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在我校

    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一言堂”,取代了学生的思辨空间,只要能按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就“功德圆满”了。而学生在课堂上鸦雀无声,被动接受知识,这就是传统教学的一个缩影。

    只有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才能真正走出师本,走向生本。在生本教育的课堂里,我们看到的是另一番别致的情景。在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我们听了一节课,语文课的主题是《朋友》,在老师前置性学习的指导下,学生们引经据典(大量引用电影的精典桥段),直抒胸臆,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简直就是一场激烈交锋的辩论赛!学生们猎涉面之广,思辨之严谨,言语表达能力以及文字组织能力之强,连我们这些教师都自叹弗如。

    在英语课堂上,漂亮时尚、和蔼可亲的女教师扮演了一系列非常成功的角色:积极的旁观者、活动的促进者、平等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得体的协调者、资源的开发者、得法的组织者。她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营造开放而热烈的课堂气氛,教学效果非常好,极具震撼力。我们终于切身领略到生本教育巨大的魅力!所有的听课教师对女教师出色的课堂表现能力交口称赞,众星捧月地围在她身边交流和分享生本教育的经验与心得。而反观我们的英语教育,仍停留在试卷上的ABCD层面,更凸显我们在教育上与发达地区真正的区域差距,我们真的out了。

    从李远哲、丁肇中、崔琦、杨振宁、李政道、朱棣文等六位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功经历来看,真是枳逾淮为橘!何以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朱棣文说:“对科学来说,创新精神是最重要的。中国的学校过多强调学生的书本知识和过于频繁地进行书面考试,而激励学生创新精神不足。”

  钱学森去世前最后一次系统谈话被整理出来,谈话内容是有关科技人才培养问题。钱学森称,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独创的东西,缺乏创新精神,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由于我们的教育在科学和人文精神层面长期缺位,没有赋予学生“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使他们最终成为不能独立思考的体制工具,缺乏基本的质疑和批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创造性的工作让教师在单调的重复中,滋生了麻木和倦怠。而封闭的资源和方式必将产生学习结果的单一和学生思维的僵化,于是学习变成没有什么个性的重复和验证、记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都被禁锢,最后形成恶性循环,直接导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生本课堂带来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和成长,因此,生本教育势在必行。

    目前我校开展生本教育还处于借鉴和摸索阶段,因为我校还不完全具备实行生本教育的硬软件设施,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师生的集体观念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按部就班,自行其是,在校园内没有形成生本教育理念的共识和氛围,在当地的社会上也没有形成相应的大气候。几乎所有的革新都是先从改变思想观念入手,对行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生本教育一下子从高中阶段起步,跨度太大,好像空中楼阁,显得突兀。加上学生成长的环境不同,素质参差不齐,基础知识薄弱,视野狭窄,理解能力欠缺,实施的难度可想而知。

三,考核标准过于单一,高分和升学率才是硬道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综观践行生本教育的学校,虽然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长进,但在高考指挥棒下,他们到高三时一般不搞生本教育,都回归传统教学模式,谁都不敢掉以轻心,怕砸了牌子。

    我校生本班的老师也说,考期将近,师生们都面临着巨大的考试压力,一旦成绩与其他班有差距,师生们在背后议论纷纷(更有生本班学生说他们是小白鼠),就会对生本教育的理念和模式产生怀疑和动摇,一切又复归平常。

四,有时连教师备课都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繁重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连课前预习都做不到,在有限的晚自习时间里,能否确保所有科目的教师布置的前置性学习都能按时按质完成?学生是否觉得这种全新的学习模式会变成负担和折腾,效果适得其反?学校还没有创建或完全开放足够的自由共享的资源平台,学生如何搜寻和利用资料?在这一过程中团队合作精神能否充分发挥?如何培养学生自学和自律的能力?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仍有待我们的努力探索。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本教育在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