后,汗液不能及时挥发,造成毛孔阻塞,局部皮肤红肿,引起毛囊炎等。
若要达到较好的减肥效果,最好的办法还是要合理运动。
突然觉得,买不起也是一件幸事。
爱美也要讲究方式方法,缺乏主观判断力的爱美之心不可取。
参考资料:
[1] 刘敏. 别让塑身衣“勒坏”健康[N]. 保健时报,2015-10-22(002).
可能你还想看:
单恋,是一场看不到终点的马拉松
人在什么时候会瞬间成长?
怎么看待现任的前女友比自己优秀?
-END-
作者:蓉嬷嬷儿
微信公众号【嬷嬷爱读书】
可投稿,有稿费,更多投稿信息请进入公众号了解。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