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从事早期教育领域,经常会收到各种来自焦虑的父母们的咨询,这些问题具有惊人的普遍性,其实也让我觉得难以回答:
我的孩子在学钢琴,已经有一年多了,这一年每个礼拜带她去上课,天天练琴,导致我和她的情绪都变得一触即发,处在随时爆炸的田地。现在的学习越来越难,孩子提出不想学,我应该放弃吗?其实孩子学得挺好的,我不甘心……
我的孩子3岁多,才这么点大就非常逞强,求胜心很重,一旦他喜欢玩某个东西,就一定要赢,一旦输了就嚎啕大哭止都止不住,我实在没有办法了,该怎么调整他……
孩子都读大班了,班上很多孩子都有上各种兴趣班,我也想送她去,但感觉她没什么兴趣,好像啥都会玩一点,但没有特别喜欢的,我问她,她也说不上来。如何为孩子寻找一个兴趣呢……
还有一个问题来自我的好友,我原也不知道她有这么些人际交往的困扰,长期以来,她感到自己难以释放情绪,喜欢谁,不喜欢谁,表面上都不露痕迹,生活中也没有大喜大悲,但她总觉得这不对,问我该怎么办……
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我总觉得若要解题绝非一日之功,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时候我也只能扮演同理和宽慰的角色,即便给一些建议,也是“仅供参考”,归根结底还得看个人修为。
直到我遇见一本书。
在我阅读的过程中,每每要击节赞叹,又或者掩卷反思。平日里那些父母们和朋友们提出的问题纷至沓来,我突然就觉得这些问题都得到了一个解题思路,如此自洽而圆满。
我要郑重地说出这本书的名字——《童年,人生幸福之源》,作者是美国哈佛医学院教授爱德华 · 哈洛韦尔。这本书揭示了一个人幸福的根源——五步循环法,虽然它着重讲的是童年,但我认为对于很多成年人,它所构建的幸福观也绝对适用。建议每个成年人都能在未成年人的陪伴下阅读,这样,无论你的童年是否幸福,你都能通过观察、理解身边的孩子意识到幸福可得,不管你正处在人生的哪个阶段。
什么是哈洛韦尔谓之“幸福之源”的五步循环法呢?这五步分别是:联结、玩耍、练习、精通、认可。这五个步骤以联结为始,历经中间环节,又以认同链接联结,开启新一轮的循环往复,贯穿整个童年甚至一生。这五步每一步都关联了不同的品质——我们梦寐以求又或是寄望于孩子拥有的品质。如果我们的孩子能一直在这五步循环法中成长,又或者当下的我们,能启动这五步循环法,那人生就能得幸福,收获乐观、自信、自尊等所有美好的品质。
步骤1. 联结
联结是五个步骤中最重要的一环,它带动了整个循环的正向运作。简单来说,就是作为父母,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当然,这不等同于溺爱,而是不管孩子遇到什么难题,犯错也好,失败也好,我们都让孩子深深感受到爱,让孩子永远知道,爸爸妈妈不会因为他的错误和不得体而抛弃他。这份爱,是孩子一辈子的安全感所在。
联结,让我想起英国精神分析师鲍比尔的依恋理论,他们说的其实都是:如果孩子在成长早期阶段能习得安全型依恋关系,体验到强烈的联结感,将来就越能形成“我能行”、“我想做”的人生态度,勇于探索,正视挫败,积极而乐观。
回过头来先说一下我朋友,在后来的一次深谈中,我才得知她童年的经历,深感震惊,久久不能平复。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的童年故事很狗血,我的亲生父亲,很早就丢下我和我的妈妈,做了北漂,并且跟一个坐台小姐生活在一起,有了一个女儿。我妈是个非常顺从、逆来顺受的女人,面对背叛的丈夫,从来只是抱怨,死不离婚。
小时候家里很穷,我妈妈打散工赚生活费,我读书每次到了要交学费的时候,我妈妈就让我给爸爸打电话。我很早就养成了讨好型人格,每次打电话,我都阿谀奉承一番,我说爸爸我好想你,你身体还好吗……说完强烈的羞耻感将我呑噬,我甚至有反胃的恶心感,但我必须继续装,我担心不这样说,我那个父亲不会给我钱,这样我没有书读了。
就这样活在巨大的羞耻和自我欺骗当中,我高中就读了寄宿学校,很少回家,所以我跟我妈妈的关系也是很疏离的。我大学毕业后,我父亲生意失败,一副狗舔主人的模样想回来找我妈妈要钱。我妈妈全无主张,当时我一个人也不知凭着怎样的一口气,找来律师帮我妈妈打离婚案,一打就是3年多!
上法庭我上了7次,因为每一次纠纷都会单独立案。在法庭上我甚至说过假话,但我知道法律只听狠话。曾经有个女法官,在庭上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对你父亲,你要致他于死地吗?”当时我感到胸口快要爆炸了,我的童年,我的妈妈,我前半生所有的委屈,你知道吗?你凭什么这样说!那个时候,我父亲估计天天想杀我,我也天天想去杀他。
离婚案打了3年多,我和妈妈跟那个男人终于彻底断了联系,我妈妈现在总谢谢我,她说如果没有我,现在不会那么自在自由。直到离婚案结束,我才觉得得到了重生,不是我妈妈,是我,我活过来了……
这段故事,她说得异常平静,脸上竟无一丝波澜,我听得心里难受了好几天……联结,在我朋友身上是妄想,家庭带给她的只有羞耻、伪装、不抗争、暗无天日,极少有彼此拥抱、问候、聊天、倾诉……而这些细节,都是爱,是联结。我觉得很难过,她都没有体验过。
所以为了不让自己受伤,她必须坚强,即使装也得装得毫无破绽。讨好父亲是她的坚强,不回家是她的坚强,帮妈妈打离婚官司是她的坚强,在人前掩饰了真实的情绪,也许,也是她伪装的坚强之一吧。小时候她没有养活自己的能力,伪装坚强是她的生存法则,等到羽翼丰满的那天,还好,她没有自暴自弃,只是因为童年没有足够的联结,她丧失了袒露真实情感的能力。
于是,我和她继续聊,被父亲抛弃的童年是否就注定不幸福呢?不一定。没有爱的孩子还有希望吗?一定有。
联结理念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孩子不需要得到全世界的爱,只需要得到一点点爱,就足以催生幸福。
设想一下,最亲近的妈妈,如果我朋友的妈妈能够承担足够的责任,在没有钱交学费的时候,能够自己去跟对方要赡养费,而不是让女儿给父亲打电话;如果妈妈能够自强、觉醒,早早就结束婚姻;如果妈妈即使贫穷,也能给予女儿无处不在的关爱……联结感也同样会被我朋友感知。当然,爱不一定来自于父母,也有可能来自于学校、师长、机构,重新组建家庭后的恋人,乃至是孩子。
对我朋友来说,很多很多的爱的联结来自于她的先生,感情的不擅表露也是她先生对她的剖析。现在快50岁的先生和快40岁的她也想要一个孩子,我相信这个孩子会带给她更大的疗愈,在她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的同时,她就学会了与自己的情感真诚以待,从此卸尽伪装。
我还想到有很多父母拼命想让孩子具备应对逆境的能力,有效的方法不是人为地给孩子创造逆境,佛说“诸漏皆苦”,生活本身就能给予孩子莫大的挑战,父母要做的,正是在逆境时告诉孩子:你不是一个人在面对困难。这就是联结,滋养着孩子成长的每个瞬间,实在是具有撼天动地的力量。
步骤2. 玩耍
联结的下一步,是玩耍。现在很多父母都是“鸡娃”一派,这并没有错,快乐教育和高成就不应该是一组矛盾。一切在于“平衡”二字。“鸡娃”的前提,也要基于孩子的兴趣和意愿,“鸡娃”的同时,也别忘了让孩子真正地玩耍。
什么是真正的玩耍?其实不用特别去定义,因为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是本能,当孩子自由自在地胡乱捣鼓面粉弄到自己像个白发老头,当孩子穿上你的高跟鞋涂了满脸的口红当面具,当孩子把你新买的东西拆了只剩下一个个零件……所有的这些发乎本性、浑然天成的行为,就是玩耍。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他著名的《心流》里用“内在的自我体验”(autotelic)来形容具有内驱力、经常体验到心流的人。哈洛韦尔觉得玩耍——就是能让孩子体验到心流的行为:
让孩子尽情地去探索去玩耍➡️孩子通过深度投入而体验到极大的满足感和创造的愉悦(心流)➡️孩子便会继续尽情地玩耍。
如此一来,快乐的顶峰会一直扎根于孩子的内心,快乐本身就是一种奖励,这种奖励让孩子收获源源不断的探索动力,甚至在面对挫败的时候,自然崛起,这就是所谓的内驱力。
让我们回到一开始有妈妈提到的问题,我相信没有一个孩子是找不到自己感兴趣做的事的,每一个孩子都有。如果没有,要不就是父母丝毫没有觉察到,要不就是孩子从来没有机会好好玩耍,真正投入、忘我地玩耍。可以说,所有的兴趣、梦想都脱胎于玩耍,父母完全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玩耍,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
如果孩子都去做了父母希望他们做的事、上的“兴趣班”、交的朋友、读的书,错失了人格完整最重要的一课——自主性和掌控感的习得,那么长大后这孩子难免找不到自我,让别人想自己做的事,永远大过了自己愿意去做的事。
步骤3. 练习
寓意亲密关系的联结土壤有了,放手让孩子真正去玩耍的行动持续在做了,我们就来到了步骤3——练习。
前面说过,兴趣会由玩耍而生,有了兴趣,很多父母就会寻思着把孩子往专业、系统的方向去训练了,这必然要经历练习。所以五步循环法要到达这一步其实不太难,但是,要跨越这一步去到精通就非常不容易了,很多人一直在这里原地踏步,为什么会这样呢?
父母可以反思自己,陪娃练习的过程中你的初心是什么?可能有不少人(包括我自己)都会认为练习必定是“辛苦付出才有回报”,必定要牺牲快乐,经历一段在晦暗山洞里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摸索的路程。所以理所当然的,一旦玩耍产生的兴趣,正面迎击系统的练习时,孩子也会如我们一样看待练习,感觉这是个苦差事,“我不能玩了”“我不想学了”。
回想我自己小时候,从5岁开始有两年的小提琴学琴经历,在老师眼里,我算是飞速进步的有灵气的孩子,但后来每日练琴的功课压得我喘不过气来,那个场景充斥着脾气暴躁、望女成凤的妈妈,拿着小棍子在旁边盯我的指法,每一次练习我都边练边流泪,窗外还有刺耳的小朋友放学后玩耍嬉闹的声音……
练习从未让我觉得快乐,我每天都在抗争,重复100遍“我不想学了”,每天在等妈妈点头的期盼里度过。妈妈终于同意的那天,我高兴地一跃而起,那种兴奋雀跃的心情,实在让几十年后的我很难过。如果我能够见到那个小孩子,我希望对她说:你错了,练习虽然会辛苦点,但也一样可以快乐,只要你热爱。
文章一开头提问题的那位琴童的妈妈,大概也是这样的情况吧,希望她有机会能看看这本书,反思一下自己在陪琴这条路上的是否做得足够了?
那父母要把孩子从练习推向精通,要做的事是什么呢?结合我做母亲的经验,首先,不要把“练习一定是苦差事”的自以为是灌输给孩子,尽管你口头上没说,但你的求胜心,你的抱怨,你的暴躁……所有肢体语言和情绪都在告诉孩子这个观点。
其次,不要完全剥夺孩子的玩耍时间,尽可能把练习与玩耍的心境结合起来,让孩子愉快地接受用玩耍的心境去练习。这里面有很大的学问,其中的方法之一,是尽可能地挖掘孩子的兴奋点,越多越好,充分放大这些兴奋点,让孩子意识到练习的乐趣。
第3,在练习过程中,多给予孩子正向的赞扬和认可。认可会在最后讲到,认可具有神奇的魔法,相当的重要。当父母的可能都有这种感觉,每当你表达对孩子的认可,孩子脸上的笑容都变得充满成就感,在我看来这也是安全的联结,有了认可他们会更有继续探索、钻研的欲望。当然,认可也是有学问的,我们认可孩子的实际行动和努力,不是单纯赞扬结果。“妈妈看到你这次自己想办法把积木搭起来了,我就说过你可以。”这样的认可跟单纯的“你真棒!”就不说一个育儿级别的。
最后,在练习的这个阶段,父母要学会为孩子设置“小挑战进阶”任务。也会到文章开头有妈妈问孩子万事争第一,这里可能有很多原因:平时家里人过分强调第一,总对孩子“我们来看看谁第一!”,间接浇灌了孩子心里“不能输”的种子;又或者孩子的游戏跟他的年龄特征不匹配,孩子觉得太难了,挑战毫无意义;又或者游戏太复杂,孩子很懵,其实孩子的内心也时刻需要秩序感和条理性,没有这个基础,玩耍就变得很受束缚,情绪也会一点就爆。
“小挑战进阶”其实就是分解任务,我觉得特别神奇的一点是,每一个小小的任务里都可以达成五步循环法,这种达成要轻松容易多了。从每一个任务里让孩子体会成就感,体会从练习到精通,给予他认可,再逐步提高难度,让自信和掌控感叠加。养育孩子,真可谓小心机不断啊。但放到我们成年人身上,这些道理不是都想通的吗?
步骤4. 精通
终于写到精通了,每个人都会爱上这个步骤!你可以试想一下,过去有哪些事情是你喜欢上了,经过练习,最终精通的?
稍微想一下,你就能体会到精通带给人难以言说的能量——很抱歉,那种感受我只想到了吸食大麻,试了一次还想再试、再试,孩子只要体会过精通,他就会从缩手缩脚、战战兢兢的初学者跃升为积极主动、充满自信的玩家。
可能你还想不到自己精通的事?我们都容易想得很远、很宏大,感觉不是大有成就都不能算精通。但实际上,精通和成就是两回事,精通是一种感受,成就是一种衡量标准,精通往往伴随着成就,但反过来未必,有些人一生成就丰硕,但鲜有体会到精通的时刻。
哈洛韦尔在书里举了个例子,比如你读大学时的唯一目标是门门功课拿 A ,于是就专门选修那些很容易的科目。虽然你每个科目都能拿到高分,但是你却不知道什么是精通。又比如你唯一的目标是完成研究项目,每天只完成最少量的任务,尽管最后也完成了项目,但是你体会不到精通带来的喜悦。
我尽量去回想从小到大自己体会过的精通感觉,光是回忆,就让我充满了幸福感。我尝试列出一些事情:
1. 蒸水蛋:哈哈从喜欢吃,到自己琢磨零失败经验,做成功一次便天天做,还想把经验分享给身边所有人。
2. 画地图:不知这个嗜好从哪里来的,如果给别人指路,我就非常乐意画地图,每次听到朋友说按照你的地图很快就找到了!我也莫名其妙欢喜一番。
3. 练瑜伽:还记得下犬式第一次把脚跟踩实地面的那一刻带给我的兴奋、鼓舞,随之而来的就是渴望天天做瑜伽,无时无刻都在想铺毯子做瑜伽。
大家不妨回想一下,只要你认为自己现在是幸福的,这种“精通时刻”一定不会少。我想,如果孩子是踏着精通这种体验铺成的道路长大的,如果他们成长的每个时刻都能被微小的幸福感填满,这将是一个多么快乐、自信而努力的孩子啊!
这个时候我们不禁要问了,要想轻推孩子到这个“境界”,父母要做什么呢?(或者我们要做什么能让自己从此刻开始感受更多幸福呢?)
首先,不要给孩子过多不切实际的期待,这些都很容易造成压力,有很多潜在的危险,很多孩子即使完成了艰难的任务,他们也感受不到喜悦,因为苛刻的要求和过高的期望影响了他们原本可以享受精通的能力。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学小提琴,和文章开头那位学钢琴的孩子,也许我们都要为父母过高的期待付出彼时无法掌控的代价。
其次,我特别喜欢哈洛韦尔在书中强调的:父母和老师常犯的错误就是一味要求孩子达到精通,但没有引导孩子去体验精通带来的感受。
感受,感受,感受。我还记得参加正面管教认证班的时候,导师每次问我:“你的感受是什么?”我都要哑巴至少10秒,我想不到任何的词来形容自己的感受。这是不是每个成年人最失败的成长部分呢?最让人痛心的是,这大概是个很普遍的现象。此外,父母也不要过分对孩子的精通给予过多的物质奖励,精通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励,父母的物质奖励可能更多是满足了父母自己的虚荣心。
步骤4. 认同
来到最后一步啦。认同是五步循环法的最后一环,功能非常强大,正如练习是玩耍和精通的桥梁,认同也是精通和联结的强梁,既强化了精通,又能引出更深层次的联结。由此,每一处“小确幸”得以圆满,又得以新一轮生发。
强化了精通这一层很好理解,当我们小有所成,能把我们的开心感受放大几倍的就是认同,而且哈洛韦尔特别强调,尤其是来自于我们所爱的人的认同,特别有积极的影响。这让你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对你所爱的人有意义,你就会充满动力,从而与那个人(家庭、机构)产生更亲密的联结。
我回想这几年养育Arya的点滴,重新捡起来一些片段,每当我对她取得的小成绩给予认同的时候,我的确能感受到她身体内的能量被放大了,她会有动力自发地去练习、去展示自己。更进一步地,我想起在我把她引入某项活动、某个集体时,比如在为她找一个线上的外籍英语老师,我考虑更多的不是老师的专业水平,而是是否爱孩子,能否与孩子产生联结,有联结才能放大认同的力量。我很庆幸,在没有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已经这样做了。
选老师就经历了不少周折,换了很多位,直到碰到现在的这一位:幼教出身,懂得方法,包容了孩子上课时的各种“不安分”,巧妙地用这些“不安分”变成课堂的元素,在游戏中教学,并且发现Arya上课很依赖我的时候,嘱咐我不要参与太多……眼见孩子进步很快,突然某一天,Arya在课上说了一句:I love you Kate!我和老师都吃了一惊,瞬间又被暖到。我体会到了这种联结带给孩子的力量,因联结产生更多的兴趣去练习,又因得到所爱的老师的认同而与老师联结更深,这个过程让我十分感动。
当然,我们要很谨慎选择认同的方式,认同的力量很强大,以至于会招来危险。有些孩子甚至成年人完全依赖别人的认同而活,他们获得认同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与他人产生联结,而是为了自己鹤立鸡群,证明自己更优秀——这是对认同上瘾,他们把认同当作追求卓越证明的工具,心理学上称为“自我陶醉者”(Narcissist)。
还有另一种极端的认可,就是孩子从小被教育要谦逊,享受赞美是错误自私的行为。这样的后果是什么呢?孩子会认为,受到赞扬是件丢人的事,孩子会变得低自尊、消极被动,对很多事情都感受不到快乐,成长走入了一片荒芜的人生境地。
结语
最后想用Arya最近的一个喜好——吊双杠,来回顾一次“联结➡️玩耍➡️练习➡️精通➡️认同”五步循环法。
平时我们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还算是不错,此即为联结吧。
Arya疯狂迷恋玩双杠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每天在大操场上看到哥哥姐姐们轻而易举的吊双杠,她非常羡慕,她也不断去尝试,此为玩耍。
一开始,她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把自己的双腿提到双杠上。我曾经跟她聊过几次,跟她一起分析原因,她自己总结的是:我还没到5岁,我腿不够长;我饭可能没吃饱,没力气。我帮她总结的是:其实你的腿应该能够得上,但你的腹部不够用力哦;你踢腿的时候身体不够稳,所以有时候腿够不着。
我们便约定了几个小任务(“小挑战进阶”):先练习双手稳稳地抓牢一条杠,成功了就练习腹部用力把脚提到对面的杠上,成功了就练习倒挂一段时间,成功了就练习抱着妈妈或爸爸的大腿松开双手,成功了就练习翻身下杠。我还跟她说,这可能得练到你称为小学生哦!她开开心心地说:没问题的!
以上就是练习的过程。
可能也因为每天投入地去玩耍(同时也是练习),前面几个小任务,她很快就做到了,还玩出了不同花样,她高兴地要跳起来,每天都向下班回家的我回报今天的小进步,然后第二天又屁颠屁颠去吊双杠去了。我认为,这就是每一次小精通带来的体验,自然而然地成为另一种奖励,同时也成为内在的驱动力,加上我以及家人每次的认同,都让她充满能量,自己继续去努力。
最后,引用一首诗作结,来自英国诗人威廉 · 华兹华斯( William Wordsworth )在1802年他 32 岁的时候写下一首短诗《我心雀跃》:
当天边彩虹映入眼帘,
我心为之雀跃;
初生时即如此,
我现在仍不变,
将来也会如此,
否则我宁愿死去!
儿童是成人之父 ……
愿我们的孩子都有美好的童年,愿每一个成年人都能记住第一次看到彩虹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