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贵有自知之明

我翻出了多年前高中时期的一篇命题作文,纸张发黄,文字还有些酸腐。少年不知愁滋味呀,为了出奇强说愁。

大约在高一下学期某个星期四下午的作文课上,梁老师环视讲台下翘首以待的几十名同学,转身在黑板上镇定地写下这个题目,并未做过多说明和要求。

他倒背双手,满脸自信,期待大家把课堂当考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洋洋洒洒写下千儿八百字的习作,审题准确、立意高远、议论精采……他为自己筹划了许久的这个题目甚为得意。

他对自己带的这个班倾注了全部精力,对他们的未来做过各种假设。教室座位和宿舍床位,他已分别根据每个人的基础和特点再四琢磨一一指定,使大家对号入座心安理得。

每天比学生起得更早、睡得更晚,对这帮半大不小的孩子,哪里有一刻放心得下?学有余力举止得体、资质平常性格内敛、身居下游积极进取的同学都属于省心一族,但是也有个别的偶尔营造点小气氛令人大伤脑筋。

他喜欢学生明事理、辩是非、扎实努力、争创一流,希望这个班各项指标都能走在前列。

然而,事情并不像他想得那么一帆风顺,捅娄子的极特殊情况让他防不胜防,有时候深感如救火队长。上有老、下有小、牙疼住院,甚至有学生背地偷着叫他“老梁”,这都能忍,因为属于内政比较可控。

最担心的是他们在外边搞点动作,吃了亏,或被学校找去,万一失控最无法接受,他不希望自己班里出这号事。

道法自然,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我能“无为”,他们能“无不为”吗?我能“知人”,他们能“自知”吗?不光教书,还要育人,班主任真不是好当的!说得太直容易伤他们自尊,再产生点逆反心理,不如通过习作的形式做以检测,叫他们系统反思,逐次自悟,臻于成熟。


下一次作文课,他亲自发作文簿。安排不同程度的同学上讲台朗读自己的习作,他一一做点评,启发大家取长补短,以期共同进步。

可喜的是,平时比较看好的同学能够悟透玄机,他们引经据典、论证充分、一气呵成。多数学生严格按照议论文套路,东拼西凑、语不惊人、泛泛而谈。

个别同学对这种套路大不接受,他们喜欢不拟题目,无拘无束,自由发挥。

极个别同学不明就里,他们不解其意,云里雾里,言不及义。习作效果不达预期,梁老师有点不满意,看来“自知之明”的确很“贵”。


事非经过不知难。多年以后,很多人跌尽跟头,才悟出梁老师当年的良苦用心。有些道理看似浅显,却需要一生来理解和践行。有些事业目标明确,但需要几代人拼搏奋斗。学懂弄通做实,真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有自知之明是成熟

《道德经》说,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胜人者有力,胜己者强。老子用比较的方法,强调能真正看清、了解自己的人是有大智慧的,能战胜自我的人是无敌的。朴素辩证的道家学说能流传百世,正是因为它说透了世间道理。

《韩非子》说,庄子用“人的见识就像眼睛一样,能看清百步以外,却不能看到自己的睫毛”的浅显道理来劝谏楚庄王,自己国内尚且兵弱政乱,不要去轻易兴兵伐越。楚庄王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大概是“看到了自己的睫毛”。

韩非最后得出结论,洞察事理之难,不在于能否看清别人,而在于能否看清自己。所以说,“自见之谓明。”这就是成语“自知之明”的来历。


人们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了解别人优缺点相对比较容易,了解自己为什么就难呢?无非是不愿意正确面对,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无法战胜自己,老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缺点比,一以贯之,不能自拔。

封建帝王传位诏书常有这么句话,“皇某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成大统,着即皇帝位”,这个“深肖朕躬”就很有意思,说继承人非常像老皇帝。说明什么呢?说明老皇帝以自己为中心,以自己为准则,“我是最棒的”,极其自恋。这其实是不自知。只有像自己才能成为继承人,按这个标准挑选继承人执政,一代不如一代,王朝日渐式微。


人贵有自知之明,才能看清形势,定位准确,干力所能及的事,才能走好每一步。

星空璀璨,不是每一颗都能照亮人间。但是没了谁,难保宇宙不失衡。自己能定准位,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努力绽放,点亮自己,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得势不骄,失势不馁。一味抻头掉腚、哗众取宠,难免贻笑大方。好高骛远,力不自量,登高必跌重。量力而行,蹄疾步稳,必能立健行远。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教书育人,将“人贵有自知之明”的哲学道理潜移默化地灌输给踟蹰在人生路口的学子们,梁老师是负责任的。他在我们十几岁时就用这种方式启发教育学生,叩桥不渡,引而不发,跃如也。这是练达的人生智慧。

我的梁老师今年88岁,是“自知”的典范,进退有度,宽人责己,始终模范践行着一名师长的操守。始终站在高远处,无声提醒着他内心深爱着的学生们:人贵有自知之明。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贵有自知之明)