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

在上初中以前,我的家乡是我生活的村庄,村庄东临一条人工河,据说是父辈们用铁掀挖出来的,当时村里还是大队,集体干活,各挣工分,按照工分多少,年底分粮,挖河称作是出河工,最终挖出了这条河。当我降临时,这条河已经流起了孱孱清水,童年的很多时光,都洒在了河的两旁,挖草根、割猪草、捉泥鳅、逮小鱼,再后来,工厂里的废水流入河中,河水发黑发臭,大人不许小孩再下河,据说有毒。从此以后,我们就把它撇在记忆之外。但还是会去河堤上走动,堤的两旁种的槐树,矮矮的,到了春天结出嫩嫩的槐花,伸手就能够到,像是得了宝贝,拿到家里交给大人,煎了饼子,吃得得意洋洋。

上了初中以后,我对家乡的认知开始扩大到乡驻地,乡驻地真热闹,每逢初三、初八,就有热闹的集市, 我们上学时,穿集而过,看着琳琅满目的好吃的,不由得流下口水,摸摸瘪瘪的口袋,只有一角钱,换了一两瓜子,在路上嗑开了,走到学校瓜子刚好吃了,再咂咂嘴巴,回味着瓜子的滋味,过最后一把瘾。校园是很宽阔的,四五排房子,最前边是老师的办公室,中间三排是教室,后边两排是宿舍,最前方诺大的空地是操场,每天早早的赶来,老师吹着响亮的口哨,我们踏着杂乱的步伐,全校学生在晨雾中"一二一"齐跑步,有时雾大,我们跑步的队伍被淹没在雾中,像一条长龙,在雾中来回穿梭。

再后来上了县城的高中,我对家乡的认知开始扩展到县城,县城是极大的,我也是极不适应的,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到处都新鲜,到处都是些没见过的物什,单说那个宽大的马路,都快赶上小学操场那么宽了,还有来回奔走的车辆,闪烁的红绿灯,在路口站了很久,竟然不知该如何穿过马路。还有那骑自行车的人群,像争抢出洞的蚂蚁,你挤我推的,这么宽的人行道,也被他们搪塞的满满 的,每次我骑上自行车回家时,都紧张异常,被挤在人流中,唯恐有些闪失,确实也经历了几次人仰马翻的尴尬局面。

我的家乡在平原,这里没有高山流水,也没有大海波澜,没有唯美的自然景观,也没有人工打造的显赫景点。它普通的像地图上被遗忘的角落,但我无论走到哪 都对它恋恋不忘,因为它是我的出生地,我过去的快乐、悲伤都留给了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小河能叫出我的名字,那里的花花鸟鸟能听出我的声音。我们彼此熟悉,我把时光洒在了它的怀里,它馈赠给我无尽的成长。虽然时隔几十载,它早已变了模样,平房变成了楼房,空地里盖起了很多工厂,村庄里的人们入住了社区,从农民变成了半工半农。社会在发展,时代变迁,但不变的是我们的家乡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和我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