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老师伴你读《论语》之《子路》(中)

沉墨国学经典诵读

子路

13.10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①期(jī)月:一年。

孔子说:“假如有人用我主持国家政事,一年之内就可以见到成效了,三年便能成效显著。”

13.11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①为邦:治国。

②胜残:消除残暴。

孔子说:“善人治理国家,经过一百年,也就可以消除残暴,废除刑罚杀戮了。这话真对呀!”

13.12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①世:古代以三十年为一世。

孔子说:“如果有王者兴起,也一定要在三十年之后才能推行仁政。”

13.13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己的言行,治理国家还有什么难的呢?如果不能端正自己,又怎么能去端正别人呢?”

13.14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①朝:朝廷。或指鲁君的朝廷,或指季氏议事的场所。

②不吾以:不用我。以,用。

冉有退朝回来,孔子说:“今天为什么回来得这么晚呢?”冉有回答说“有政务。”孔子说:“那不过是一般性的事务罢了。如果是重要的政务,虽然国君不用我,我还是会知道的。”

13.15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

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鲁定公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有这样的话吗?”孔子答道:“不可能有这样的话,但有近乎于这样的话。有人说:‘做君难,做臣不易。’如果知道了做君的难,这不近乎于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吗?”

鲁定公又问:“一句话可以亡国,有这样的话吗?”孔子回答说:“不可能有这样的话,但有近乎这样的话。有人说过:‘我做君主并没有什么可高兴的,我所高兴的只在于我所说的话没有人敢于违抗。’如果说得对而没有人违抗,不也好吗?如果说得不对而没有人违抗,那不就近乎于一句话可以亡国吗?”

13.16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①说(yuè):同“悦"。


叶公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让身边的人快乐满意,使远方的人来投奔。”

13.17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①莒(jǔ)父:鲁国的一个城邑,在今山东省莒县境内。


子夏做了莒父地方的长官,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贪图小利。急于求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小利则办不成大事。”

13.18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①语(yù):告诉。

②直躬者:正直的人。

③攘(rǎng):即偷窃。证:告发。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父亲偷了别人的羊,他便出来告发。”孔子说:“我家乡正直的人与这不同: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正直就在这里面了。”

13.19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平时的生活起居要端庄恭敬,办事情的时候严肃认真,对待他人要忠诚。就是去边远的少数民族居庄的地方,也是不能废弃这些原则的。”

诵读音频请关注沉墨国学经典诵读公众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沉默老师伴你读《论语》之《子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