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深如人,澶漫不见地。
一苞十馀茎,一茎五六穗。
实粒大且坚,较岁增三倍。
芟获载满车,累累犊衔尾。
-----节选自郑獬的《收麦》
现在已经是六月初了,农历马上也要进入五月,北方很多地区都陆陆续续的开始收麦。我家在山东农村,前两天回去发现村口已经有收割机在等着了。不得不说,现在这科技真是发达,收割机的出现大大的减轻了农民收麦的辛苦,也节省了时间。
回想过去,收麦的时候也被称为农忙时节,这段时间大概有十几二十天。家里老上齐上阵,用镰刀去割麦子,实在下不了地的就在家里收拾家务和做饭,中午要给地里干活的人送饭。
我记得上学那会儿,学校会有专门的麦假,实际上就是让老师和学生回家收麦子的假期。以前的乡村教师有一多半都是代课的,他们可能就是本村的人,自然也是农民,家里会种地,要是不放麦假,地里的小麦就没人收了。
在收麦子之前还有一项工作非常重要,那就是压大场。大场压好了,收割完的小麦才有地方脱粒和晾晒。当然,磨镰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每次听到父亲磨镰刀的声音,我知道要收麦了。
我和我妹妹有时候也会跟着爸妈下地收麦子,可我们没有他们那么能吃苦,看到长长的麦地总是觉得头疼,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割完。我最开心的就是听到来地头上卖雪糕的人的声音。那个时候的雪糕价格很便宜,一毛钱就能买一块,香香甜甜的,特别好吃。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赚钱多了,雪糕也变得五花八门,可是再也找不到以前的那种味道。那是童年的回忆,是用再多的金钱也买不回来的美好回忆。
卖雪糕的一来,我和妹妹就吵着爸妈给我们买。虽然妈妈每次都会责怪我们是小馋猫,但还是会掏钱给我们买。坐在树底下吃着香甜的雪糕,那感觉别提有多美啦。
收完的麦子要用车拉到大场里去,然后用石磙(山东这边方言叫碌碡)给小麦脱粒。爸妈会轮流拉着石磙在麦子上打圈,让麦粒和麦苗分开,这个过程是很辛苦的,每次他们都被热得汗流浃背,衣服都湿透了。后来家里养了一头牛,这个活就交给牛干了,但爸妈要在旁边赶牛。小孩子干不了这个活,只能躲在树荫下看着大人干,有的时候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等醒来时大人已经把活干完了。
脱粒的工作完成之后,爸爸会用木叉子和木锨将麦皮和麦粒分开。分离好之后就放在大场里晾晒,这个晾晒的过程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为了让小麦更快晒干,大人会光着脚围着麦子一圈一圈的转,每隔几个小时就会去转一次。
我和妹妹也帮爸爸妈妈干这个活,可每次脚都被烫得很疼,妹妹甚至还哇哇大哭。看到她那个样子我总是会嘲笑他,我越嘲笑她越哭,这个时候妈妈会跑过来把我骂一顿,有的时候还会踹我一脚。
农民晒麦子的这个过程实际上是提心吊胆的,最害怕的就是下雨。那个时候的天气预报没现在这么准,农民也只能靠着自己的经验来判断是否下雨,要赶在雨下来之前把晾晒的麦子收起来。如果被雨淋到,小麦就会发霉和发芽,这一年的收成可能就泡汤了。
想想那个时候确实也是很辛苦,但也是真的快乐。
现在的科技越来越发达,已经很少有人人工割麦了,大都是选择用联合收割机,又快又方便。只是现在已经没有以前的那种乐趣了,而现在的小孩子也永远体会不到我们那个时候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