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01:如何从新手到大师?1万小时,今天,你坚持了吗?

      在提升技能、不断精进的道路上,没有人能否认熟能生巧的意义。但人性的懒惰使得我们总在寻找借口,试图回避练习。有一天,畅销书《异类》作者格拉德威尔告诉你:“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你是不是怦然心动——平凡的人生终于可以开始逆袭。然而,真相是,从来不存在1万小时定律,它仅仅是畅销书作家对心理科学研究的一次不太严谨的演绎而已

(一)1万小时定律的来龙去脉到底是什么?

    这就必须得让我们的眼光转向诺奖得主西蒙那里。1973年,即将在1978年拿到诺贝尔奖icon的赫伯特·西蒙与合作者威廉·蔡斯发表了一篇关于国际象棋大师与新手的比较论文。在这篇论文中,西蒙他们发现,通过长期训练,虽然工作记忆容量相差不大,但是国际象棋大师在摆盘、复盘等实验上都显著强于一级棋手和新手。其中,国际象棋大师、一级棋手、新手三类人能记忆的组块分别是:7.7、5.7与5.3。西蒙在文中首次提出专业技能习得的十年定律,西蒙推测,国际象棋大师能够在长时记忆系统中存储5万~10万个棋局组块,获得这些专业知识大概需要10年。

      在1976年,一位瑞典心理学家艾利克森移民美国,他参考西蒙论文的十年定律,两人在国际象棋的专业技能习得领域再次合作发表论文;1993年,他发表论文,阐释了对一个音乐学院三组学生的研究结果。

      学习小提琴演奏的学生被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学生中的明星人物,具有成为世界级小提琴演奏家的潜力,第二组的学生只被大家认为“比较优秀”,第三组学生的小提琴演奏水平被认为永远不可能达到专业水准,他们将来的目标只是成为一名公立学校的音乐教师……实际上,到20岁的时候,这些卓越的演奏者已经练习了1万小时,与这些卓越者相比,那些比较优秀的学生练习的时间是8000小时,而那些未来的音乐教师练习的时间只有4000小时。这就是被格拉德威尔引用,以演绎出1万小时定律的实验。

      有趣的是,格拉德威尔丝毫没有提及西蒙的贡献,是故意忽视还是真的没有读到?从论文标题到实际内容,艾利克森的研究报告强调的也仅仅是刻意练习而已,而非1万小时这个魔术数字,心理科学史上从来不存在一个所谓的1万小时定律。

(二)1万小时定律究竟有哪些问题?

      首先,不同专业领域的技能习得时间与练习时间并不存在一个1万小时的最低阈值。例如,优秀专业演员的技能习得往往是3500小时;记忆类专家技能的习得时间是数百小时。其次,成功与练习时间并不完全成正比,天赋虽然在其中不起决定性作用,却也会是一大影响因子。如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icon(Steven Pinker)指出,优秀科学家的平均智商在125以上。

      同样,1997年一篇研究报告表明,医生、律师、会计的智商多数位于中上水平。一些体育项目更是会对身高和身材有要求,这类身体特点上的差异,更不是时间和简单的练习可以弥补的。再次,练习的成果并不与时间呈正相关,这一点,也取决于练习方法。练习时,我们是采取阶段性进步,随时间和效果调整策略,有针对性和技巧性,还是机械地每日花上几小时,只为达成“1万”这个目标,却始终没能发现更为有效的训练方法,不能辨别并弥补练习中的漏洞,以取得进步?其间的差别,最终便是“高级新手”、胜任者和专家的区别。最后,驳斥1万小时定律可以玩一个巧妙的思想游戏,这就是古希腊哲学家icon欧布里德提出的沙堆悖论:

      1粒沙子不是堆。如果1粒沙子不是堆,那么2粒沙子也不是堆;如果2粒沙子不是堆,那么3粒沙子也不是堆;以此类推,9999粒沙子也不是堆;因此,1万粒沙子还不是堆。“破解”沙堆悖论时,我们经常不得不设定一个固定的边界。如果我们说“1万粒沙粒是一堆沙”,那么少于1万粒沙粒组成的就不能称之为一堆沙。那么这样区分9999粒沙和10 001粒沙就有点不合理。这样不得不设定一个可变的边界,但是这个边界是多少呢?我们现在并不知道。那么最初设定的“1万粒沙粒是一堆沙”作为知识的价值就被削减了。同样,在沙堆悖论的视野下,1万小时定律的价值也就这样被消解了。

阅读记录

1、注明:以上内容摘自《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作者是[美]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罗伯特·普尔(Robert Pool),译者王正林。

2、想法:“1万小时定律”的提出并不严谨,也并不存在1万小时的最低阈值;同时,成功和练习时长之间不完全成正比,其他因素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1万小时只是代表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有意识有方法的训练提升才是重点,否则即使费时费力也等同于原地踏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Day 01:如何从新手到大师?1万小时,今天,你坚持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