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抢了我的功劳

图片发自App

督导课练习

今天模拟救助者的学员燕是位20多岁年轻漂亮的小姑娘,在医院做后勤工作,每月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统计所有员工的考勤。前段时间在统计考勤的时候发生一件事情令她很生气、很不舒服。事情是这样的:

小姑娘在统计考勤时需要核实一下一位同事A有没有超假,但一时找不到A的电话,同事B赶紧帮她找来电话,并且拨通电话让她和B通话。了解完情况之后,事情本该结束了。但同事C跑过来对她说了一番话,同事C说她刚刚看见B给A发微信说:没事,我已经帮你和***(模拟救助者)说好了,你就放心吧!同事C说的同时还带着为燕抱打不平的情绪,她说:“凭什么咱们把事情做了,她来落好,让我们出力不落好。”同事C的话让她很生气,很不舒服。事情过去几天了,但每当想到这件事还是让她心口有点堵,还因为这件事又把之前统计考勤所带来的烦心事联系起来,每次考勤时既不愿得罪同事,又不能欺瞒领导,这样的处境让她左右为难,难以去坚持原则。

几位模拟咨询师学员在询问后两位老师总结点评:

亚丽老师用图示的形式把当事人描述的事件,很清晰地画出一个人际关系脉络图,让大家都很清楚看出当事人在事件当中和几位主要同事之间的关系,让她留意在事件中和主要人员在矛盾点上自己内在的感受是什么,那些不舒服的感受都是可以去澄清和探索的地方。通过对这个图示的分析让当事人看到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模式以及关于这件事引发的内在核心情结。

一、自恋,我不够好。自己工作中遇到的不顺心的事情容易把自己卷进去,把自己卷入情绪和自己感受当中,自己和别人分不开,想在同事面前做好人,结果会造成关系的卡。遇到问题总感觉都和自己有关,又不愿意和别人沟通。事情做不好了,自责是自己没做好,给别人添麻烦。

二、让自己在关系中舒服。在工作当作总想落好人,不想得罪人,其实背后的原因是想让自己在面对的关系中舒服点。人其实都挺自私的,本身其实不是想为别人做什么事儿,只是想让自己在关系中舒服。

三、内在有愤怒、冤枉和委屈情绪没被看见。在上述事件当中,当事人自己当初的意愿是想帮同事,所以才想落实一下超假情况。但是,同事B发的消息,让自己有种当了恶人的感觉,被别人随意扣了一顶帽子,好像她在找事儿,B来摆平了,B还从中落好,让她极其不舒服。

四、付出求看到。我曾经为她(B)做了那么多,其实我也没想……,背后真正需求是:我想让你说我好。所以,当想到之前自己对同事B有很多帮助,现在她不仅不感恩,反而在抢在自己前面去邀功。

核心情结是:自卑。自恋的背后是自卑,我不够好,我无能。自己做了那么多,其实内在想获得的还是别人说自己好,当别人说自己好,自己才会感觉好一些,才会觉得自己真的好。努力做事也是想让别人说自己好,自己的价值通过别人的肯定才能体现。

补充:人际关系的共有模式

在人际关系当中出现一些让自己感觉内心不愉快、不舒服的事情的时候,自己不去和对方沟通,给对方贴个标签“这个人我已经看透了,我以后不会再和她亲近了,我要和她保持距离,我也不会再帮她了。”其实,这种模式的背后都是内在不太接纳自己,内心都有一个不想接纳和面对真实的自己的想法,自己觉得自己不够好,想让别人说一句自己好,这样我心里才会舒服些。其实,对方内心的需求和你是一样的,当你们俩的需求发生冲撞了,你就以为她不值得交往,自己从关系中退出来。这是很多人在关系中都会遇到的事情。

对学员咨询的简单点评

1.询问过程中容易被当事人的事件描述抓走,容易跟着事件跑,而忽略了去捕捉感受。有些需要抓感受的点,刚一触碰到就又跑开了,导致一次次错过探寻本质的机会。

2、对于自己认为有感觉的地方会用心去捕捉,其实,这并不是事情的全貌。

3、大家忽略了事件当中同事C在对她讲那件事的时候她当时内在的感受是什么?B落好了,当事人当时的感觉是什么?

不找感受、情绪没被处理的时候往下找行为,对方很迷糊,感受不够深刻,所以去探寻对方是不是老好人或者讨好模式就不太好找。

这个案例我的感受:

两位老师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复杂的事件中人物诸多、事件繁杂,可以通过图示的方式把它画出来,这样人和人、人和事之间的关系就能一目了然。咨询师应该作为救助者的一面镜子,启发求助者自己去思考自己到底怎么了,不能被求助者的故事带走,当救助者陷入事件当中的时候要适时把她拉回来,多捕捉感受层面的东西,用心才能思考,用脑之后无形中会把一些东西合理化。看似自己在说的过程中明白了,情绪也淡化了,这只是假象,就像亚丽老师说的那些愤怒的情绪只是因为说的次数多了,慢慢给淡化了、压下去了,它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其实我感觉还有可能是自己把它合理化了。越来越发觉咨询师的引领太重要了,越学感觉有些东西真的好深呀!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抢了我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