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原【第09子罕篇第18章】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杨伯峻译文】孔子说:“我没见过喜欢美德如同喜欢美色的人。”
【钱穆译文】先生说:“我没有见过好德能像好色般的人呀。”
【李泽厚译文】孔子说:“我没有看见喜爱道德能像喜爱女色那样的人啊。”
【注】三大家基本情况:杨伯峻——代表老式的考据,更多文言文解释的传统视角;钱穆——代表台湾最高水平,更多历史学家和宋明理学的视角;李泽厚——代表大陆最高水平,更多哲学家和五四西学的视角。
【游梦僧直译】孔子说:“我没见过好德如好色的人啊!”
【游梦僧意译】孔子说:“(季桓子收受齐国送的乐女,而遂了齐国的愿‘让鲁国不用我’,不得不感叹:)我没看见过好德的劲头超过好色劲头的人啊!”
【详解】这章很简单,不用解读,直接发出来,估计绝大多数读者都能领会到它的意思。但想要真正理解其内涵,就得绕一个大大的圈,才可以做得到。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德?
如果抛开《论语》自己的解说,向外找寻答案,那将“罄竹难书”,难以尽言,最终是“徒劳无功”。为什么这么说?
下面,咱举一个例子说明解释字义,结合上下文的重要性。
有人叫高熬,其声称,“道”字极玄,鲜有人解释得对,而他是万里挑一的那一个能人。有人就揶揄他:“‘道’一点也不玄,你给钱我,我就能给你造出来!”高熬不信:“你什么水平,还能造出‘道’来!”答:“俺干工程的!”
没错,揶揄的人说的“道”,咱结合上下文,说的就是普通的道路,当然给钱就能造出来。如果你一听到人家提到“道”字,就穷经皓首去解读,最后,不就“劳而无获”、“徒劳无功”,简单问题复杂化了!
就本章而言,《论语注疏》写道:疾时人薄於德而厚於色,故发此言。明显并不知道孔子在这里特指“鲁定公和季桓子”。好色之徒,鲁定公、季桓子是也。无非他们都是孔子的上司,孔子不好指着他们鼻子骂而已。
朱子(朱熹)在他的《论语集注》中,引用《史记》“孔子居卫,灵公与夫人同车,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而得出:“孔子丑之,故有是言。”这就跳戏了——明明《论语》中有例子,为何舍近求远,去找《史记》呢!
《论语》的解读就是这样,千古以来解论的人,解读时不从重排《论语》着手,而不能结合上下文解读,穷经皓首,翻箱倒柜地去查阅其他经典来解释《论语》的一字一句,美其名曰“以经解经”,最后解读出来的成品质量,是可想而知的。
言归正传。“德”字,《论语》自身有解释:【06雍也篇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庸之为”就是“德”!
那什么又是“中庸”呢?《论语》很分散地有所表述,如“周而不比”、“威而不猛”、“泰而不骄”……还是古文,还是艰涩难懂。咱用白话文来解读。
中,就是中道而行,所谓中道就是不偏,不偏就是不走极端。中庸是指孔学的道德标准,中庸,中用,庸古同用。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儒家的理论根源源于人性。
这跟同是发源于两千五百年前的佛学观点一样。佛学名词“边见”就是孔学“中庸”的反义词。当然,“边见”两个简单的字,真正解读起来,也极其繁杂,咱简单一点:一切片面、极端、偏执的观点、看法、见解、观念等,总称为“边见”,由“边见”而出极端行为,就是非“中庸”也!
“德”字,咱简单解释如上,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再去“穷经皓首”、“翻箱倒柜”了。
第二个问题:孔子为什么发此感叹?
在解读“齐人归女乐”篇,咱说了:鲁定公时期,孔子见用于朝廷,推行德政(【02为政篇0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鲁国风气为之一新,邻近的齐国见势不妙,送女乐给鲁定公和季桓子,使之“三日不朝”,且据史载,之后鲁国郊祭,也没赐祭肉给孔子,即孔子已经的代理国相之职有名无实,孔子见状,就离开了鲁国——孔子行。
正在于此中经历,孔子才发了这千古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话里话内,大有嘲讽季桓子之意也。
简而言之,先后逻辑就是:孔子重德,被鲁国起用,用德理政,民风一新,国力上升;齐国忌惮,送女乐贿赂定公和季桓子,以期免用孔子;定公季氏受女乐,去孔,好色胜好德也。
好:《说文解字》好,美也。从女子。好本谓女子。引伸为凡美之偁。注:凡物之好恶、引伸为人情之好恶。
好,本章作动词,解读为“喜好、喜爱”。
“德”与“色”,本僧认为,不作解读为妙。现在的人也能领会,解读出来,反而会“小”其意。
熟知《论语》的人可能有疑问:“《论语》还有【15卫灵公篇13】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为什么不是那章放在这个‘齐人归女乐’之后?”
问题很简单:关键词在于“已矣乎”!时年孔子才56岁,还没开始周游列国,尚未知中原其他国家如何看待德政。只有试了个遍,临老不能推行,才会有“已矣乎”的强烈感叹。
此章会有另有所用,详细,敬请继续关注游梦僧之《拼图解论语》。
【第09子罕篇第18章原文】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游梦僧直译】孔子说:“我没见过好德如好美的人啊!”
【游梦僧意译】孔子说:“(季桓子收受齐国送的乐女,而遂了齐国的愿‘让鲁国不用我’,不得不感叹:)我没看见过好德的劲头超过好色劲头的人啊!”
版权所有,请尊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