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朝圣》:我们或许都需要一次“朝圣”,来实现人生的救赎

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常态,或许都是:循规蹈矩、按步就班工作、结婚生子、退休,一辈子一无所长。这样的人生,仿佛是一潭死水,寡淡无味。哈罗德的人生,也如此。

那封信带来的“信念”

“一个人,87天,627英里。他以为人生就这么过去了,直到收到那封信。”

六十五岁的哈罗德就是个平凡普通的老头,某天清晨,他收到了一份粉红色带着淡淡清香的信件,这是二十多年未见的老友奎妮发来的告别信,她患了癌症,或许将不久于人世。

记忆的闸门突然被打开,在震惊悲痛下,他写了封回信,可是在寄信的时候,他突然有些不安,他想起了和奎妮一起共事的日子,想起了自己的人生。突然一股没来由的信念,让他经过一个又一个的邮筒,边走边思考,他想要看清自己。

加油站的女孩漫不经心地对他说道:“人的脑子里有太多东西我们不明白,但是你想想,如果有信念,你就一定能把事情做成。”

女孩的无心之语,却让他萌生出“如果就这么走到贝里克,去看望奎妮,奎妮就一定能活着”的想法,于是,他的旅程就这么开始了,他决定立刻上路徒步去见老友,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

一个人的朝圣,两个人的救赎

全文有两条线,一条是行走线,一条是回忆线。在艰辛的徒步之旅中,哈罗德与妻子也在不断思考中,原谅了对方,宽恕了自己,重新定义了爱。

行程开始时,他怀着“要让奎妮活下去”的信念走过了一段平坦、不算困难的路途,但随着体力透支、装备不足,他的旅途越发艰难,而在这段路中他也渐渐在发现“自己”,这也是他的心路。

他想起了一直以来的自己,他的经历并不美好,自他出生,父母亲都不喜欢他,12岁时,母亲离开家去寻求自己的幸福;16岁时,父亲给了他一件外套,让他离开了家;18岁,他在舞厅遇见了莫琳,两人一见钟情;婚后儿子出生,聪明可爱,本以为一切都会这么美好下去,可儿子毕业后堕落,患上了抑郁症,自杀去世。

他自责自己在儿子快溺水时,却在用解鞋带来拖延时间,他怕自己就算用尽全力也还是不能把孩子救回来。他自责在儿子抑郁时,没能给予安慰和拥抱,也许因此,儿子最终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想起了妻子莫琳,那个每天把家打扫得干干净净,和他分住两室的女人,因为儿子的离世,因为无法互相理解,他们渐行渐远。

在一次次的回忆与剖析中,他最终原谅了父亲的残忍、母亲的无情,理解了妻子的埋怨,接受了儿子的离开。在丈夫离开家的这段时间,莫琳也在反思自己,她翻看着曾经的老照片,慢慢地理解了丈夫的爱,他似乎总是慢半拍、胆小又无能,可是他有着无穷的魅力。

走路有时候也很难

“你还以为走路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呢,这些原本是本能的事情实际上做起来有多难……而吃,吃也是一样的,说话也是,还有爱,这些东西都可以很难。”

哈罗德爱这个家,爱着妻子和儿子,或许是因为从小未能得到完整的爱,他不知道如何去表达爱,于是才造成了这个家的沉默和压抑。这场徒步之旅看似是想激励老友活下去,但哈罗德与妻子也在这段时间里更加认清自己,救赎自己。

莫琳说:“年轻时,看见我们这个年纪的人,觉得自己的生活一定会井井有条。从来没想过到六十三岁时会是这个混乱样子。”

所谓“朝圣”,其实就是面对最真实的自己,别总以为一生很长,才活得那么漫不经心。生命就是一场旅行,别在这场旅途中迷失了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人的朝圣》:我们或许都需要一次“朝圣”,来实现人生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