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4)

我们接着昨天的话题继续探讨支配与服从的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那些支配者自己常常认为,他是为了对方好,却意识不到自己爱否定别人,就是否定别人的意思,所以,他容不得别人一点反抗。如果反抗的事情发生在恋人中间,支配者就会用最严重的分手的手段来惩罚对方。那么,被支配者为了维护双方的恋人关系,就不得不服从对方的意志,久而久之,他就会被对方洗脑,变成对方的玩偶。再发展下去,当他被对方彻底控制后,对方会觉得,这个人仍然不是他所幻想的爱人形象,于是,他会抛弃这个人。

在爱人之间,双方都渴望与爱人合二为一。然而,这种渴望,大体意思是,你当融入到我的世界中,融入到我的梦想和我所熟知的逻辑中。相应地,爱人也执着于这种渴望中。于是,相爱成了强加,合二为一渴望成了要消灭彼此的战争,双方变成以咫尺天涯的关系。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如实地看到恋人真实存在,爱恋人本来的样子,而不是自己头脑中建构出来的形象,这也是我们活着的每个人应该努力做到的一点。


自信的人很多,但太多人的自信似乎必须要建立在别人自卑的基础上。现代心理学发现,一个人想和你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外部关系,就意味着他有一个什么样的内在关系。我们童年时和重要亲人的人际关系互动,都会被我们内化到内心深处。我们的一生,便是将这些内在的关系投射到外部的人际关系上的一生。当然,成年后的外部人际关系也会部分地改变内在的关系,但这很难。这种关系就是“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分为四种:

1.“我行,你也行”

2.“我行,你不行”

3.“我不行,你行”

4.“我不行,你也不行”

具备第四种关系模式的人,最容易制造凶杀案件,但这是极少数。对社会危害最大是是第二种人。因为他们看起来很自信,甚至“优秀”,于是极具迷惑性,这就造成一些老板只招窝囊废,并且否定对方,希望对方听命于他。如果我们不幸遇到国这种人,感觉到了痛苦,最好的办法是远离他。因为多数人渴望的关系是“我行,你也行”,这是人际关系中最健康的关系,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较量不是在外在力量上,而是在人格力量上。并且,真正自信的人,会具有更大的感染力。


有些优秀的女性担心自己太成功,会在自己与异性的亲密关系上遇到麻烦。她们认为,男人惧怕优秀的女性,惧怕和成功的女性建立亲密的关系,除非自己比她们更强大。对于这种现象,其解决的方式就是接受自己的天赋之才,承认自己的优秀。因为优秀的女人有对优秀的渴望,你若否认自己的优秀,你就会把这种渴望投射到身边的男人身上。如果男人不好自己,你就会特别愤怒,恨他怎么就那么差劲。这对夫妻关系有巨大的杀伤力,因为再强大的男人,脆弱的时候,也需要理解与保护。同样,再强大的女人,也仍然是一个脆弱的女人。如果她全面接受了自己,也会安然地接受男人,欣赏其优秀,接受其脆弱,此时,关系会自然而然地变得和谐。同样的,男性也有成功的恐惧,多数表现在原本属于女性的传统领域中。

在亲子关系中,有一个名词叫挫折商,就是化解并超越问题的能力。我国的孩子普遍被认为经不起挫折,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父母为了让孩子听话,常使用要挟的方法。就是如果你在事情A上不听我的,那么我就剥夺你在事情B上的好处。这种做法导致了挫折扩大化,假设事情A是一个问题,而事情B本来不是问题,那么,当父母使用要挟的做法时,就是将事情B和问题A捆绑在一起了,这时,事情B成变成了问题,长此经往,最终会使事情C、D都变成问题,孩子就会形成一个糟糕的心理机制:他一看到一个小问题产生,立即就会担心一个很大的恶果出现,于是对这个小问题非常恐惧,这就造成了低挫折商。这种人会将一个挫折延伸到其它方面。于是,他们遭遇到一个挫折事件后,很容易产生“天塌下来了”的感觉,从而觉得一切都糟糕透顶。这样一来,一个挫折事件就会像瘟疫一样蔓延到他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让他因为一个挫折而否定自己的切。其解决之道是,要学会就事论事,遇到什么问题,就把这个问题当成一个单独的问题来处理,而不要把其它的问题搅进来。

父母们在带孩子之时,常把依赖和独立彻底对立起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希望孩子很乖巧,不要给自己带来麻烦,但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的乖巧中藏着自卑和寂寞,这里面的含义是:我不好,我只会给大人惹麻烦。而那些在溺爱中长大的调皮的孩子却更有能量。因为,他们的心中充盈着爱与被爱的体验,他们会醒目地表达自己的需要,而不怕给父母惹麻烦。同时,他们会努力地去表达自己的爱,而不会轻易退缩。


世界是矛盾的,表现出来的样子是A,那么其深层的原因可能是-A,比如说中国人好吃,原因是小时候普遍饿坏了。我们很多父母被所谓的育儿经洗脑,其实,对于一个1岁前的孩子,不存在溺爱,怎么爱都不过分——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前提,养育者看到孩子的真实需要并满足孩子的需要,主动去适应孩子的节奏。不要粗暴断奶,不要限制婴儿的嘴部活动,吃是婴儿最重要的需要,也是他探索世界的工具。如果父母限制婴儿的这些活动,他的最初愿望得不到满足,即使长成成人后,也会去做一些吃手、咬指甲以及好吃等的事情。

3个月婴儿对世界的认知就是非黑即白,但从4个月到1岁之间,他则处于“抑郁状态”,可以同时容纳好与坏,这是宽容的最初来源。如果坏妈妈的部分实在太多,孩子就会将坏妈妈形象投射到鬼身上。所有人的养育都不是完美的,所以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分裂,所以大多数人都有怕黑和怕鬼的一面。如果能意识到自己究竟怕什么,这种惧怕就会减轻很多。正因如此,那些鬼故事是父母和儿童的成长需要。通过鬼故事,父母和儿童共同将“坏”的东西投射到鬼故事上,于是他们之间的分裂变弱了,便这个关系得以保护,童话故事也有同样的作用。所以,对于越小的孩子,需要的爱和耐心越多,而不是相反。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