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更新6160字,目前累计37.2万字。
按照这个进度的话,大年初一那天应该就会达成四十万字了。
今天没什么可说的,照例是接送媳妇上下班,接送孩子上下学,幼儿园明天就开始放假,但是赵大夫只是年三十恰好休班才有了天休息,大年初一就要白班,所以我早上也照样要早起,不过比起人家,我只是开个车,根本谈不到辛苦。
以上今天的事就算是说完了。没什么可说的事情,就来说说最近让我很有感觉的一首歌吧!
大概是三四天以前,在送媳妇的时候用手机蓝牙连接车载音响听歌,无意间听到了一首歌名叫《探窗》,韵味十足的戏腔当时就把我打动了,不过最打动我的还是那几句歌词,确切地说是那七句:
她唱着 他乡遇故知
一步一句是相思
台下人 金榜正题名
不曾认 台上旧相识
他说着 洞房花烛时
众人贺 佳人配才子
未听 一句一叹戏里有情痴
后来我才知道我听的这个版本并不是原唱,而是一个叫做“416女团”的组合翻唱的,这个组合里的五个姑娘全都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是正经的戏曲专业出身,因此才会将这几句唱词唱得格外有韵味,让人听了之后有种意难平的纠结感觉。
不过唱法固然是一方面因素,这几句歌词我觉得写得也格外精彩,仅仅58个字,却足以让人联想出一个几十集的连续剧来,比起一些只是单纯堆砌的空洞歌词来说不知要好上多少倍。下面我就按照我的理解分析一下这几句词,尝试给大家展开这个故事。
首先前两句“她唱着他乡遇故知,一步一句是相思”,这是交代了一个场景。
从“她”可知这是一名女性,她在唱歌,歌的内容是“他乡遇故知”,“一步一句”说明她是边走边唱,而在我国,传统的边走边唱的艺术形式首先能够让人联想到的就是戏曲,在配合小姐姐们的戏腔,很容易让人想到这是一名正在台上唱戏的女子。而她也并非只是单纯的表演,她在表演中也融入了感情,那就是相思之情。
所以第一句的大体内容是一名唱戏的女子正怀抱着相思之情在台上演出。
第三第四句“台下人金榜正题名,不曾认台上旧相识”则进一步将场景扩大,从台上扩展到了台下;并且将角色增多,增加了台下的一名观众,并且交代了这名观众的身份和与台上女演员的关系。
“金榜题名”说明他是状元郎,而中间加了一个“正”字,说明他是新科状元郎,也就是刚刚取得功名。
“不曾认”进一步印证女子是在唱戏,因为戏曲中女性角色的化妆通常会经过拍彩、拍脸、定妆、扫红等等一系列繁琐的步骤完成之后会与本人的原貌产生较大不同,会认不出来就在情理之中。而快板打鼓还有琵琶等等形式并不需要化妆或者只需要简单上装,一旦上得台来对方肯定是会认出来的。
“旧相识”点出状元郎与女演员的关系,说明二人从前是认识的,在结合上一句中“他乡遇故知”和“相思”,到这里常听这类故事的朋友们应该就可以猜到这个故事大致的剧情了。
其实这短短四局台词就已经把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大致剧情都交代完毕了,我们从这四句歌词中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书生留下深爱她的唱戏姑娘进京赶考,姑娘因为思念情郎而追寻而至,结果发现情郎高中状元,却无法得见,于是只能设法找到机会,趁着情郎前来听戏的时候上台为其表演,并特地选了一首“他乡遇故知”来唱,目的就是暗示他的情郎,希望对方能够与自己相认。
然而二人的结合其实是存在巨大障碍的。
在古代社会,戏曲工作者被鄙称为“戏子”,是社会最底层的“下九流”之一。现在男方已然高中状元进入官场之中,前途无可限量,出于对自己将来仕途的考虑,这位状元郎即便是认出了这名姑娘,也很可能将其抛弃。
而最后三局则印证了上面的分析,交代了一个残酷的结局。
第五、第六句“他说着洞房花烛时,众人贺佳人配才子”再度丰富了台下的情景。
可以看出状元郎是在众人的簇拥下前来听戏的,而听戏也并非其主要目的,很可能只是带着众人出来消遣。当时的戏曲大多在茶楼表演,看得出众人只是想找个地方一边品茶一边聊天,台上的表演只是被当作了一种烘托气氛的背景音乐,所以也难怪状元郎“不曾人台上旧相识”,因为他可能根本就没有去看台上。
那么他在做什么呢?词里写得明白,他在“说着洞房花烛时”,洞房花烛说明状元郎已经抛弃了当初的情人娶了别的女人为妻,而从他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说”,众人齐声“贺”,就说明这是一桩门当户对的婚姻,是值得吹嘘的事情。科举时代状元是官场的未来之星,很多高官都会争相拉拢,因此状元郎极为有可能成为了达官显贵的上门女婿,甚至有可能成为了驸马,经典的《铡美案》就是这样的剧情。
这两句也突显出了男女主之间巨大的境遇差距。女主很可能辗转奔波了几千里,费尽心机找到一个机会,在台上卖力地表演以期待男主能够留意;而男主则轻松悠闲地带着一帮人来到茶楼聊天,得意洋洋地接受着众人的吹捧的同时,漫不经心地听着台上的戏,甚至根本就没有听进去。
而最后一句“未听一句一叹戏里有情痴”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男主只顾高谈阔论,根本没有听到女主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戏中,借着唱戏哀叹的自己的痴情;另一种是女将自己的思念融入戏中饱含深情地演唱,本来听到的人都会她的表演而感叹她所表演的戏中角色是个情痴,然而男主却没有,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听戏。
无论哪一种,都给了这个故事一种凄凉的感觉。这名女子很可能早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局,但她还是设法与情郎相见,希望对方会认出自己,会给自己哪怕是一个无奈的眼神来表达自己的不情愿,这样她或许也会心满意足,但最后等到的却只是无视。
但即便如此她也没有产生激烈的反应,只是无奈地接受了现实,这多少也是由那种社会环境决定的。在男尊女卑的时代,一个从事下九流行业的女子本就处于社会的最末端,她是根本不可能与状元郎走到一起去的,她也可能是为了情郎的将来考虑而选择了放弃。
这当然是不公平的,然而这种不公平是时代造就的。虽然我在写穿越小说,但是我并不认为穿越会有多么美好。
因为从三皇五帝至今,只有现在,才是最好的时代。
最后贴一首我在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有感而发写下的四句打油诗:
十年漂泊觅情郎,
今知君已有娇娘。
台上台下不相识,
唯有一曲道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