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说:“人们的本性是相近的,后天的习染使人们之间相差甚远了。”
这句话,中国人都知道,因为它被入选了《三字经》“性相近,习相远”。
其实,“性相近,习相远”,就是《刻意练习》的主题。《刻意练习》说,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天分,包括莫扎特,包括帕格尼尼,这样在别人看来是天才的人,但实际上只是刻意练习的结果。
为什么我们很多人在生活当中特别喜欢强调先天的优势呢?
这个世界上很多人喜欢强调天赋,喜欢传颂天才的传说和故事,最大的好处是,弥补自己的认知失调。当你觉得这件事情为什么别人干的那么好,而自己却不行的时候。如果你要承认是对方比你努力,你其实也是可以做的到的,但是你只是没有做,只是你没有用功,这个时候你自己的压力会很大,你的认知失调就会出现,使得自己不舒服。
但是你说,人家那是天才,天赋如此,与生俱来的。一旦有了这样的认知,就会觉得自己的不如他人,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内心就会感觉很轻松。
但实际上,这种说法耽误了很多人。
但是孔子,虽然没有做埃里克森的那些实验,但是孔子在那个时候,就讲到“性相近,习相远也”。
“性相近”:就是说,我们的天资、禀赋、智商这些东西,所谓的本性,这是很接近的,人和人之间智商的差别是非常小的,除非是有疾病,你的智商才会跟别人有大量的差别。剩下的智商实际上都是差不多的。而天资、禀赋更是没有太大的差别。
“习相远”:就是说,习,不仅仅是学习,习是接触、练习、熏陶,所以你会发现说,为什么那些能干的人,似乎他的爸爸或者他的家人都干的和这件事有关?这并不是遗传导致的,而是他们的家庭环境,会造成一个熏习的氛围。就像爱因斯坦为什么对物理学那么清楚?十几岁的时候,电、电磁都掌握了。原因就是他们家就是开电器厂的,那个在当时已经算是高科技企业了。所以,他和他的爸爸,叔叔,每天混在这些元器件当中,他很快就学会了。拉瓦锡,家里是开药铺的,所以他就很容易接触那些化学的东西等等。
因此,家长能够给孩子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环境,让他接触一些什么样的东西,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习相远也。
就是一个人生下来了以后,本来是一张白纸,或者一个白板,他最后画成什么样的图形,是这一生当中的教育所决定的。
也有人挑战说,白板说并不完全科学,但问题是,大部分的状况之下,我们看到的,就是这个人是会改变和被影响的。但是,“习相远”也。他所接受的东西,他所每天习练的东西,他每天被熏陶的东西,这个相差太大了。
所以,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个“习”并不仅仅讲的是习俗。习俗怎么来的?习俗还不是一个一个人的行为,累积在一起,所形成的那么一个氛围,也就是你所接触的这个环境。
所以,我们要更多的去相信我们后天的训练,相信我们后天的努力,而不是简单得把它归结为天赋、基因、遗传。这样的想法,会限制住我们,很多事情都干不了。
但事实上,大量的事情我们都可以干,只需要付出努力,刻意练习。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人是改变不了的。”
上智:最聪明的人,最厉害的人。下愚:最糟糕、最封闭、最愚蠢的人。不移:改变不了他,他自己也不想改变。
孔子曾经见过老子,道家和儒家对于这一部分的记录是不一样的,但即便不一样,但记录中都体现了孔子对于老子是非常尊敬的。
孔子曾经说过,鸟兽我可以捕它,但是龙是无法捕捉踪迹的。老子其犹龙矣。老子就像龙一样。所以,就像老子这样的人,孔子想要去和老子谈礼、谈仁、谈智,是完全谈不进去的。
老子会认为,讲这些道理的人早就已经死的连骨头都不剩了。这个世界之所以这么乱,就是因为有那么多的人讲仁,有那么多的人讲勇。所以,孔子在老子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这在孔子看来,就叫上智。这些人真的太聪明,太厉害了。道都已经掌握了,这种人是改变不了的。
下愚,就是完全封闭,完全不听,一切东西都是自我论证、自我循环,这种人还特别得意,还嘲笑你。这种人也根本没法教。
这句话跟上一章连起来读就很有意思,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希望,只要我们愿意学习,一定会发生改变。但是,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就是说,教育也有使不上劲儿的地方。
《世说新语》里有一个王戎的故事。魏晋名士王戎的儿子死了,友人劝他,王戎说:最上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最上的人,例如庄子,妻子去世,鼓盆而歌,曰“生者寄也,死者归也”。这是最上的忘情。他已经忘情了,他不会纠结于这些生生死死的事。
最下不及情:苏东坡道黄州的时候,当地的老百姓饭都吃不饱,生了孩子也养不活就直接扔到城墙根底下了。苏东坡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劝大家孩子还是要养的,就这样扔了,太可怜了。苏东坡就属于中间的人,才会对这些孩子动情。
最上的忘情,会觉得上天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最下的人不及情,吃饱都做不到,更无法顾及其他的情感。
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就是难过、伤心、动感情,就是我们中间这帮中间层。受了点教育,能吃饱饭,能有闲工夫思考这些问题。
这两者就对应起来了。
王戎所说的最上和最下的关系,跟孔子所讲的唯上知与下愚不移,是有类比关系的。
上知坚定,不需要移。下愚执着,闭目塞听。但是这句话也要反思一下:真的有上知吗?真的有那么一个人,他生下来就知道孔子说的生而知之,之为圣。这种圣人存在吗?
老子这样的人,究竟是一个传说,还是真的有这样聪明的人?
所以,是否有人会把自己划分道上知的那个领域,认为自己是不愚的,因为我是上知。可能没有吧。
真的有下愚吗?
真的有那种愚蠢到你跟他说什么都没用的人吗?例如,电影里有很多大反派,很执着,很痛苦,对大家造成了伤害,但有可能整部电影讲完了以后,这个人终于有一点点松动。有一点点动心。
所以,也不要轻易得用这句话放弃很多人。
那么,孔子当时说这句话,很可能是对当时很多人很失望。觉得有些认真的教不了。
这句话教育工作者特别喜欢引用,但是大家要好好反思一下,有教无类。管他上知还是下愚,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能够改变多少就改变多少。这就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有的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