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读《两般秋雨盫随笔》卷三338:葛秋生

葛秋生

葛秋生〔庆曾〕,仁和诸生。人极醇讷温雅,工诗古文词。顾久踬场屋,郁郁不得志,江淮游幕,益复无聊,终以病瘵卒于家。四壁相如,遗稿率多散佚。

犹记其《早秋即事》二绝云:“磁缸雨过小盘蜗,圆蕊微黄叶半遮,道是今年浚湖后,渔人都卖水葓花。”“曙风吹影堕残釭,乱飐檐前铁马撞,约看牵牛花早起,竹阴深处去开窗。”诗境清绝。

秋生向设帐于横河桥治中许小范先生〔学范〕宅中,薄游以后,感今追昔,因绘横桥吟馆图,属同人题咏。余为赋《买陂塘》词一阕。同年赵子秋舲题南北曲一套最佳。其词云:“〔新水令〕莽天涯,何处挂诗瓢,瘦书生,鬓丝吟老。江湖寻旧梦,风雨感离巢。十载横桥,今日个才画出停云稿。〔步步娇〕记当初载酒元亭,同倾倒,问字师安道。〔时受业戴九桥先生,因九桥亦在许氏安砚也。 〕金兰簿订交,砚北花南,一例儿排年少。顾影换青袍,翠生生都似春来草。〔折桂令〕畅好是嫩年华,过眼如潮,秋去春来,柳又千条。百忙中跳上征桡,两处相思,红豆灯挑。这壁厢风尘懊恼,那壁厢书札迢遥,故人儿几个云霄,几个蓬蒿,一霎时赌酒评花,倒做了雨散云飘。〔江儿水〕吴市空弹瑟,秦楼待引箫,念家山忽作思亲操。束琴书,试鼓回波棹,返乡园,好比投林鸟,一任那雪泥鸿爪,亏的杼下流黄,博得个萱花微笑。〔雁儿落〕再休提踬名场,剑气消。说什么困寒毡,心绪槁。你看有的是痛黄垆玉树凋,有的是走京华花插帽,但诗成且倚玉笙调,但酒来且索金樽倒,兴来时齐向白云嘲,闷来时共对青天啸。花朝,放明湖双桨好;寒宵,拥红炉合座邀。〔侥侥令〕重开新画阁,再整旧书巢,喜荷衣叉手诸郎少,浑不是感离群,赋寂寥。〔收江南〕呀!我也把十年前事,话今朝,记风檐立雪订深交,不多时桃花三月广陵潮,叹生成蕙泣兰啼料,向潇湘走遭,向潇湘走遭,苦煞我一灯秋雨续《离骚》。〔园林好〕盼鱼书,长江路遥;忆朋侪,离魂暗销,依旧的南飞鹊噪。重把臂,饮醇醪,重识面,赠琼瑶。〔沽美酒〕望横河水一条,望横河水一条,认桥边许丁卯,他是裙屐风流甲第高,没些儿尘扰。王摩诘更相招,把闷愁怀,毫端轻扫;离别恨,画里勾消。索旧雨,题诗须早;倩新知,补吟亦妙。你呵!擘名笺,乌阑自钞;爇名香,银炉自烧,这图儿须索自收藏好。〔尾声〕从今不恨知音少,拚个烂醉狂歌也意气豪,你看那一树藤花开泛了。”


〔试注〕

1、葛秋生:葛庆曾(1886-1828),字墨卿,号秋生,仁和(今杭州)人。诸生。性醇讷温雅,工诗及古文词。有《静寄轩诗草》四卷。

2、踬:zhì。本义:被绊倒。引申义:事情不顺利;失败;遭受挫折;碍,阻碍。

3、瘵:zhài。病,多指痨病。

4、相如:相同;相类。《墨子·备城门》:“﹝门﹞广八尺,为之两相如。” 孙诒让间诂:“谓门左右两扇同度。”《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厥土之膏,亩价一金,田田相如。” 李贤注:“相如,言地皆沃美相类也。”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清·嬴宗季女《六月霜》第一出:“总祗道,男和女,不相如。难道真个俺巾幗辈便於时无补。”

(间诂:孙氏仿之曰《墨子间诂》,“间者发其疑啎,诂者正其训释”,因此按孙氏原意,“间”有阐发疑义、厘正错误的意思。此外,用一“间”字又有从缝中窥视的含义,乃作者自谦之辞。)

5、率多:lǜ。大多。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贡举》:“ 杨綰为礼部侍郎,奏举人不先德行,率多浮薄。” 宋·王谠《唐语林·文学》:“虔( 郑虔 )所焚藳,既无别本,復更纂録,率多遗忘。” 清·施闰章《重刻<何大复诗集>序》:“风雅递变,义归正始,率多清明广大,一唱三叹之遗音焉。” 章炳麟《革命道德说》:“以成事验之,通人率多无行。”

6、水葓:亦作“水荭”。 水草名。一年生草本。全株有毛。叶子阔卵形,花红色或白色,可观赏,花果可入药。

7、釭:gāng。(油)灯。《文选·江淹·别赋》:“夏簟清兮昼不暮,冬釭凝兮夜何长。”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绦台高,金荷小,银釭犹灿。”

8、横河桥:旧时杭城划分为:横河之南为钱塘,横河之北为仁和。横河乃连接东河与贴沙河的一条只有几百米长的东西向小河。从东河来穿普家桥叫第一横河桥,再穿过蒲场巷(大学路)过城墙入城河(贴沙河)称第二横河桥。

西横河桥(俗称横河桥)在建国中路,东河水自坝子桥经万安桥有一支流拐东流西横河桥过东横河桥出贴沙河。宋时称普安桥,明称横河二桥,清称西横河桥。建国后,河道填没通车,仅存桥面。横河桥自清末民初起,桥下多泊逃荒来杭求乞的江北船,多时阻塞河道。河边多寮栅,拾荒者按营长居,直至解放初乃是杭州贫民窟之一。

9、治中:官名。西汉元帝时始置,全称治中从事史,亦称治中从事,为州刺史的高级佐官之一,主众曹文书,位仅次于别驾。相当于副州长。

明清顺天府府尹下佐官府丞一人正四品,治中一人正五品等。掌参理顺天府事。

10、许小范:许学范,字希六,号小范,又号芋园。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壬辰科进士。历官刑部员外郎。他生有七子,其中乃济、乃普、乃钊三子为进士,另四子为举人,有“七子登科”之美称。清代学者、书法家梁同书曾书写“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一联送给许学范,称颂许氏家族。

11、薄游:亦作“薄游”。为薄禄而宦游于外。有时用为谦辞。晋·夏侯湛《东方朔画赞》序:“以为浊世不可以富贵也,故薄游以取位。”《文选·谢朓<休沐重还道中>诗》:“薄游第从告,思闲愿罢归。” 李周翰注:“薄游,薄宦也。” 唐·杜甫《夜雨》诗:“通籍恨多病,为郎忝薄游。” 明·王世贞《秩满三载移牍有叹》诗之二:“厌説青齐旧,依稀十二年。薄游鷄肋味,多难《马蹄》篇。”

12、赵秋舲:赵庆熺,名或作庆熹,字秋舲。详见卷二152注。

13、莽天涯:莽,大。茫茫天涯。

14、诗瓢: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唐球》:“球居 蜀之味江山 ,方外之士也。为诗捻藳为圆,纳入大瓢中。后卧病,投於江曰:‘斯文苟不沉没,得者方知吾苦心尔。’至新渠,有识者曰:‘唐山人瓢也。’”后以“诗瓢”指贮放诗稿的器具。

15、元亭:

16、戴安道:戴九桥。?

17、问字:据《汉字·扬雄传》载,扬雄多识古文奇字,刘棻曾向扬雄学奇字。后来称从人受学或向人请教为“问字”。

宋·黄庭坚《谢送碾壑源拣芽》诗:“已戒应门老马走,客来问字莫载酒。” 宋·陆游《小园》诗:“客因问字来携酒,僧趁分题就赋诗。” 清·赵翼《稚存见题贱照》诗:“乞书币涌李邕门,问字酒填扬子宅。”

18、安砚:从事文书工作雅称?

19、砚北花南:(徜徉在)文字和花景之中。?

20、畅好:正好;甚好。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畅好台孩,举止没俗态。” 清·黄景仁《月华清·十五夜因偕步灯市》词:“算年华畅好,忍教轻换。” 冰心《寄小读者》七:“我十分的恨这次舟中没有几个小孩子,使我童心来复的三天中,有无猜畅好的游戏。”

21、征桡:指远行的船。桡,桨,借指船。明·唐钺《江行》诗:“客计方归 越 ,征橈更背 吴 。” 清·黄景仁《舟泊偕稚存饮江市次韵》:“小住征橈醉旅亭,晚鐘烟外正星星。”

22、杼下流黄:织布。杼:织布机上的筘,古代亦指梭。流黄:淡黄色的物品,特指绢。

23、黄垆玉树:黄垆埋玉树。 宋·周孚《龚良臣无恙日手抄圭粹中诗数十篇见遗良臣既没于书箧中见之怆然有感因次圭卒章韵以寓哀》:老屋愔愔昼掩门,清才妙质苦思君。屠龙每叹平生学,下马谁寻此日坟。痛惜黄垆埋玉树,忆曾玄鹤困鸡群。西华牢落今安否,见说居莸不改薰。

黄垆:犹黄泉。坟墓。后世因用“黄垆”作悼念亡友之辞。《淮南子·览冥训》:“上际九天,下契黄壚。” 高诱注:“上与九天交接,下契至黄壚,黄泉下壚土也。”《淮南子·兵略训》:“放乎九天之上,蟠乎黄卢之下。” 晋·陆云《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永弃高厦,黄庐是馆。” 明·杨珽《龙膏记·巧遘》:“幸今日相逢故人,便九地黄壚含笑。” 清·唐孙华《张母陈太孺人贞节》诗:“旌命下九閶,恩纶賁黄壚。”

黄垆之痛:收集亡友的话。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曰:‘吾昔与稽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自稽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

玉树: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后以“玉树”称美佳子弟。

24、花朝:百花盛开的春晨。

25、广陵潮:秦汉时期,长江上的广陵潮便已是一大名胜奇观,其波澜壮阔的宏伟景象使无数骚人墨客荡气回肠,也留下许多传世的文字诗篇。我国历史上最早描写大潮的,可追溯到2200年前西汉大文学家枚乘的《七发》:“春秋朔望辄有大涛,声势骇壮,至江北,激赤岸,尤为迅猛。”“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乎广陵之曲江。”扬州、镇江一带的长江广陵潮比后来的钱塘江潮更加波澜壮阔,只是在1200多年前的唐代后期消失了。

26、许丁卯:指唐代诗人许浑 。许浑住丹阳 (今属江苏) 丁卯桥旁丁卯庄 。著有《丁卯集》,故称。 清·方文《赠袁长卿郡伯》诗:“前辈犹传许丁卯 ,凌敲送客不曾閒。”这里借指许学范。

27、裙屐风流:指富家子弟潇洒风流。

裙屐亦作“裠屐”。裙,下裳;屐,木底鞋。原指六朝贵游子弟的衣着。后泛指富家子弟的时髦装束。清·唐孙华《送同年范国雯出守延平》诗:“让齿肩随赖有君,少俊风流羡裠屐。”

28、尘扰:尘世侵扰。

29、擘:bò。有多义。这里指分开;剖裂。

30、乌阑:乌丝栏,亦作“乌丝阑”。指上下以乌丝织成栏,其间用朱墨界行的绢素。后亦指有墨线格子的笺纸。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宋亳间,有织成界道绢素,谓之乌丝栏、朱丝栏。”宋·陆游《雪中怀成都》诗:“乌丝阑展新诗就,油壁车迎小猎归。”

31爇: ruò。点燃;焚烧。

你可能感兴趣的:(注读《两般秋雨盫随笔》卷三338:葛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