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微尘中窥光影——品肖培东老师《假如我有九条命》教学实录

这个题目对我而言是陌生的,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我深深有感于自己底蕴之浅,于是,经常愿意看看高中老师的教学设计,听听高中的课。肖师此课便给了我极大的启示。

一、关于导入:问题深处现思维

我要从导入说开去。在现场听过肖师的两堂课,沉醉于肖师极具个人魅力的语言中,可是,我发现,他在导入上往往不拘一格,以问题直入文本,这种导入的方式,为何被肖师所钟爱呢?

当我看到《假如我有九条命》的实录中肖师依然是用“当你看到这篇文章的题目时,你最想问些什么?”作为导入,我不禁微笑起来,这似乎真的成为“肖式导入法”,于是,我再次思考,这样的导入究竟有什么好处呢?当我看到学生提出几个问题之后,肖师的评价“我发现你们都没问一个问题“,我忽然有些明白,是不是肖师要学生先学会发现问题呢?这种问题不是一看即知的呈现性问题,而是需要思维活动的发现性问题,或者创造性问题。如果学生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那么,学生的学习活动必然会深入而持久。由此,肖师由让学生发现问题导入,是为了让学生的思维迅速进入到文本之中,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检验吧。这样看来,的确很有效果。因为,在他的课堂上这样的问题往往一下子让学生开始思考,开始走入文本。

于是,接下来的自主学习水到渠成,既然你们提出了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那么你们就来解决吧。学生解决之后,教师将余下的问题作为本课教学的内容:“为什么想有九条命?”“九条命究竟要实现作者什么理想?”这种完全以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内容的方式对教师的挑战是极大的。我们自然不知道学生可能会提出什么问题,当然,事先还是要有预设的,大体能够掌握学生的提问方向,这种做法需要教师在课前充分地备学生。

二、关于朗读:文本解读好助手

我特别欣赏的就是肖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朗读的处理。他从来没有那些高大上的技巧引路,永远是用最贴近学生的姿态陪着学生一起品味,一起尝试,一起进步。

他的朗读的设计与对文本的解读是一脉相承的。也就是说,他的朗读从来都是服务于对文本的解读。如在导入环节中,肖师提出的朗读建议是:“我建议大家把这九条命抽出来一起再读一读,这次读呢,请同学们不要一口气读下去,一条命与一条命之间稍微停顿一下,感受一下,好吗?”这个朗读要求直指接下来教师要学生参与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先通过读有个初步的感受,再去品味,就会有情感体验的基础。

在体会“专门”这个词的含义的时候,教师提议“我希望男同学来读旅行”,“我希望”这三个字是多么有人情味,忽然觉得就是这样的一种配合都是一种如旅行般的享受。

探究能够把编者加的那句话去掉的时候,肖师让学生朗读,他这样提出要求:“那,我们把这个段落编者加的第一句话去掉,读读是什么感觉。”此处的朗读关注的是语言的味道,是让学生体会其中副词的作用,从而明白“读书也要学会从副词上来思考问题”,真是精当的总结,方法的指导如此水到渠成,润物无声。

在比较异同的环节,老师带领学生一点点品味那种从容,然后让大家再一起读,感受这从从容容的感觉。再有,提到办手续的句子的幽默特点时,老师让学生读出一股嫌麻烦之气。这是从容感、幽默感,还有写到父母的那段话时,又让学生去读,读出沉重、心痛的感觉,提到旅行,让学生读出一种惬意。但凡有感情,都让学生将之还原到文字之中,形之于声,读来读去,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必将从外而内,再由内而外,这种方法实在是理解文本的最佳途径啊。

三、关于应变:手持彩练当堂舞

在上这节课之前,肖师因为版本的不同已经准备了两套方案,可是,在正式上课两个小时前,他竟然接到信息,看到发来的课文与之前两种又有不同,且有多处相异。怎么办呢?对于一个经常上公开课的人,这种情况也足以让人感觉有些失措,可是,肖师的表现却是,没问题,就从这变化入手。

于是,有了从“教书”命切入,“一命”联“九命”的设计。肖师如何引出这个问题的呢:“你们知道吗?这九条命的文字,有一条命与作者原著中的表述是不同的,就是‘教书’的这条命。”他竟然直接从这个不同说起了。然后让学生像编者一样,给原文加上中心句,按照前面几条命的中心句的方式,学生和老师共同整理了五种中心句的呈现方式,并且向纵深思考:“想想编者为什么要选‘一条命,用来教书’这句话?”

我看到这里,心中大为惊叹,肖师的教学艺术真是臻于化境啊!一个原本应该是让上课老师措手不及的变化竟然成为肖师手中最美的彩带,当堂舞动,引来一道道惊艳的目光。

不仅如此,整个环节,肖师都在揪着这个句子不放,“文章这段话就非得加上‘一条命,用来教书’不可吗?为什么在真实的文章中这句话是不存在的?你觉得这句话要不要加上去?”我真的要对肖师这种“不依不饶”的探究精神感到万分敬佩了,一句话,加上与否,他非要让学生理个清楚,想个明白,真真让我感动又感慨。

四、关于词语:碧波深处有珍奇

肖师对于文字的挖掘从来都是渐行渐深,在他的课堂上,一个词语往往就能衍生出一个世界。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编者选择“一条命,用来教书”的时候,教师紧紧抓住其他几个中心句中的关键词,如“应付”、“有心”、“应该”、“专门”等词语,教师竟然能能够与学生一个词一个词地揣摩,一点点地分析然后排除,直到真正领会编者的意图。尤其是作者引领学生体会“有心”、“专门”的时候,我边读边想,如果是我上课,我怎么想不出来词语中那么细微的情感波动呢?我怎么不知如何带领学生走近词语深处呢?可是,随着肖师的思路一路走来,就会有恍然大悟之感,原来如此。未见实录,我是解读不出的。这也看出了我对文本解读的肤浅之处。当学生真正懂得了这些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最终也就懂得了编者选择这样的中心句是最能恰当表达作者思想,也就真正理解了教书这条命对作者的意义。

在最后的环节中,为了让学生品味最后一段中的情感,作者抓住“特别”一词做文章,让学生体会加上与否有何不同,进而深深感受到作者的人生追求,这是最初的时候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是教师要引领学生解决的问题,你看,就是这么自然的照应,解决了问题,品味了语言,也理解了主旨。

看一节课,要看的细,方可于微尘中窥见光影。

你可能感兴趣的:(于微尘中窥光影——品肖培东老师《假如我有九条命》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