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看不惯自己

微醉,从夜市摊儿回家。

等红绿灯,忽然,听到身后有轻轻又悦耳的歌声,对不起,我爱你。

听声音应该是有魅力的女生。

我没敢马上转头看,而是装的很不在意的向后方眺望,眼睛的余光里是一位漂亮女士唱的,她是伸着脖颈,给身边一辆电车前娄子里坐着一个小男孩唱的一句歌谣,但小男孩的表情仍旧一脸朦朣,好像是刚才哭过,没有一点表情。

绿灯已经放行,我的电车在前,没法再享受如此的小美好,趁着闪烁着霓虹的夜空,离去。

但是“对不起、我爱你”这句歌词,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念念不忘。刹那间,让我收获的美好和幸福回味无穷,随着年岁的增长,我的生活中,这些让人兴奋的瞬间,好像越来越少见了。

我在想,是不是自己的生活越来越麻木不堪?麻木无味的生活会不会成为我今后的一种常态?

我慢慢发现,年岁越来越不是自己的优势,相反,等你到了可以看懂很多事的时候,并不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比如与世无争。

第一、是失去了探索未知的勇气,渐渐没了激情。

第二、是所处的舞台没了太多的竞争机会,或者值得相互竞争的价值。

这样的说法,不是悲观,是认清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因为,我总在怀疑和否认自己早前的一些观点,不是说是错误的,只能说没有达到这个年龄的时候,是无法又深刻的体会。

所以,我就有好奇,未来的每有一年,还会有什么的好玩的古怪想法,去等待自己的印证。

这样,我们就不会沉溺,而是需要去探寻身边生活的小美好,靠自己让自己变得努力向上。因为往后的日子很长,但管教我们或者可以指点我们生活的贵人,将越来越少。即使我还是留恋过去有时候很不情愿的岁月,还总是觉得自己年轻的模样。

人咋算是长大?我心里还没有答案。如果非要说个期限,那就是年至百岁岁,还是老顽童。

和几个多日不聚的战友一起坐在夜市摊上,与往常一样打牌斗酒,甚至还会为一杯酒争执不下,觉得归来仍旧是少年,心中还是挺年轻的模样,不醉不归。

但是,社会有标尺的,后浪已经成为社会主力,被边缘化是自然发展规律,不甘心也无能为力的。我不愿意承认我说的这个观点,但事实摆在眼前。

夜里微风拂面,我反复不着调哼唱着对不起、我爱你,我猜到这是一首歌吧,但是又仿佛那么随意说出来的感觉,那么合意的场合,2021-5-20。

我在揣摩,这么简单的字眼,为什么一下子把我震撼住了呢?

对不起,大概是我这辈子最早知道,但是很少说出的三个字,例如我告诉媳妇晚饭就不在家吃了,媳妇说,不知道520,还要出去?我没说话。即使内心需要给媳妇说句对不起,可爱在心头口难开;我爱你,也是一样一样的。不管是在媳妇面前、孩子面前、家人面前,还有朋友面前,反正知道自己吝啬至极。

恰好,对不起、我爱你,就这么不搭的合在了一起,让我无力回避,反思自己,多半的是对自己额外的谴责吧。情商低,也许就是这个症状,没有勇气说出来的心里话。

回到家中,我迫不及的打开小米音乐软件,输入对不起我爱你这个词组,还真有梁静茹的歌声,其实生活中的我是一个乐盲,不懂歌曲,也没有习惯听歌的,这样的歌是第一次在街头听到。

近一段时间,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状态不够好,比如跑步也不够认真,甚至有几个早上都想放弃的念头。

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则痛苦,满足便是无聊。

对于眼下的生活,从阶段上来说,已经没有太多的欲望了。

按道理来说,优秀的生活,来源于不断的学习,去感受更多的精彩世界,去了解更多的知识,可以让自己变的越来越幸福。

可是,当下随波逐流的生活,只想着刷抖音去打发,这个年纪还读什么书,学什么习,所以只能在虚拟世界里找到满足。

庸人自扰。

我给媳妇说,昨天晚上有一件事情,让我很是尴尬,我反思自己,很多地方我给别人的状态,被误解看不起人。细想起来,我应该是自己看不惯自己,这个与自信无关,是自己的处事能力太差劲。

媳妇埋怨说,情商太低。

我说,我也好心把事情搞好,可偏偏还是很糟糕的结果。

事情涉及到工作和同事,我就不在这多说了。

怎么去规划自己,这是我需要考虑的。比如坚持写公众号行吗?此路不通,原因是我觉得对我来说很有难度,第一、普通人没有故事,每天单调的应付着两点一线,是没有太多新鲜的内容支撑。第二个人号归属于自媒体创业,是需要经营的,运营公众号赚钱,我还是外行。

还有一点,我不具有文学素养的。写文字就有表达欲,总想把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别人,所以说着说着就变成了说教,这是毛病,莫言为什么可以称为大家?

有一点很重要:他不讲理论,不谈观点,只讲故事。

他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就讲了几个故事,特经典。只描述,不判断,这是写作非常高的境界,可是我总在忙着去判断自己的感受和感觉了,反而忘记了描述,或者本身就没有故事可以描述。

李校长告诉我,其实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身份,一个是线上的,一个是线下的。事实是获得线上的名气,要比线下的,来的更有成就感,因为难度更大。

那些做的出色的个人IP,其实是一种优质资产,而且会随着时间的沉淀、粉丝的积累,变得越来越值钱,这是一种趋势,而且势不可挡。

但是呢,年龄就是一个很高的门槛。而年轻人自带互联网属性,这条赛道,不是非要淘汰谁,而是主动退场,这也是我写公众号来,越来越觉得很有难度的因素之一。

鬼脚七有本书,书名起的好:没事别随便思考人生。

但是,仅仅是书名写的好,他在书中的文章恰好相反,全是思考人生了,思考了什么是痛苦,什么是快乐……

一件事情,如果你希望三年能做好,请给自己五年,需要五年做好的,给自己八年,需要八年做好的,给自己更长的时间……然后安静定神,频率调慢一点,只需要再等一点点时间,事情自然会给你答案和方向。

时代有很大的变化,人心从来没有变过,真正与品质相关的事情,现在是怎么做,过十年还是怎么做,过二十年还是这么做,因为几百年前就是这么做的。我们做的事情跟科技没有什么关系,就是人天天要摸、要喝,要体验,其实一样的。

我们真的很缺营造幸福感,就是创造满足感的渠道。而这些东西必须得跟自己在一起才创造的出来。

不过,生活在县城,不得已跻身房奴行列,很多事情是容不得慢下来的。心慢不下来,但又不能够做出高效率的又有目标的大事,只会感觉到生活现状的无聊。

那就继续刷微信,看抖音。

竹子要写年度论文,我转发一篇关于深圳赛格大厦晃动的文章给她,建议

她高度关注一下,可以收集一些资料和数据,用于论文撰写。

我说,这是很好的一个典型案例,机会难得,虽然没有定论,可是网络统计数据非常多,这个可以作为素材,去发现一个论点,然后积累做一个毕业论文,会很有看点的。

竹子说,但是感觉这个有时效性,不知道一年之后还能不能用。

我说,越沉淀,这个案例会越经典。论文不需要时效,你只管把相关的资料搜集文件夹就可以了,等搜集一定的量,自然就成了你某篇论文的论据。

竹子说,前两天那个论文已经交啦,不过以后也可以借鉴。

我说,假如有空闲时间,你们同学联合联系课本理论,从正面剖析事件,蹭热点发表一篇文章,一样会在你们那个界别引起关注的。毕竟你们的专业是拔尖的,业内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可我呢,越来越不像话,特别容易进入负面想象中:

年纪不大,就经常感觉自己这辈子完了。

那好吧,没事别随便思考人生。

……完……

1.用日记的方法,讲述“我”的生活;文章非纪实,“我”不是我,“她”不是她,故事多虚构,勿对号。

2.作者简介:韩国明,70后,居住宝丰县城,热爱跑步、打羽毛球,2015年开始混迹于微信号红尘。这是我写给自己的日记,记录改变、记录生活。我是龟兔赛跑里的龟,不聪明也没有才华,我走的慢,如果愿意,我们可以同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记| 看不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