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9

“有所为有所不为”是老庄哲学的本意吗


我们讨论管理者哲学,往往会引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话,认为这是老庄哲学的精华。然而,细读老子《道德经》,就会发现,老子并没有说过这样的话,纯属后人在传抄过程中衍生而来,以讹传讹,竟成了名人语录,被奉为经典。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老子《道德经》帛书版甲乙本,应是目前看到的最接近老子时代的版本,可信度最高。帛书版《道德经》甲乙本均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按照帛书版本,《道德经》开篇讲何为“上德”和“下德”,然后就从“道”的角度分析世人追随称道的“德”、“仁”、“义”、“礼”四个层面的区别,区别的标准就是“无为和有为”、“无以为和有以为”两个方面。

帛书《道德经》是这样说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

既然是开篇之作,那就是文章的主要观点,是贯穿整个文章的思想和灵魂。老子开篇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说,上德之人,心中有德言行有德,却不自恃有德;下德之人,心中想的是恪守有德的样子,言行上看似有德,却不忘标榜自己有德。

由此看来,老子区分上德和下德的标准不是看德行的高下多寡,而是看行德之内心目的,是“为他人行德”还是“为自己立德”,也就是《道德经》里所说的“无以为”还是“有以为”。“无以为”即是“为他人行德”,是谓“上德”,也就是“有德”;“有以为”即是“为自己立德”,是谓“下德”,也就是“无德”。这是老子判断人是否有德的第一标准。

在判断人是否有德的基础上,老子从两个维度区分“德”、“仁”、“义”、“礼”四个层次。即“无为和有为”、“无以为和有以为”。

刚才分析了“无以为”和“有以为”,可以说是从人心的角度看人的言行举止是为了他人还是为了自己。那么从《道德经》通篇来看,“无为”和“有为”是看人的言行是否顺应“道”,也即自然运行的内在规律。顺应天道即为“无为”,反之逆天而行则为“有为”。

从这两个维度出发,老子判断德、仁、义、礼的排列组合是这样的:无为而无以为是谓德,有为而无以为是谓仁,有为而有以为是谓义,有为却无人响应而需要强制别人去做是谓礼。

由此可见,在老子眼里,有为和无为是同一纬度下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在对待同一个问题上,不可能同时存在。并且,老子所说的“无为”和“有为”是从是否顺应天道的角度划分的,这里的“无为”和“有为”与“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为”意思并不相同。

《道德经》有很多句子可以看出“为”和“无为”、“有为”的区别。“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就是明证。这里的“为无为”,第一个“为”是做事情的意思,和“有所为有所不为”里的“为”是一个意思。而“无为”在老子眼里即是顺天而为,不乱为、不妄为的意思。

当然,“有所为有所不为”也并非与《道德经》全无瓜葛。据考证,此语并不出自老子,而是由汉初黄老学派之产物,严遵、傅奕、范应元、楼古四个版本的《道德经》以及韩非子解老篇将帛书甲乙本的“上的无为而无以为”写作是“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但通过专家对韩非子解老篇的分析,此句应为笔误,由此证明严遵、傅奕、范应元、楼古四个版本也应是传抄之误。

查了下资料,网上说“有所为有所不为”出自《孟子》,最早出自《论语》,意思是说,人生有限,君子应当做应该做的事情,不做不应该做的事情。此话很有道理,但我查了《孟子》,没有找到原话。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3-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