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系列之——文公往事

   

图片发自App

                                                                                    文公老街

    对于文宫的老街,我是有义务写写它的。因为每次与它接触,都能唤起我童年跟着大人赶场的许多记忆。

    文公老街其实就只有一条街,但很长,顺着山坡依势而建,犹如蛇形。无论是从上往下,还是从下往上,赶集的日子总是挤满了人。两边的门板房里做生意的,一年四季都是热气腾腾,忙得不亦乐乎。老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石梯多,只能人行,不通车,偶尔有自行车也只能推着走,真正无意识地做到了现在所崇尚的休闲娱乐商业“步行街”。但现在因为物质条件的改善,住在老街的人也有了不同的车辆,出行不方便,便在石梯上抹了相应宽度的石灰,解决了车辆的出行。古朴,深味的老街从此便有了车喇叭声。在此后,文公现在的各条新街也应运而生,做各种生意的热闹也就被转移和分散了。

    记得小时赶路上街,大人最担心的就是怕小孩被挤掉,因为人实在是太多。我们也知趣地紧跟在大人身后,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有时不小心,很容易踩在别人做买卖的地摊上。等大人办完了事歇息的时候,我们也总能捞上几个糖或者其他零食。这也是我们要跟着赶街的目的之一,但更多的还是想来凑凑热闹,见见新鲜的玩意儿。

图片发自App

    老街不宽敞,但人气十足。方圆几十公里,甚至更远,都有人来这里做买卖。那时的老街,旧建筑物还没怎么拆,整个一条街显出浓浓的民清风味,尤其是极具代表性的几处老房子。上街的冯家祠堂,下街的潘文华故居,旁侧的董宋大本堂。

    今天的冯家祠堂已是拆除不剩,但还保留一幅大门石刻的门联,“难忘雍国勋名子苍诗派,记取少瀘理学太常文章”。冯家子孙不负祖人期望,先后有20世纪川渝地区国画奠基人,东方美专创办人冯建吴以及长安画派创始人冯亚珩,也就是石鲁的诞生。除开这两位有名的人物,冯家势力在建国之前,在文公乃至整个仁寿地区也是煊赫一时。而今也只剩下这一处激励后人的门联及其他几处不多的破败建筑。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有些东西势必要被碾碎,甚至湮没,但有价值的东西始终会保留。比如这副对联的精神要义,以及这精神要义教益出的良好家风。

    对于下街的潘文华故居,应该是这几处旧物中保留得最多最长久的,因为建国后这里做了区公所,成了老百姓的办事处。但如今剩下的也只是几处危房而已,已无人打理,倒是院中的一棵榕树长势旺盛,见证了故居曾经的过往。一位六十几岁在这院中长大的大爷谈及潘文华故居,神情甚是失落。他觉得这是一处值得修缮和保护的地方,看见以前住人处都被附近的居民拿来做了鸡舍,心中很是遗憾。

图片发自App

    相比于潘文华故居,曾经气派恢宏的“大本堂”已是片瓦不留。记得小时,看到“大本堂”几个字高高的写就于大门上方,感觉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大本堂高高的围墙,高高的大门,对于小时的我来讲,那就是一个遥远得不能再远的故事。如今,在西风渐进的冬日,我邀上父亲,来到大本堂曾经的位置,找寻一份董宋大家的记忆。

    董宋大本堂是抗日名将董长安所出资修筑。据史料记载,董宋大本堂占地28亩,是一处中西合璧的建筑群。父亲以他有限的记忆牵引我走过大本堂用石头筑就的围墙遗址,以及大本堂面前的十亩荷花,还有曾经的炮楼和岗亭。解放后的大本堂做了文公区的粮站,如今又是油库重地。如果不是当地熟知的人,此地已是很少有人踏足。在曾经做过收粮工作的院坝内,一群上了年纪的大妈在编排她们热爱的广场舞。音乐声响起,曾经的“王谢堂前燕”,如今已是“飞入寻常家”。

图片发自App

    看过柳江曾家大院的父亲对于大本堂的失去是不断的喟叹,他觉得他看到过的大本堂比曾家大院华丽,气派。他以一个“小国寡民”的思想认为,如果曾经的大本堂不拆,曾经的老街不败,现在的潘文华故居进行修缮,以及五马公社曾经的人民水库不废,再加上松林湾的石鲁故居,将是一件多么让人激动的事。如果这一切都还存在,那这是怎样的一条能带给文公人民多少福利的旅游环线。但这些都只是想想,至于未来怎样,还得看历史怎样去发展。

图片发自App

    除了父亲的“勾画”,我还想添上“二峨映水”,“天师洗脚”,以及太清桥不远的“桃源世外”。其实,我还想说,文公值得去看去写去记忆的地方还有好多。……                                                           

                      倪大人山

    从小就听过父亲讲的文公当地代代相传的一个关于倪大人山的故事。因为小,始终没搞清楚倪大人山是哪座山,但倪大人山的故事我却是能说出一二的。

    相传,在古代社会里,有一位皇帝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的江山垮塌,河水猛涨,自己也被水淹到了嘴巴位置,正要呼喊,梦醒了。梦醒后的皇帝召来大臣们,希望他们各自能对这个梦有所见解。各位臣子众说纷纭,也谈不出什么名堂来。但其中一位平时不大起眼的臣子却说了这么一番话,皇上梦见河水泛滥,江山垮塌,定是国家之堰有漏洞。按老百姓的方法是用泥来糊。如果皇上能找着这么一个叫泥来糊的能为皇上进言进策,辅佐皇上做事的大臣,您的江山也就稳保不塌了,更没有被淹之忧了。皇帝听后,细细想了想,觉得也有一定的道理,便派人全国上下遍寻一个叫泥来糊的人。后来,巡使在路过文公场时听到有人喊“倪来福,倪来福!”一个叫“倪来福”的年轻人恰巧就在街边做事。巡使也跟我们仁寿当地禾禄汪的百姓一样,说话是“h、f”不分的,“倪来福”也就成了他们千寻万寻要找的“泥来糊”。

    话说倪来福被请到皇帝身边后,做事也兢兢业业,也给皇帝进言了不少为老百姓着想的民生政策。首要任务是减轻老百姓的赋税,其次是严惩贪官污吏,再次是注重国家建设,兴修水利等。老百姓都亲切地叫他为“倪大人”。倪大人在年事已高后,交代后人在他作故后,拉回家乡埋葬。再后来,倪大人如他所愿,死后葬在了家乡的山上,从此守着这片他所挚爱的热土。此后,老百姓就把这座葬有倪大人的山叫做“倪大人山”,倪大人的故事也就代代相传了下来。

                潘文华其人其事其居

    稍微对文公历史人物有所了解的老百姓都知道,文公场出了一个潘将军。而且对于他曾在这里生活过的一些点滴事件传说也略知一二,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

    潘文华,稍微一百度,都会弹出很多关于他的信息。1886年10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仁寿县文公镇农兴村二组(棕树湾)。国民党第7战区23军军长、历任川军教导师师长兼重庆市市长、民国二级陆军上将等,一生戎马倥偬,却是心系家乡。

    1939年,他派周万俊率领部队修筑仁寿到籍田、籍田到成都的路全线通车,全长99公里,涵洞二百多个,老百姓未摊一分钱,全由潘将军一人负责。

    除了修路,他还修桥修学校。位于文公乡长虹村五组的小河桥就是潘建军出资修建的。老百姓为感激他的乐善好施,在桥头树有一碑,碑上刻有“脱丹逊惠”四个大字,意为表示对潘将军善举的褒扬,碑石于文革初被毁掉。小时候我们赶场赶街都会经过这桥,方便了代代赶场过河人。

    1936年,潘将军从冯子绥手中购得土地十四亩,开始创办修建私立文华中学,也就是现在文公中学的前身。办学后的文华中学远近驰名,学校教师多为省内外名牌大学任教或相关部门工作过的知名人物,吸引了仁寿县境内及邻州县和成都地区的不少学子前来求学。学校从办学起就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仁寿本地学子像他一样走出了二峨山,又反哺了家乡。

    就办校宗旨而言,一封潘将军给当时担任文公镇团总潘光德的信可看出,信的开头部分是这样写的:

    查社会改良,基于教育,教育行政,首重资金。本场民众,向多守旧,固执异常,民智不开。推原其故,实因教育未能普及,民众读书缺乏培养。文华虽身历戎行,远赴异乡,但祖宗庐墓所在桑梓观念每不拳拳。感以往之闭塞,谋将来之改进,容特捐助私立学校基金贰仟元,由渝汇省……由此可看出潘将军对家乡桑梓之情重意浓,拳拳之情难以言表,对家乡百姓精神智育落后之深感不安与责任重大。

    关于建校治校,参与过《仁寿县文公中学校志》撰写的九十高龄的汪懋勋老人在他的《蒿之粹》一书中记录了一件关于潘将军治校轶事。潘将军每次因工作原因回家乡,都会与文华中学的师生见面,并跟学生讲话,了解并解决一些相关问题。但有一次,却是特意地为文华中学的学生回了一趟文公。

    1942年春,文华中学换了校长,激起了学生很大的不满。一些学生代表联络各班学生向董事会要求请回原校长,但董事会未能满足要求。于是学生上课没精打采,迟到旷课的现象异常严重。文华中学一度呈现瘫痪状态。所有老师和新到的校长尽力劝说也无济于事,于是请来校董冯子绥。冯子绥是个粗人,哪里懂得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企图以高压政策来强迫学生就范,结果是事与愿违,导致整个学校学生罢课。一时学校里除了教室里没学生,哪里都是学生的事态。这下,校董会慌了手脚,请来仁寿县的教育科也没办法。学生一致坚持换回原校长才肯罢休。校董会也为了难,因为校长的任命只有潘将军才能做主,要解决事情,只得请求潘将军的意见。不料,潘将军得到消息后,立马专程赶了回来。

    军政要员要回家处理学生罢课事件的消息传开后,那些一直很“刚”的学生代表都有些心虚,不知道大名鼎鼎的潘将军将会如何收拾他们,但最后的见面却是异常融洽和谐。据学生代表回忆,潘将军一回来,立即找了校董会人员进一步了解情况,接着通知学校选派学生代表次日上午到潘公馆开座谈会。一进客厅的潘将军笑容可掬,双手鼓掌,连说“欢迎、欢迎”。接着与师生交谈,希望他们不要拘束,说他们都是自己请来的客人,自己是不会为难客人的。见到潘将军如此和蔼可亲,学生代表也就壮胆畅所欲言了。

    潘将军聆听学生的全部发言后说,你们的要求不高,也不是无理取闹,但校长调任一时半会儿是不现实的,原校长也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但我向你们表示:我争取两年之内把原校长给你们要回来。

    接着,潘将军也针对学生们罢课的过激行为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并结合抗日救国民族危亡大局对学生代表进行了一番语重心长的教育。学生代表也进行了自我批评,并表示今后在新校长的带领下学好本领,将来为国家和民族效力,绝不辜负潘将军的殷切希望。一件让校董会感到十分棘手的问题,就在谈笑之间被有儒雅之气的潘将军给轻松解决了。

    后来,潘将军也践行了他的承诺,调走的聂校长两年后又回到文华中学主持工作了。那次与潘将军接触过了的学生都讲,潘将军和蔼大度,有人情味儿……

    说起潘将军的故居,多数人知道其一,但却不知其二,其三甚至其四。官方挂牌的保存尚还完好的潘文华故居坐落于一座像“天鹅抱蛋”的小山脚下,建于民国五年,位于文华社区。这座故居坐西向东,横向复四合院布局,为民国时期典型的民间住宅排列结构。建国初期分配给了当地农民,房宅原有结构已有些改变。现存主院一千四百多平方米,砖木搭建,单檐式屋顶,上布小青瓦,每个柱头石础都有精美细致的雕刻。除正厅和下厅为一楼外,其余为两层楼,楼面为木板。现在的正厅堂屋为潘文华将军陈列室,陈列着潘将军的生平简略。

    住在故居左右的老年人的记忆里还流传着很多关于潘将军小时候在这里生活过的轶事。走进轶事,就走进了一个提着箢篼捡狗屎小娃娃成长为将军的故事。

    除了此处,文公老街下街的原区公所也是潘文华将军住过的地方,但现已败落。在潘将军的出生地棕树湾杨坪寺山脚下,至今还存留着一面土墙,那就是潘将军母亲还在世的时候他居住过的地方。房前母亲的坟一直向着儿子成长的方向。

作者:  叶敏 

你可能感兴趣的:(乡愁系列之——文公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