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教会我的哪些事

过年回家,最大的乐趣就是看观察孩子们的点滴。尽管只有短短十天时间,但孩子们的行为就已经让我学到无数的东西。这里简短摘取几个,以做学习路上指引。

1、说话

刚一岁的儿子,每天醒着的70%时间,嘴里总是在发出一些声音,长调短调,单音节多音节的各种声音都有。有时像是自言自语,有时又像是与人交流,没人能听懂他说些什么,也没人对他的这些声音做有意义的回复,有的可能只是顺着他的发音发一些同样的音调,完全构不上一种交流。
就是这样几乎可以算是无反馈,无法确定发音对错的前提下,儿子在我离家前的第二天,当有人给他把屎把尿的时候,能准确发出“不”的音。
了解发音技巧后的我们都知道,小孩的发音有一个漫长的喉部肌肉群的训练过程,包括说话过程中舌头的配合。母语学习过程中,没有任何人告诉孩子该怎么做,孩子们也学不了任何理论,但在不断重复中,孩子们学会了母语学习。

依托于大量训练之下的刻意练习,大量时间投入的沉浸式学习,没有只关注于当下,做好眼前的事情。孩子们的嘴里没有这个好难,这个不知道对不对,这个做起来好累,有的只有做好眼前的事情!

2、走路

刚到家的时候,儿子对于走路完全没概念,能做到的只是在有人看护的情况下扶着桌子或床边进行短暂的站立,期间如果有食物或玩具引诱,也只是伸手,上半身前倾的去够东西。
离家前夜,面对食物的引诱,儿子就已经学会了扶着桌子慢慢挪步来猎取零食。尽管在整个过程中,他会用哭和各种其他方式来尝试获得大人的协助,但最终他自己完成了扶着桌子拿零食的整个过程。

走路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这期间固然有着身体成长的生理因素存在。但学走路的过程中克服恐惧,消除情绪困扰,为目标达成而做出努力和尝试。这才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的一些东西。

3、思考

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的好奇心,强大的模仿能力都是学习的最大助力。在孩子们的世界,没有情绪内耗,没有完美主义,更不存在拖延。他们的学习永远都只针对于当下。
反观我们自己。担心做不好,想尽一切办法走捷径减少学习投入时间,花大量精力去研究学习方法而不是学习本身,反复去计较自己是不是达成了某一个目标。我们的精力永远都停留在学习之外的世界。
专注于当下,做好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反复、大量的刻意练习,不被目标局限,摆脱情绪内耗,把所有事情都聚焦到学习本身。这就是过年十天里儿子教给我的东西。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们教会我的哪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