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冬日里的寒风总是让人恨不得缩在屋子里不出来,茗茗早上一点都不想起床,已经成了起床困难户,每天早上都要让妈妈来敲好几次的门。“咚咚咚”,“茗茗,起床了,上学快要迟到了”。茗茗把被子掀起,整个遮住自己,同时大喊“妈,再五分钟一定起来啦。”
但凡是学生,估计都很讨厌早起,因为真的很冷。出门后,茗茗恨不得把自己缩到衣服里面去,最近的天气真的很奇怪,天气干冷,寒气好像要渗入人的骨头缝里去,而且风也特别的大,顺风而走的时候就好像背后有一双手在推着你前进。
进入班级,终于能够暖和一点了。早上第一节课是语文课,周老师进门之后就说“同学们,今天冷吗?”“冷!”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周老师接着说到“这么冷的天,我们今天的课就先不讲课文了,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好!”同学们一听上课不用枯燥的看书,还可以听故事,都特别的兴奋,有几个男生“咚!咚!咚”地敲桌子起哄。
周老师抬抬手,示意大家安静一下,然后就开始讲起了故事。
二
公元760年,那个时候的唐朝大部分地区都战火纷飞,很多的百姓四处逃亡,有一个字为子美的人,带着自己的家人也在这个行列当中。几经辗转,他决定在成都暂留下来,求亲告友,加上朋友的帮忙,建起了一个草堂子,总算是有了个暂时安身的地方。
住了有快一年的时间,到了公元761年八月,那个秋天的天气不知怎么的,就比往常要冷很多,虽说才八月,但是寒风呼号,天气特别的冷。草堂子并是不特别稳固,特别是房顶,只是用几层茅草所遮盖的。秋风一吹,屋顶上的茅草就被吹的到处都是,有些被挂在了树梢,有些被吹到了池塘中,还有的被吹到了对面的江边。房子不能没有房顶遮盖,没有办法,子美只好自己顶着寒风去收集被吹散的茅草。
因为是后来者,子美跟村里的人并不是特别的熟悉,被风吹到对岸南村的茅草被南村的小孩子捡到了,小孩子喜欢捣乱,看到到处飞的茅草把能搜集的都搜集到一起,像是强盗一样笑嘻嘻的将子美的茅草给抱走了。子美年龄大了,加上经常的忍饥挨饿,人老体乏,即便是在眼前也没能追上那些嘻嘻哈哈逃走的小孩子。几番呼喊都没能阻止他们,只能拄着拐杖在哪里唉声叹气。
没过一会儿,风云变色,,眼看着雨就越下越大了。天渐渐的黑了下来,到了该睡觉的时候了,可是房顶茅草没了大半,外面下大雨屋子里头下小雨,整个屋子里头连同床上都没有干的地方了。天气寒冷,但是被子却也不保暖了,孩子睡相不好,被子都踢坏了,衣服被子都没有能保暖的,子美整个人被冻得哆哆嗦嗦的。
因为睡不着,所以思维就开始发散,胡思乱想。子美想到,自从战乱以来,到处奔逃,没有安居之所,这不仅仅是子美一个人这样,连同天下的大部分百姓都是如此。不禁感叹,什么时候能够人人安居乐业,有床睡,有屋子住,不被风雨所侵扰呢?如果能够有那么一天,就算是在破旧的草堂子里被冻死都能够安息了。
三
故事讲完,周老师问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里面,都有什么感受?
同学小丽说“战争动乱,最受苦的还是百姓。”胖胖的小兵说“我以后要当军人,保家卫国。”茗茗说“我非常庆幸自己生活在和平的中国,为此我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周老师笑着说“大家说的都很好,我们今天所讲的这个故事,有很多的地方是值得大家去思考的。当然,这个故事其实是根据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来写的。下面,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古诗。课后, 大家可以根据这个故事,写一下自己的感受,就当做我们下一堂作文课的题目。”
四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茗茗通过这首古诗,能够感受到那种处在战乱中的恐慌,忧虑,惊惧,还有诗人忧国忧民的想法。反思自己,生活在和平的中国,每天都能够享受到诗人不曾感受到的“风雨不动安如山”,真的是很幸福。为此也更应该要好好学习,努力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这份幸福。 回过神来的茗茗,听着窗外呼呼的风声,又低头认真的做起作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