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元的奇点将至:改变人类的感知生活!

图片发自App



王建平:每日一文:必然的感知生活

感知理论问世以后,人们都在问:我为什么要感知?感知生活是必要的吗?当人们理解了存在就是在感知,感知是存在的方式,感知是人与一切存在的基本关系以后,人们关心的是,感知生活是怎么回事?我们怎么进入感知生活?

事实上,在人们疑问什么是感知生活的时候,人们就一直在感知中生活。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知着一切的存在,只是从不觉察自己的感知,我们能意识到主动感知事物的行为,但我们忽略了本能的感知,这些感知以潜意识或无意识方式作用于我们,人事实上就是一个感知运行机构和感知信息处理中心。人的五官就是最常用的感知机能,比如视觉是快捷的信息量最大的感知,听觉次之,而味觉、触觉、嗅觉是最具体最实在的感知。还有人的精神感知能力:意识到的、感到的、认识到的、知道的、想到的……等等,感知信息组成了生活的全部内容,人找不到一件与感知无关的事,人的生命行为就是在不断进行感知,一旦感知终止,就是生命的结束。生活就是在不断创造新的感知和获得新的感知,人怎么能不在感知中生活?

人一直不自觉地生活在感知中,这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人并不以为自己在感知中生活,人一直认为自己为了生存在生活。同样是生活,由于概念有别,那就是两种不同形态的生活。生存的中心是生命,生命是个体私有的存在,所以,个体的存在是生活的核心,活着是生活的目的。这样的生活观必然导致各自为营的,纷争不断生活状态。而在以生命为中心的生存理念下建立的生活秩序、伦理道德、社会结构等意识形态决定了人们的整体生活模式,人只能在这个模式下过着既定的生活。但是,生存理念只决定了生活的概念和模式,并不能决定生活的具体内容,而人的生活内容,却大大超越了生存的需要和限制。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人并不需要考虑怎么生存,却要时刻关注怎么去感知,也就是说,生活的内容是感知的而不是生存的。生存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感知到的却是具体的生活事实。

人们在生存理念下过着感知的生活,这就导致了问题的产生。感知生活的多面性、多重性以及综合性不但不能在生存模式下得以拓展和发挥,而且不能得到认可和合理的解释,也就是说,感知生活的内容和生活体制显得不相融合,甚至格格不入。在诸多生活行为的选择中,人们不知道该以生存目的为准还是感知目的为准,比如进食,是为了生存以健康为目的,还是为了享用美食,以味觉感知为目的。这看似不矛盾的行为却让人们很为难,人群中普遍发生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等各种因进食不当引发的健康问题就是证明。如果仅从生存考量,人类更本用不着这么高速地发展社会,也用不着这么高度发达的文明。而事实上,人们的感知欲望泛滥,强烈的感知力推动着人类社会高速运转,整个人类的感知行为反而引起了生存的高度危机。

这显然是不智的表现,生活内在和显在的矛盾已经无法掩盖,生存为目的已经不能适应人的要求。但人的感知行为却是盲目的,是一种本能需求和非理性约束的举动,且多在无意识状态下完成。这实际上造成人们生活的异化状态,在这种无节制、无目的、无理性的感知活动中,人们的受害多于受益,事实结果弊大于利。而且,这种种生活现象反作用于生存观念,造成人们逻辑思维和伦理道德的混乱。人们以生存体制的壳来容纳感知生活之实,这让人苦不堪言,这就是现代化的生活不如人意的深层原因,人们在生活之中无所适从。

感知是存在的本质,也是生活的本性,生命存在只是一种现象,感知才是生活的实质。生存的意义并不能全面而圆满地释义生活,只有以感知为目的,生活才会本与相合一、形与义相融,理性的感知生活模式才是人类应有生活模式的实至名归。牵强的生存解释已经没有必要,感知存在的理念更具有圆满的逻辑性,更具有生活的指导性和实用性。所以,感知生活模式取代生存生活模式已势在必然。

两种生活模式并非是水火不容的对立关系,这只是一种观念的更新和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更替,是人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化的必然过程。人类的文明发展态势已经表露了人的心理趋向,人们的感知要求是不可逆转的人性意志,任何人为的强行抑制和主观约束都无济于事。我们只能顺应存在根本,顺应人的本质性要求,只能将其理性化和有序化,这样,才能让生活符合人的意愿,达到人的要求。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人的实际生活状态及要求和人的理性觉知和既有观念呈现出极大的反差。人们求变、盼变却不知该怎么变,人们在感知着却不知道该如何去感知,人们生活着却不知道该如何去生活,整个世界、整个人类都在等待着一个机缘,一个将暂时生活形态转变为必然生活形态的机缘,就像宇宙形成之初那个大爆炸的奇点,奇点将至,让我们屏住呼吸。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纪元的奇点将至:改变人类的感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