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古说古珠第七篇-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

       中国文明起源之一的黄河全长5464公里,贯穿了整个华夏版图,在这条伟大的河流的下游、中游、上游两岸同时生长着文明到来之前的数个新石器时代文化,它们是下游的大波口文化、中游的仰部文化和上游甘青地区的秦安大地湾和马家窑文化。这一时期,整个黄河流域都流行彩色陶器,而在长江流域流行的则是刻纹陶器。

       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是按照陶器形制来对文化类型分期和分区,制陶技术的扩散反映在各个文化遗址出土器物的联系和区别上。山东究州王因墓地属大波口文化早期阶段的墓葬,墓葬出土的人骨,除了双臂戴有十余对陶,颈部位置还有用细骨珠穿成的串饰。制作骨珠是这一流域的风气,并且这种制作骨珠和其他骨质小装饰的风气似乎成了黄河流域的传统,从史前的仰和大波口,到后来的龙山,从进人入文明的商到春秋战国,数千年里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延续了这种骨珠和骨制品的传统。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它的得名来源于第一个发掘地一一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留村。仰韶先民以擅长制作色彩鲜艳的陶器闻名,他们还擅长陶器上的平面美术的图案设计,这些图案一般都是抽象的几何图形,图案的构成方式与现在受过学院训的设计师作品相比较毫不色。因为在上千处的仰部遗址中,彩陶和陶片的堆积层最厚的可达5米。这样的文化堆积层距今5000到700年之间,持续时间近200年,地理范围包括整个黄河中游现今的甘肃、陕西和河南,其中以陕西省的遗址最多,是仰韶文化的中心。位于陕西省临潼县骊山脚下的姜寨遗址被分类为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是一个远古的自然村落。遗存保存得较完整,有居住区、陶容场和基地,中心有大广场。孔子描述过的“大同”社会,天下为公,夜不闭户,道不拾遗。房屋围绕中心广场环形分布,意味着平等互利的关系,围绕圆桌而坐,所有的人都有发言权。  


陕西临姜塞少女的随葬品。它们是陶罐、骨珠串、石球和绿松石耳坠。这些骨珠的制作方法很可能分两种:1.天然骨管切段而成,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就已经掌握了这种方法;2.将骨头磨制成一段细小的国棒,然后切成小圆片,再逐一打孔,就成了出土时的样子。这些珠子的外径一般在37毫米之间,孔径1-2毫米,厚度只有1-2毫米,基本上是小圆片。右图所示为骨珠分解图。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藏。  


陕西临姜塞少女墓出土的玉坠。从左至右分别长3.8厘米,3.5厘米,2.5厘米。从工艺的角度看形制的加工和表面抛光都还不成熟。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藏。

       临潼姜寨M7为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基,除了随葬的陶器、石质刮削器、石球、玉(録松石)耳坠(上图),串饰骨珠多达8577枚;这些骨珠均为扁状,形制不很规矩,最大外径7毫米,最小仅3毫米,从出土位置看,除了戴在颈上,有的还缠绕在腰间"。西安半坡村M152为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墓,墓内随葬有陶器、石球、玉耳坠,另有石珠69枚。陕西华县元君庙出土骨珠将近2000枚,成年女性和个别女孩的随葬品有陶器、蚌饰、骨笄、石球、骨珠等,而另一些小孩墓葬没有珠子随葬,并且也不是按照成人方式埋葬的,推测佩戴珠子与“成年”的仪式有关。这些骨珠是用禽类骨骼磨制的,形状不很规矩,但基本呈圆形,做工很精细,一般外径在3-7毫米之间,孔径1-2毫米,厚度也只有1-2毫米,基本上是小圆片。同样的骨珠还出现在甘肃皋兰糜地岘新石器时代墓葬中,一具人骨在颈部绕了5圈骨珠,计1008粒左右,墓主人性别暂时不明。

       这一时期珠子的主人一般是年轻女子,随葬品也比较丰富,说明女性比较受到尊敬。支持进化原则的历史学家把这一时期的这种现象对应于“母系社会”,即社会和家庭关系是由母亲一方血统来维系。早在战国,庄子就说过,“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上古先民的这种群婚制度使得“圣人无父,感天而生”,创造了许多诸如吞玄鸟(燕子)卵生“契”、履“大人迹”(熊的脚印)生“后稷”"的神话故事,这些故事该是上古群婚现象的折射,所以才出现了华县元君庙那种两个小女孩与母亲合葬的现象。

以上文本由【牧古说宝珠】整理(如有侵权 请联系作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牧古说古珠第七篇-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