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者无意 听者有心”?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常常被我们用来劝诫在和他人沟通中要注意自己的措辞,说的人可能只是随口一说,但听的人却牢牢记在了心上。

      听的人听到的是什么?听,是一个过程;听到,即闻,才是一个结果。你听闻的是否就完全符合说的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呢?不见得。

      前两天,一位同事发来微信:我发现我这人是真的没有眼色,小姑娘A来和我说工作,说了半天我才发现她站着我坐着。还是刘主任来了给她放了个凳子我才发现。刘主任说:“哎呀,XX,你怎么一直让人小姑娘站着啊!”我真的那么凶吗?

    我看了信息后微微一笑,刘主任不就是怕A站累了脸皮薄自己不好意思说,为了活跃氛围随口说的一句话而已,下次再有人来找你谈工作,记得给对方放个椅子不就好了吗。为什么这样一句简单打趣的话,却引起了我同事深刻的反省,并伴随着自我否定。

      情感=现在+过去。在这个公式里,“现在”这部分所占的比例很小,更多的是“过去”。心理动力学发展观认为“童年的经历和你的遗传因素一起塑造了今天你的样子”,说者简单的一句话,唤醒了听者曾经的创伤体验。

      心理学工作者要透过他的“听”见到他的“闻”,想到他“为什么”,明白他“为了什么”。这位同事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爷爷是位抗美援朝的战功卓著的老军人,不苟言笑、少言寡语,害怕被爷爷责骂,从小不敢说话。长到8、9岁被父母接了回去,因为与父母并不亲近,做事更是小心翼翼,每天看着眼色行事。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有心的听者听到的是自己的过去,听到的是自己的故事,听到的是自己的记忆,每一次回忆都是阔别重逢。他听到的是生怕自己做事不合爷爷、父母意的自己。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心里有什么,听到的就是什么。

      我想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这句话:和别人打交道,是和这个人在自己心中的形象打交道。

    前一阵子,我因为工作上部门调动烦心不已,一位职场前辈主动投来“关切的问候”:“我觉得你可以去找前任一把手帮你想方法。你没去找他聊聊?我觉得你可以去和那个部门领导聊聊,你有没有直接去找他说说?你和那个XXX熟吗?”由于我早就听闻这位前辈非常的八卦,此时他的出谋划策却引来了我的反感。

      面对他的“好心”,我似乎并不怎么领情,因为在我心中早早为他贴上了“八卦”的标签。

      心理学上有一种效应叫做“贴标签”效应,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隐喻的方向发展。所以在那一刻,无论他提的建议是出于什么心理,我听到的都是“这位前辈又要八卦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说者无意 听者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