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限度利用自己的抉择点,关键在于动脑筋好好反思一下,在这一刻,对我们而言究竟什么最为重要。在这一点上,我其实不太同意某些时间管理专家的看法。他们说,我们需要深挖自己的灵魂才能知道哪些东西对自己而言最重要,最值得投入时间。而我相信,大体来说,知道哪些工作最重要并不难。
——乔西·戴维斯《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
1、“在结束一项任务之后,有意识地思考一下接下来自己要做什么。不论你接下来还有多少时间,这样做都会决定你对时间的利用质量”
神经性常规行为停止的那一刻,就是我们能否实现“高效两小时”的关键点之一。正是在那一刻,你能够决定该如何最大化地利用自己的下一个时间段。现在是检查电子邮件、然后在下一项工作之前尽可能回复所有邮件的最佳时间吗?或者,如果你有两小时的自由时间,是不是让自己专心于某项需要长时间集中精力的项目会更好呢?到底怎样做,才会有更好的效果?是现在就为一场两小时后开始的会议做准备,还是在临近会议时再准备,能让自己更清楚地记住准备在会议上讨论的问题?在结束一项任务之后,有意识地思考一下接下来自己要做什么。不论你接下来还有多少时间,这样做都会决定你对时间的利用质量。
2、“我们通常会不假思索地抓住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任务,然后一心一意地做起来”
有意识地去思考如何利用我们的时间,这并不是什么石破天惊的想法,但我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很少这么做。诸如负罪感、焦虑感,或与之对立的那些情绪——取悦他人的愿望、渴望等——都会激励我们去做与这些情绪相关的任务。但这并不一定是对时间的最佳利用方式。结果就是,当我们意识到时间正在一分一秒地流逝,或是因为情感的冲动而想做某个特定的任务,或者被一种不断增强的犹疑不决感淹没时,我们通常会不假思索地抓住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任务,然后一心一意地做起来。而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并没有专心完成这个任务的时候,我们就会直觉性地缩短在这项任务上投入的时间——并试图尽快着手另一项任务。
有时我们运气不错,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的那项任务正好就是那一刻最该做的。但如果这种做法真的靠谱,那么,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那种在某某事上(这里可以是任意内容)“浪费”了一整个下午的后悔感就不会再存在了。
3、“在花时间考虑过接下来应当做什么之后,你就会选择那些或是对你而言非常重要,或是适合在接下来的时间段里完成的任务”
抉择点可以存在几十秒,或者几分钟。想象一下,如果每次面对抉择点时,你都能花上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你从这个任务转换到下一个任务,情况又会怎样?运气好的话,你一天甚至能碰上10个抉择点。那么,这一天你一共要在抉择点上花50分钟左右的时间。在花时间考虑过接下来应当做什么之后,你就会选择那些或是对你而言非常重要,或是适合在接下来的时间段里完成的任务。而与此相反,假设你想要做得“高效”一点,匆忙地跳过了这些抉择点——这些“毫无效率”的时刻,那么很可能你接下来进行的任务并没有那么重要,或是不适合在这段时间里完成。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你又会浪费多少时间呢?损失也许会非常大。这才会真正导致时间被毫无效率地大量浪费掉。
为了更加“高效”、更迅速地度过这些抉择点,我们很可能会错过有意识地引导自己的努力和能量的机会。不过,我们完全可以学会用不同的方式面对这些时刻。
4、“在这一刻,对我们而言究竟什么最为重要?”
最大限度利用自己的抉择点,关键在于动脑筋好好反思一下,在这一刻,对我们而言究竟什么最为重要。在这一点上,我其实不太同意某些时间管理专家的看法。他们说,我们需要深挖自己的灵魂才能知道哪些东西对自己而言最重要,最值得投入时间。而我相信,大体来说,知道哪些工作最重要并不难。
5、“我们把那些重要的事拖到日程表的末尾,因为那些事务看上去‘虽然重要,但并不紧急’”
如果在度假期间问大家这个问题,我相信每个人都能轻松回答。因为我们本来就知道什么最重要。但当我们面临着一天的压力,似乎每时每刻都得解决一些紧急任务时——回复那些打着惊叹号表示它们有着很高的优先级(通常是对别人而言,对我们来说却未必)的邮件,发现错误之后需要赶紧解决的问题,忙着应对那些不断涌现的日常麻烦等——你就很容易忘记什么事才是最重要的了。我们把那些重要的事拖到日程表的末尾,因为那些事务看上去就像史蒂芬·柯维在他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那本书里形容的一样:“虽然重要,但并不紧急”。
6、“充分利用抉择点的三个诀窍 ”
当你面临着一个抉择点时——不管你是刚开始工作,还是完成了一项任务后,感觉(也许仅仅是一刹那)突然有些不太对劲,疑惑着下一步该做什么时,你手头就出现了一个机会。你可以让自己大脑中有意识地处理问题的那道程序高速运转起来,做出正确的取舍,决定该如何利用接下来的时间做那些对你而言最重要的事情。
有三个诀窍能帮助你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抉择点:
•珍惜每一个抉择点。
•提前为抉择点做好相应计划。
•不要随便开始一项新任务,除非已经有意识地决定了它确实值得做。
7、“珍惜每一个抉择点”
一天当中,出现抉择点的机会并不多,你也无法次次预测到它的出现时间。但这一刻一旦出现,你就能够运用自己的意志来选择一个新方向。因此,每一个抉择点都很珍贵。你应该珍惜它们、尊重它们。
我所说的尊重,是指要意识到抉择点的出现,并尽力抓住它;要承认它的存在,而不是无视它,继续埋头往前冲,一头扎进你的无意识思维指引你去做的下一个任务里。要退后一步,重新思考对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然后决定接下来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抉择点能够让你与眼下最关注的事保持一定的“距离”,能让你做出更有策略性、更有意识的选择。研究表明,制造出心理学上的距离会带来更高层次的思考——因为你胸有大局。如果我们与某个决定的心理距离太近,就会倾向于看重眼前最关注的东西。
8、“提前为抉择点做好相应计划 ”
令你受干扰或分心的事都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做了再细致的计划,你的工作也常常会被一封紧急邮件或电话打断,不然就是某个同事跳出来要“问你个小问题”。大家很可能没法知道这种情况发生的确切时间,但我们知道,这些干扰的发生概率很大,而每一次打断都会创造出一个抉择点。
所以,为什么要等到这种情况发生之后,再去计划自己该如何应对它们呢?当你的思维被意外打断时,你往往会选择匆忙应对,而不是珍惜由此产生的抉择点。你很可能会任由自己无意识的大脑迅速地指引你去解决下一个任务,而不是花上一点时间,做出有意识的、有策略的选择。而这么做,很可能会让你浪费更多时间。
9、“执行意向:当某种情况发生时,人就会按计划执行某个与之相关的特定行为”
提前计划如何应对突然而至的抉择点,这能让我们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抉择点,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时间。有多项研究显示,为可能出现的障碍提前制订应对计划,更有可能让人们按自己希望的方式行事,而不是匆忙应付了事。已经有很多研究证明,如果提前计划自己在碰到某些情况时应该如何处理,那我们将会在减肥、控制情绪、健康饮食等方面做得更有成效。
这种提前计划的学名是“执行意向”。
“执行意向”指的是当某种情况发生时,人就会按计划执行某个与之相关的特定行为。这是一种“如果……就……”的处理方式,“如果有某种情况打断了我的工作,我就会这样做。”注意,一定不会起作用的一种“计划”就是:用意志去抵抗某种冲动,或向自己保证绝不会再重蹈覆辙。“计划不去做某件事”常常会失败,而关键的一点就是,你做的计划是要让自己在这一刻进行一项新的活动——一项你乐意做的事。计划一项新的活动,往往会更容易成功。
10、“设想当某个障碍出现时,我们应该如何行动,会让神经回路提前做好准备,从而能够更顺利地执行计划”
还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当我们在脑海中设想某一个行动时,所利用的神经回路其实和真正去做这件事时的神经回路相同。这些证据告诉我们,设想当某个障碍出现时,我们应该如何行动,会让神经回路提前做好准备,从而能够更顺利地执行计划。这也许可以帮助大家解释,为什么设想自己成功地做出了某个动作(加上刻苦训练),能够帮助人们在运动上获得成功;为什么在脑海中想象如何动手术,能够帮助受训的医生们提高手术水平;为什么设想我们在即将到来的工作面试中出色发挥,能够提升我们的表现;以及为什么设想肌肉的活动,能够增强肌肉力量。
11、“这些打扰你的情况能帮助你从忘我状态中走出来,从引导着你完成各种任务的神经性常规程序中解脱出来,让你重新评估一下,自己是否需要换换任务”
“执行意向”这个概念也可以用来创造更多的抉择点。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想象在工作日中可能发生的一些场景,并由此形成应对计划。一旦这些打断你的场景出现,你就可以停下来利用这个抉择点。假设一周总有那么几次,你会被跑过来问你“一个小问题”的同事打断,你可以提前决定:当你被打断的时候,你就把那一刻变成抉择点。这些打扰你的情况能帮助你从忘我状态中走出来,从引导着你完成各种任务的神经性常规程序中解脱出来,让你重新评估一下,自己是否需要换换任务。我有时会陷入一些不值得大费周章的工作中,外界的打断反而能给我提供机会,让我反思该如何利用时间才更加明智。
12、 “不要随便开始一项新任务,除非已经有意识地决定了它确实值得做 ”
当你碰到一个抉择点时,立即开始处理下一个任务通常会导致你浪费大量的时间,这远比你用来决定下一个任务时花上的那几分钟时间多得多。关键就在于要抓住抉择点出现的那一刻,下面就是一些建议:
首先,一旦你完成一项任务,不要去想接下来自己可以轻松地做些什么,而要把这一刻标记为抉择点。例如,当我在结束了一节45分钟的训练课程后,我会对自己大声说:“现在就是个抉择点!”这句话足够让我整个人暂停一下。有时我还会站起身离开电脑,喝点水或者喝杯咖啡。在大脑高速运转了45分钟后,需要先让大脑的尘埃落定,才会更有能力决定下面该开始做什么,哪项工作才最值得花时间。
13、“那你该怎么决定什么事最值得花时间呢?判断的依据之一就是自己当天最重要的任务”
只要你给自己一点时间,退后一步思考一下,就能够轻松地回想起来。其实,你还可以做得更好,比如再考虑一下自己目前的状态,现在有多疲惫,接下来有没有其他事情需要你花更多的心理能量去做,以及你会在何种环境下工作。在接下来的策略介绍中,我们会进一步探索对这些因素的最佳利用方式,好让你能够最大化地利用每一个抉择点。
14、“聪明地安排你的时间用途 ”
人们都容易在工作时全然进入忘我状态,这是由我们的神经性常规程序引导所致的,并不是什么缺陷。应该说,我们所做的很多事都是由相对而言无意识的、自动的大脑运转所控制的,忘我状态只是一个很自然的结果。但是,我们能否实现“高效两小时”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能否做出正确的、有意识的决定,来计划该如何利用你的时间,以及把时间用在哪些工作上。在完成不同任务的间隙之间,我们终于从忘我工作的状态中脱身而出,这些时刻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礼物,而我们完全应该审慎地利用这些时刻。
当你开始更清醒地意识到每天的抉择点时,你也许会惊讶地发现,自己从前是多么频繁地轻易屈从于自己的大脑,任由它随机决定下一步要完成的工作。明智地利用你的抉择点,这是第一个策略——也是挑战,而如何在工作时管理你的心理能量,则是下一个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