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的元宵节主要活动清单里,从没有吃汤圆这一项

如今,正月十五吃汤圆或元宵,已经成为共识,不过,我小时候过元宵节时,家乡并没有吃元宵的习俗。我们那里盛行的习俗是过春节吃饺子,春节期间招待客人也少不了饺子。

每到过年,初五之前都是热热闹闹的,大年初一起大早,先喝汤(就是吃饺子),然后跟着长辈去庙里烧香(当然也可以不去);回来之后,跟着堂兄弟姐妹去给爷爷奶奶和长辈拜年,父辈和堂兄弟们还会在早上去给过世的祖宗上坟,姐妹们不用去,给长辈拜完年就可以自由活动了。

从初二开始,跟着父母走亲戚,去拜年。我家亲戚不多,一天去一家,两三天就走完了,有些亲戚多的人家,就要走到初八初十左右;当然亲戚也会礼尚往来,回拜年,有时候甚至来往到正月初十之后。

初十之后,年味逐渐转淡,一直到正月十四的下午,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包饺子的工作。一般初一和初五的早上吃荤素搭配的饺子,正月十五以素饺为主——不过现在也没那么多讲究了——每到正月十四的下午,我都会看到妈妈把粉丝泡软,把面丸子切碎,萝卜切丁……然后和面、擀面皮、包饺子,一切都是以手工为主,偶尔爸爸也会打打下手,两个大人弄会更快一些。

正月十四的晚上,如果天气好,月亮也会格外的明亮。那时候生活在农村,家中有电视机的很少,电子产品更是没有,其他的玩具也少有适合在晚上玩的。吃过晚饭,精力旺盛的孩子们自然不会早早睡去,呼朋引伴一起跑出来玩。

我们在月光下奔跑、嬉闹,跳山羊,猜“赢”,玩“老鹰捉小鸡”,捉迷藏,木头人……有些大人下午来不及包饺子,就晚上包。晚上包好饺子之后,大人就开始满村呼喊:“xx,xx,回来睡觉啦!”

随着各家大人此起彼伏的呼唤,我们一个一个离去,最后全都遗憾地回去睡觉,约好第二天再出来玩。

扯远了,再说回来——

正月十五早上,我们的习俗是吃饺子(都是正月十四准备好的),吃完饺子,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一般我们小孩子都会期盼着天快些黑,因为晚上会放焰火。

到了晚上,几乎每家都会早些吃晚饭,吃完之后,呼朋引伴去看放烟火的美景。之所以说是“美景”,是因为对当时的农村来说,放焰火是很难得的事,而且也不是家家户户都会放,家境不好的人家一般不会买来放。

但是农村人传话快,谁家要是买了,很快大家都会知道,然后会聚集在他家的院子里等着看。

当然主人也很热情,在大家的欢乐声中,拿出赶集时买的焰火,在院子里稍微空旷的地方点燃,于是各种颜色的焰火升到半空,在空中噼啪绽放,煞是好看。

当时的焰火品种不多,也不会形成各种造型,跟现在的节日焰火比简直就是小儿科,但是我们却看得兴奋莫名,津津有味。

常见的几个品种我们称为彩球、呲花子、小蜜蜂等(这些都是我家乡的称呼,不知道普通话怎么表达)。

彩球有8发的、12发的,甚至更多,点燃信子,彩球会一个接一个腾升,在空中炸开,放射出红黄蓝绿交织的彩色光芒,像一个彩色的小球;呲花子是一根一根的,每根只能绽放出一个焰火,点燃之后也会直接升空,在空中炸响,只是它的彩色不如彩球漂亮;“小蜜蜂”不是产品的本名,只是因包装多绘有蜜蜂图案而得此称呼,它是小朋友的最爱,不能升空,而是放在盆里点燃,它会冒着绚丽的火花像小蜜蜂一样沿着盆底快速转圈,特别有趣。

我们那里的村落,几个自然村之间都相距很近,不过是隔着几亩地的距离,而且没有高楼大厦的阻隔视线,别的村放焰火,尤其是放彩球时,我们站在河边和田间地头也能看得很清楚。

我老家的房子旁边有一条小河(这条小河曾带给我们很多欢乐),河对岸就是田地,站在河边,视野很开阔。很多时候,我会看完本村燃放的焰火后,也站在河边,看邻村的焰火升空,而且因没有东西挡住视线,能看到更多、更大、更亮的彩球,只是听不到“爆炸”的声音。

元宵节的焰火燃放往往会结束得很晚,全村的大人孩子几乎都会在当天晚上出来走动,大人们见面聊聊天,谈谈话,小孩子挨门串户看燃放烟花,显得特别欢乐有趣。

我成年后,离开了农村的家乡在外地打工生活,偶尔回家一趟,也没有机会在家里过元宵节,只是据说现在的焰火品种更多了,而且更加绚烂多彩,只是,几乎家家户户都能买,那种成群结队走到村中看燃放彩球的“盛况”,再也没有了,只是临近的几户人家,会一起走走看看。

元宵节其他的活动,比如舞狮子、耍龙灯、赏彩灯我小时候也是没见过的。至于另一项文雅的活动——猜灯谜,也是等我上了高中,来到我们家乡的小县城,在某个元宵节的晚上,和同学一起去看彩灯,才第一次看到。

也是在那一年,我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元宵”这种食品。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

PS:文中图片全部来自网络,侵删。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小时候的元宵节主要活动清单里,从没有吃汤圆这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