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痛,没有亲身经历过是无法完全体会的。
比如,那些在校园时代被欺凌的记忆,可能会带给人一生不可磨灭的痛苦。
不久前腾讯公益邀请了几组家庭进行了一次特殊的访谈。
你了解校园欺凌吗?
“有一些大概的了解”
“不是很清楚”
“感觉不会发生在自己孩子身边”
……
然后这些受访者观看了一段视频:
一段校园欺凌的视频集锦,按照严重程度依次递进。
一个男生被逼着喝下用醋和芥末勾兑的“饮料”;
一名女生被数人轮流掌掴;
一个人高马大的男生对躲在墙角的女生拳打脚踢;
……
看到一半时,一名孩子情绪失控,钻进爸爸的怀里哭了起来。
数位母亲流下泪水,表示气愤、心疼、受不了。
不到3分钟所有人都请求终止观看。
以上的画面并不少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数据表明,中国32.5%的中小学生受到过欺凌。
很多家长表示,根本没有想到校园欺凌竟然会如此严重,简直触目惊心。
视频里的施暴者,都是未成年的孩子,但更像是未长大的魔鬼。
这世间的恶,超乎你的想象。
一、校园欺凌远不止你想象的样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发表的《校园暴力和欺凌(2017)》显示,全球每年2.46亿的儿童受到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的定义有很多描述,综合的说法是:一种长时间持续的、并对个人在心里造成恐惧、身体和言语遭受恶意的攻击,且因为受害者与欺凌者之间的权力或体型等因素不对等,而不敢有效地反抗。
根据手段我们大致可以将校园欺凌分为4个类别:言语欺凌、社交欺凌、身体欺凌和网络欺凌。
去年韩国上映的电影《蚯蚓》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残酷的故事:单亲女孩子若和身体不协调的残疾父亲相依为命,在学校遭受同学欺凌,被强奸、被迫援交,遭受侮辱,被迫退学直至崩溃自杀。
大多数人们对于校园欺凌的认知,仅停留在恶作剧、殴打等直观的行为上。
其实,并非殴打辱骂、流血冲突这种有着强烈视觉冲击的行为才算得上是“暴力”,更多隐形的暴力行为在校园广泛存在着,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2016年的调查研究,在初中校园暴力中,身体欺凌只占了19.1%,远低于言语欺凌(49.6%)和社交欺凌(37.7%)。
真正能走入公众视野引起关注的,只是这些欺凌行为的一小部分(身体欺凌)。对于言语的攻击和社交的孤立,绝大多数时候,孩子们只能默默忍受。
毕竟这两类欺凌行为难取证,也难界定。比如,言语欺凌有时和玩笑只有一线之隔。朋友间一句亲昵的“you bitch”在旁人耳中也许无伤大雅,若放在言语霸凌的语境,意义便大不相同。
节目主持人马东曾在《奇葩说》中坦白自己在学校被欺负的经历——“没被打过,但是他们会把我带到一个砖垛神秘的拐弯抹角的去处,然后按着我的脑袋说:‘说段相声’”。谁会觉得“说段相声”是一种霸凌呢?老师也不觉得。等他告到办公室,一办公室的老师甚至起哄:“来,先说一段。”
作家李尚龙也讲过一段亲身经历:2016年他去柳州一所中学签售的时候,一名想要发言的男生刚刚站起,全班就哄然大笑,他什么话都没说,班里已经大笑三次,带着轻蔑。
原来,这个男生小时候经历车祸,脑子被撞坏了,父亲去世,就母亲一人拉扯他长大,加上他不合群,不喜欢和人交流,逐渐就成了所有人眼中最异类、最可笑的人。
这些学生欺负他了吗?他们从来没有打过他,只是在他想要表达观点的时候,时常爆发出嘲讽的大笑;在他想要融入集体的时候,轻蔑地孤立他。
但这何尝不是校园欺凌的一种呢?在我们的学生时代,仿佛都有类似的一些人,因为家庭、身材、相貌或者其他因素,被排挤、嘲笑、恶作剧,而那时的我们,却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这段经历促使李尚龙开始关注校园欺凌事件,他意识到,这些暴力行为,给当事人带来的伤害,可能一辈子都消除不掉,今年的新书《刺》聚焦的就是这样一个社会热点问题。
二、集体意志成了欺凌的帮凶
日剧《Legal high》里面有一句经典台词:“欺凌的本质是气氛。”
主角古美门说,这个班里本来就没有什么领头羊,谁制造出来的氛围都无所谓,他们只是像墙头草一样符合的堕落的羊群。他们,只是像被莫名的向心力驱使的水滴,最终形成的旋涡,却已成为欺凌。
在凝聚力很高的团体中,成员彼此的认同度很高,时间久了就会产生相似的价值观,总觉得对方做什么都对,因此当其中一个人开始欺凌班上某个人时,其他成员也都会表示赞同和支持,觉得受凌者是罪有应得。
在小说《刺》中,刘涛作为旁观者,欣赏着主人公韩晓婷被人欺凌施暴的画面,甚至还笑着表示鼓励,虽然她从来没有动过手,但她的笑成了多年后最让韩晓婷记恨的画面之一,也是韩晓婷最终性格扭曲的导火索。
欺凌行为往往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举动,它的背后,往往可能是一个集体意志的全部沦陷。这种集体意志带来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可怕。
在集体欺凌的现场,个体往往会觉得自己的身份隐没在群体中,不受注意,内在的束缚也随之消失了,这种心理被称为“去个体化”。没有了保持个良好形象的压力,加上情绪煽动,个体便也忘乎所以地加入暴力的狂欢中。
我读初中时,班里有个男生很胖很丑,经常被欺负,他不仅不反抗,还把“被欺负”当作“有人愿意搭理我”而积极回应。久而久之,全班人都开始看不起这个男生,觉得他被欺负那是活该。
一次放学后,我与他因为取自行车时发生了剐蹭而吵了起来,一怒之下,我脱口而出:“你个猪!”旋即一脚踢到了他的下身,他一声惨叫便倒地不起了。
看到他躺在地上痛苦的样子,我大脑一阵眩晕,之前别人欺负他的画面和嘲笑他的语句飞速在我的脑海里闪过,我突然惊悚地意识到:也许,正是这些长期以往的“隐形暴力”,像魔鬼的双手一样,推动着我这样一个曾与他并无瓜葛的人做出了反常的暴力行为!
暴力行为背后,涉事者众,那些隐形的参与者,可能都不会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如果学校和家长没有意识到环境和氛围的重要性,类似的悲剧依旧还会上演。
我们还需要明白,对于欺凌行为,集体的沉默就是纵容。
有一项数据显示,现实中除去8%的霸凌者和12%的受害者,最大的群体其实是目击者。
教会这些旁观者如何应对霸凌,如何帮助受欺负的人,甚至比教导霸凌者停止这种行为更重要。
在中国,59%的学生在看到他人受到欺凌后,选择沉默,相当一部分校园暴力事件只能由教育机构内部处理(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问卷调查2017)。
不要以为自己的孩子不被欺凌,就可以置身事外,因为霸凌事件一刻不被解决,每个孩子都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刻会受到伤害。
面对暴力,如果做不到面对,起码学会安慰。你可能永远不会知道,一点善意和关怀就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三、教育才是保护孩子免受欺凌的最佳手段
电影《蚯蚓》里,女孩子若的父亲求助无门,最终选择了以暴制暴,用复仇的形式为女儿洗刷冤屈。
小说《刺》中,中学时代饱受欺凌的韩晓婷走入职场,重逢当年的仇人刘涛,同样选择了以暴制暴,对刘涛百般刁难。
然而最终,女孩的父亲选择了自尽,韩晓婷也终身郁郁寡欢,失去了爱的能力。这样的结局,肯定不是我们期望看到的。
以暴制暴终究不是正途,逃避同样也不是长久之计。
孩子看待和处理事情的能力是需要后天培养的,面对校园欺凌,正确的态度不是逃避而是面对。学校和家长都应该明确地教育孩子,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如何正确地进行处理。
身在美国的朋友告诉我,在美国,校园欺凌是全社会都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学校会专门开设课程告诉同学如果遇到了校园欺凌,应该如何处理。自己被欺负了应该怎么做?看到了欺凌行为应该采取哪些手段?这些,学校都会讲得非常详尽。
整个社会对于校园欺凌的容忍度很低,如果有人遭受了暴力,周围的人绝不会袖手旁观,他们会立即制止,拍照上传到脸书等社交网络进行声援,有的还会@一下相关部门进行督促,所以相关案件大多都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对于校园欺凌,美国法律还有非常详细准确的判定标准和完备的惩罚机制,每名施暴者的行为还会被记录在案,今后上大学、找工作都会受到影响(敲黑板,这项措施的威慑效果非常给力)。即便是未成年人,也会责令他们去做义工,到社区劳动,通过惩罚,达到很好的教育改造效果。
校园不是尔虞我诈的江湖,更不是弱肉强食的丛林,面对校园欺凌每一个父母、每一个老师、每一个人都应该说“不”!
当校园欺凌真的发生在孩子身边的时候,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
所以从现在起,正确认识校园欺凌吧。告诉孩子如何去看待和面对校园欺凌,让孩子们知道,家长给予的支持才是他们心中最大的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