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晓武
1
榜沙河舒缓地流过群山环绕的龙马川。龙马川悠然若闲,仿佛踏风漫步的人,清俊的背影里是阅尽洪荒后的坦然。龙马川不大,如同温暖的摇篮呵护着安卧在茵茵雾霭中的马力镇子和彼此连属的村落。
那些勾肩搭背错落有致的山峦,敦实厚重,憨态可悯,完全符合大北方黄土高原淤积起来的人文精神:起伏如浪,却坦荡真切,彼此相连,绵延包容。云烟氤氲,不过是历史留在时间之上柔滑曼妙的痕迹;惟有那些刻在群山之上的梯田纹痕,带着岁月的记忆,和一座座村庄从粮食的光芒里找到的坦途,将一个地域的丰富内心交给横陈在大地上的一本文献似的家谱之中。
在这本煌煌家谱里,有几座山梁却是变异了黄土高原山峦的基因,显得高峻险拔,异峰突起!在龙马川一带,确实是鹤立鸡群一般。
有木梯古寺点缀的柏林山自是不论,它的峻拔凌空在唐风宋韵的陶染下,带着经卷的蜡黄和断断续续的钟罄之声把一个精神昂然的河川神态凿刻进世人的朝来暮往里。
而被这座名山古寺的文化光芒照耀得睁不开眼的水庵梁,就那么静静地潜伏在四季流转之中。虽然它的嶙峋劲峭同样在龙马川出类拔萃,但在日子的不停流逝里,它的内心似乎更加接近黄土高原那些土积的山峦:敦实而沉静。
——水庵梁,一条被忘记了的麦秆,在天风地气的回旋里和一个人撞了一个满怀!
2
从马力出发,绕过吉坪村后面巍峨的木梯寺柏林山,走在盘绕如蛇的小路上,通过起起伏伏的沟沟梁梁,就到了一座名叫浪柱湾的小村子。
翻过小村子后面的那道森林茂密的山峦,一座突兀而起的俊俏的山峰赫然矗立在我们眼前。那就是水庵梁。
水庵梁瘦骨嶙峋,傲然而起的同时,俯瞰着一线曲折的小石渭沟。石质的山体成铁褐色,山的一面突出直峭而下,侧看就像一把立起来的刀子。似乎这面刀子就是切开了黄土高坡而展露出了自己傲岸的身行和瑟瑟冷峻的光影。
和附近的柏林山,铁笼山,屏风山等等一样,水庵梁是西秦岭甩在宁远大地上的余脉。在和黄土高原衔接的地方,这些保持了秦岭冷峻性格的山峰为舒缓的高原注入了绝地凌空的气势。磅礴而凌厉,卓荦而伟岸。
虽然这些个性俊毅的山峰被茫茫黄土高坡围绕,但就是这样苍茫辽远的大背景,更加衬托出了它们浪遏飞舟的痛快淋漓。它们就像一条大河甩尾时在石壁上撞溅出的浪花和水滴,在绵延的土地上书写出一条蜿蜒的山岭的高贵血统和内心的凝重。
站在森林的边缘,我看到水庵梁山腰有一个很大的洞。黑暗中涌动着神秘。同行的朋友告诉我,那个洞是天然形成的,不但里面很宽敞,最神奇的是从洞顶不停地往下滴水,在洞里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水池。
我有点迫不可待地沿着直通大洞的那条羊肠小路往上走。也只能慢慢地走,而且还得小心翼翼地攀附路过的杂草荆棘。因为小路一边是高峻的山峰,一边就是刀削成一样的悬崖。
我们带着心惊胆战的感受,终于来到那个大洞。刚进到洞里,就似乎跌进了凄冷的暗夜,有一种漩涡般的晕荡。慢慢地适应了其中涌动的昏暗,才可以看真切洞中的所有。潮湿的岩壁上布满厚厚的灰绿色的苔藓,仿佛是人为挂上去的壁毯。地面上有一层鸟粪,可见平日里这就是鸟的天堂,闭上眼睛,就有成千上万的鸟鸣灌进耳朵里。而真正灌进耳朵的却是一声接一声的空旷而幽远的水滴声。寻声而去,果然是从高约数米的洞顶不停地往下滴水,不知经历了多少个日月流转,那泛着精纯之光的水珠硬是将地面砸出了一个坑。每一次水滴落下,就有一朵远离尘嚣的花朵恣情绽放。
我蹲下来,轻轻地捧了一掬,送进嘴里,那股透心的凉,带着丝丝缕缕的甜意直充我的天灵盖!
朋友告诉我,这里放羊放牛的人,经常会简单地垒一个锅灶,用这水煮茶,吃干粮。朋友简单的一句话,却引发了我不尽的遐思:那是多么世俗而又诗意的状态,也就是在纯净的文字或者氤氲着古意的画幅里才能目睹的境界居然就在眼前。
朋友说,水庵梁最奇特的不仅仅是有这一个洞,而是在山峰的那面也有一个和这个洞基本对称的大洞。那个洞里有庙宇,称作“龙眼寺”。
这更加激发了我一探究竟的好奇。我们走这出个洞,沿着更加逼仄的小路绕过山峰鼻梁一样的高地,果然看到有一个同样涌动着昏暗的洞。洞里是一些庙宇的断壁残垣,一些塑像也残缺不全,可见失修多久了。但贡台上的香炉里有没有燃尽的香和纸灰,可以看出还是有附近村子的人来上香的。
“龙眼寺”,名字很大气,但却仅仅是一座徒留四壁的破庙,于是我想,这左右两个大洞就是两个眼睛了,那这座扭转腰身的水庵梁就是一条龙了?
我的猜测是对的。朋友告诉我,如果从这座山梁的正面去看,还真像是一条睁着巨眼的游龙。
3
关于这条“龙”,还有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
照样是用“很早很早以前”这样一句流俗的话,将故事推到极远的时期,让一条龙有了足够的时间渲染其玄幻的经历。原来这是一条不知从何出处而来的龙,落下云端蹲踞于此。它没有布云施雨,普济一方,而是动辄深喉喷火,不仅烧毁了老百姓的庄稼,更是让不少人葬身火海。就在这条龙危害黎民时,有一个过路的神仙目睹此景,怒火中烧,于是拿起携带宝贝投掷过去,正好击中龙的左眼,被打瞎了左眼的龙瞬间安静下来,并且听从神仙的警告,再也不为非作歹。
朋友说,现在我们在那个洞里看到的水,就是被神仙打瞎眼睛后流出来的血。
这样的神话附会就十分形象了。把一座高峭的山峰,带进变换多姿的故事里,让它在现实和传说的交织中堆积出厚重感,也让一座凌厉峻拔的山在世俗的话语间孕育了和万物一样的生命特质。
4
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推测水庵梁名字的来由呢?两个眼睛一样的巨洞,一个有水,一个有庙,而那个庙实在局促狭小到不能叫“寺”的,在我们这里,将很小的房子叫“庵房”,由此观之,讲那个小庙叫“庵”是很适合的。通过这样的字面释义,那将此山叫做“水庵梁”就完全符合实际情况了。
当然,真正的名字由来也早已漫患在时光的壁纸上了,其实名字如何而来也并不重要。但作为一座龙马川风格独特的山梁,它的存在,是一个口口相传的绚丽图谱,是一代又一代人看进眼里,又刻进心里的地理图标,又多了一份灵魂摆渡般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