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的神奇魅力,尽在此书之中

我工作的豫北小城,东去“八朝古都”开封不过五十公里路程。

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的开封是北宋时期的世界第一大城市(时称东京),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和城摞城两大特点使它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近乎孤例。

开封我已经去过近十次了。更准确地说,是开封的清明上河园我已经去过近十次了。家人、亲戚来了要去,同学、朋友来了要去,遇上到开封出差,也是必须去这里打个卡才觉得心安。

因为清明上河园是以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建造的,千年之前的社会生活、市井风情和城建格局,借助这一座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详细、逼真地呈现在游客面前,给人以“一日梦回千年”的时光倒流之感。

你说我也想去体验人游画中、梦回千年的感觉,可是我离得太远,上班没时间,何况现在出个远门儿太难太难了,真是莫大的遗憾呢!

幸福来得就是这么突然——一册精美的《清明上河图》在手,就可弥补你内心的遗憾。

由张择端绘、曹星原著的《清明上河图》,是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神品系列中最重要的一册,16开,分为正反两面。正面以拉页形式几近原大般再现了中国古代传世精品画作《清明上河图》的风采,反面的文字解读则从画作的内容故事、到画家故事、再到流传故事,层层解剖作品的内涵与外延。

作者作为研究《清明上河图》三十年的学者,文字解读生动且有学术含量,20多年前即提出《清明上河图》表现的不是清明盛世而是盛世危机的应对这一观点,此次又特意呈现近期对《清明上河图》的新解。相信读者不论是对《清明上河图》知之甚详,还是全无了解,读后都能获益良多。

《清明上河图》的艺术魅力

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全卷长528.4厘米、高25.2厘米,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整幅画作绘有1643个人物、208只动物,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各行各业应有尽有,人物表情、姿态栩栩如生,情节丰富有趣。张择端仿佛化身今天的街拍达人一样,随手为我们拍下精彩的市井画面。

其抬高地平线的倾斜透视手法,使得在小小的画面里可以容纳非常广阔的视野。而其“今体人物画”的风格,则升华了乡村山野情调的文人品味,它清野的写实风格与近百年推崇的、代表古典主义之后的西方写实主义绘画趋向不谋而合,因此在当下的观者眼中,《清明上河图》与我们几乎没有视觉文化上的差异。

要知道这可是九百多年前的作品,在那个时候,全世界的其他地区和文明都没有产生如此高度现代的艺术表现手法。这种视觉表现的超前性,真是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清明上河图》的画谏智慧

如果《清明上河图》只是简单描绘当时的百姓风俗和日常生活,其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想必会要打个折扣。

作者曹星原认为,《清明上河图》在描绘商业繁荣的表面之下另藏玄机,明线之下还交织着一条令人心悸的暗线,它同时又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

中国传统社会的谏议制度发轫于西周,成熟于隋唐,而到了宋代则发展至高峰。宋朝吸取前朝地方诸侯割据的教训,主张重文轻武,政治上文人治天下,鼓励文人议论时政和谏言。

故而关注社会现实和朝廷政治成为宋代画家较为普遍的创作趋向。利用绘画向皇帝表述民情,也是北宋官吏的常用手法。王安石甚至还因为一幅画而导致第一次罢相。

张择端也想通过《清明上河图》向宋徽宗展现一些社会顽疾。比如在这幅画中,他表现了对城防、安全、交通等诸多社会问题的忧虑:

专门观测火警的望火楼上无一人观望;望火楼下的两排兵营被改作了饭馆;城墙上下没有任何城防工事和守卫;商铺侵街随处可见;虹桥之上手推车和地摊商贩密密麻麻一字排开……

都城商贸气氛浓厚却完全不设防,真实地反映了宋徽宗朝初期已日渐衰败的军事实力和日趋淡漠的防范意识。遗憾的是,宋徽宗迷恋精绘祥瑞和吉兆,对《清明上河图》的态度可想而知。

《清明上河图》的坎坷命运

艺术成就如此之高的《清明上河图》,其作者张择端的资料却少之又少,生卒年均不详。在历代名人之中,此类现象殊为罕见。

而《清明上河图》的流传故事就更加传奇了。整个两宋时代没留下任何关于这件作品的文字痕迹,包括囊括了北宋之前的宫廷收藏的《宣和画谱》,对这件脍炙人口的作品也是只字未提。

直到金朝世宗年间,《清明上河图》才在今天河南北部的一些人中流传,其中最著名的也是留下最早且包含信息最多的是张著的跋。如果这件作品没有张著的跋紧跟其后,我们对这部作品的了解可能就完全缺失了。

随后的元明清几代,《清明上河图》流转于多人之手,尤其是在明朝中期,为了得到该作品,不择手段的大戏更是屡屡上演。

但是张著之后的一系列跋文足以证明,在近一千年的传奇流传过程中,这件作品真切地打动了每一个见过它的人,因此才会历尽波折而终得妥善保存,直至最终进入清朝的宫廷收藏。

画卷的最后,是清朝初年名叫如寿的人所题的最后一个跋,总结了这件作品的传奇经历:

“汴梁自古帝王都,兴废相寻何代无?独惜徽钦从北去,至今荒草遍长衢。妙笔图成意自深,当年景物对沉吟。珍藏易主知多少,聚散春风何处寻。”

而这位如寿究竟是谁,同样也成了一个未解的谜。

写在最后

创作于900多年前的《清明上河图》,既是一幅名画,也是一部宋代百科全书。

它不仅体现了高超的技艺、诱人的美感,还给千千万万见识到它的人传递出丰富而无穷尽的人生、社会和历史的哲理。

艺术就是拥有这样的永恒魅力,穿越千年,仍然能够直击我们的心灵。

如果想要更真切地体会这幅神作带来的强烈震撼,你唯有亲身翻阅、咂摸这本精美的《清明上河图》,舍此别无他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清明上河图》的神奇魅力,尽在此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