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不是佛法弟子,普通大众也能把它当做修身养性的最佳书目】
“每个人都会有一些能让自己心烦意乱的时候平静下来的事物,或许是绘画,或许是跑步,或许是健身,或许仅仅只是一本书。”
01
曾经在人生心境最低落的时候,看到了南怀瑾先生所著的《金刚经说什么》,这是一本适合了解佛法的最最基本的读物。
怎么个基本呢?它相当于我们小学时候学认字的课本。整本书是对金刚经五千字的每一项一一解读。
很多人一想到佛法,第一反应是“好高深好遥远好像和我没什么关系”。
但是,如果告诉你,学了佛法,你就能打通任督二脉人生开挂成功迎娶白富美拿下高富帅走上人生巅峰,你会马上开始读么?
你可能会说“你脑子进水了吧?”
02
好吧,没有这样的人生捷径,可是在这很多人都有一颗躁动的心的年代,常常有这样的心境:
对人生感到迷惘,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无法坚持,感觉自己就要是个废人了?
知道自己该努力的方向,却是拖延症患者晚期一直无法开始,好怕自己一事无成?
对明知无法挽回的初恋苦苦纠缠无法放手,心有执念怀疑再也无法爱上其他人了?
对自己的生活非常不满,年岁渐长可是依然单身害怕自己孤独终老?
常常感到无能为力?
常常感到措手不及?
常常找不到人生的意义?
……
其实这些问题就是某一次吃完饭后须菩提代表众生向佛提问的“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
就是问我的心啊,该如何降住?该如何让自己快乐起来?
看,连出家静心修法的菩提也遇到内心烦躁,不知如何让自己躁动的心安定下来这千古难题。
03
佛没有告诉须菩提“你多读书读念经书就可以了”,佛很重视这个问题,他从过去到未来,从天上到地下,苦口婆心,引经据典,一一来解答须菩提这个问题。
然后这些回答,就成了这部叫《金刚经》的书。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句经典的佛语就是出自《金刚经》。
《金刚经》是所有佛经中最经典最特别地一部佛法之一,它“超越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一切宗教性”。
即使不是佛法弟子,普通大众也能把它当做修身养性的最佳书目。
可是《金刚经》经文是比较难懂的,看完五千多字原文也不一定懂太多。
所以,南怀瑾先生的《金刚经说什么》就是非常好的一部辅助书。对于南怀瑾先生,网上褒贬不一。称赞的一方敬佩他儒、释、道能融会贯通享誉海内外;不屑地一方认为他的做法太商业化,对佛学并非真正透悟。
我并不站队哪一方,单就这部《金刚经说什么》来说,先生把金刚经讲得非常细致入微,分为32品(相当于章),逐品讲解。
有些地方我甚至都觉得似乎过于啰嗦和有些显摆学识之嫌。
但是,这部书里的很多内容能增加学识。
开篇就解释出家人为什么要敲木鱼呢?因为“鱼是昼夜瞪着眼睛的,鱼睡觉就是停在那里不动了,……所以我们庙里敲这个木鱼,是要我们精进,修道要效法鱼的精神,昼夜努力”;
罗汉是怎么来的呢?“一个人如果觉悟了,悟道了,对一切功名富贵看不上,而万事不管,脚底下抹油溜了”就叫罗汉;
而菩萨则是“觉悟了,解脱了世间一切痛苦,自己生华了,看到世上林林总总的众生,还在困难中,就要再回到世界广度一切众生”
不单是学识,还有很多人生智慧信手拈来。
“佛经上经常有一句话:聚会必有消散。聚拢的因缘完了,统统要发散。”
“人类一切的修养方法,都是这三个字——善护念。好好照应你的心念,起心动念,都要好好照应你自己的思想。
“人生本来如大梦,一切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如江水东流,一去不回头的。老年人常回忆,想当年我如何如何……那真是自寻烦恼,因为一切事不能回头的,像春梦一样了无痕的”
“佛法既认为一切众生个个是佛,平等,但是,为什么众生不能成佛呢?因为他找不到自心,迷失了。如果自己觉悟了,不再迷失,个个自性成佛。”
对每句佛语,南怀瑾都一一解释,并添加自己的理解,读完这部书,可以说对佛法有了初步的概念,也对很多人生哲理有了新的理解。
即使读不完,只要心绪烦闷的时候,打开它,随手翻翻里面讲的一章,都能让人心境平和起来。
“凡所有相,皆为虚妄”。正是不必一定得等到什么时候了,等到什么特别年纪了,我们才去读佛。
只有心念起,就可行动。因为无论什么境界,都是假的,无论修得什么,都是空。
这或许有些玄乎,可是当你真正独自一人慢慢领悟的时候,又会感觉自己似乎懂得了些什么。
不求读一部书就能对佛法大策大悟,对人生从此完全改观。但是对于常常不知“如何降服自己心”的人,可以试一试读一读这本书。
金刚经说什么?读完之后你会明白它其实什么也没有说。
但是当偶然听到“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的时候,心里会默默念起“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